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覺文郁:「訂單式」育才 讓畢業即就業

技職生困惑4:工科畢業生會有學用落差?

毛凱恩
user

毛凱恩

2020-02-19

瀏覽數 89,70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覺文郁:「訂單式」育才 讓畢業即就業
 

本文出自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儘管工科技職在台發展歷史悠久,也要經過各類不同的實作技藝訓練。但仍有不少工科學生納悶,「產業變化如此快速,大學所學,四年後真的還能拿到業界用嗎?」虎尾科技大學校長覺文郁認為,有系統的企業實習,能讓工科技職生畢業即就業。而面對詭譎多變的大環境,也要有尋找資源的能力。

我是工專出身,技職院校的邏輯很簡單,就是要能讓學生畢業後找到薪水高的好工作。

不過,根據我跟業界的互動,我了解到企業錄用新人,對台清交成等名校畢業生,大概有三到六個月的試用期,但反觀科大畢業生要是一個月還沒上手,可能就準備打包回家了。

因應這種狀況,比起三個月、一個月,我們要的是「零」落差——畢業就能直接上工、無縫接軌。所以我們因應需求,設計了一個「產業學院」,提供學生實習機會。

針對企業需求「生產」人才

產業學院運作是這樣的:我們會把課表提供給企業,企業再依需求來「訂人」,跟我們回報需要修過什麼課、滿足什麼條件的實習生。學生了解企業要求並逐一完成後,企業就必須「埋單」——讓該名學生進入公司實習並給予津貼。

這個制度目前反應不錯,原本承辦媒合業務的人力有三人,現在因制度擴及全校,已經擴編到大約十人的規模,也和不少國內知名大廠合作。

學生除了畢業後有很高的就業率,在進入職場前,也因同學們彼此都有實習經歷,老早就已探聽到業界的薪水、福利、公司狀況了,因此更能了解畢業後如何抉擇。

在產業學院的實習制度下,學生對實習有期待,企業也對人才有需求。這種「市場機制」,讓學校老師更傾向開設實用性高的課程。這在一般大學不適合,但技職科大實施下來效果不錯,等於把企業、學生、校方都整合進這個系統性的pilot run(試生產)之中,為日後學生就業鋪路。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適時調整 找資源為自己加值

我就讀台北工專時成績不錯,之後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機械碩、博士。機械領域分支很廣,為了確定自己的志向,當時我曾主動寫信求見,向許多機械業前輩請益,如王武雄(慶鴻機電董事長)、范光照(台大機械系終身特聘教授)、詹全安(銀泰科技副總)等人,讀研究所期間我一直和他們保持聯絡,請教未來機械業的價值所在,並藉此調整自己修業的方向。

我建議學生,由於產業多變,求學過程除了學校的幫助,也要能夠自己調整。現在校內外的資源很多,可以多利用輔系、學程、旁聽,也可以試著跟熟稔業界的前輩多請益,了解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只要有心,都能夠達成。

對於還沒找到志向的學生,以及為子女志向不明而擔心的家長,我要說,找到志向確實需要有耐心,可利用體驗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興趣。像是看展覽,現在許多展覽都有免費入場時間,可以把握機會去走走。靠著自己時時體驗,相信一定能找到真正有興趣、有熱情的志業。

【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帶您看見高教新策略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