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科大主打「畢業即就業」,考取證照後即成為搶手人才。但許多醫事科大生納悶,只有「考照」這條路嗎?如果沒辦法順利考取證照怎麼辦?十年後的醫事產業還會是金飯碗嗎?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強調,跨域學習更能幫助未來的自己加值。
產業變化太快了,很多產業在四年畢業後可能就不見了。就算是現在人力告緊的護理人員,隨著智慧醫療推進協助,以及遠端監測儀器推陳出新,人力需求可能也會減緩。
儘管如此,未來還是有希望,因為我們平常只注意到占社會20%的病人,但若能讓80%的健康民眾繼續保持健康,這就是「大健康產業」的機會。
為了照顧這些健康的人,我們的職業場域已經從醫院移到社區了。加上現在許多醫院業務外包,可以期待醫事管理、驗光、X光檢驗、復健、長照相關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多。
有專業能力 不考證照也搶手
特定種類的醫事人員考取率低,不是人人畢業都能考上,要求開放更高的錄取率也絕非易事。
不過,畢業生就算不考證照,專業能力在身也有多元出路。以放射科系學生為例,不一定要到醫院工作,也可到產業界開發醫用放射、影像等儀器,甚至將放射專業應用在除蟲、輻射防護上。
而就讀高職機械科、應用外語科的學生,若在科大階段修讀製藥相關專長,也能成為藥廠在製藥、國貿業務的搶手人才。
當然考照還是能讓你高薪就業,但只要能抓住這些大健康產業的機會,培養跨域能力,一樣能有不錯的就業機會。
老實說台灣社會有點不公平,經濟弱勢家庭的子女才會來讀技職學校,父母也會希望子女早點出去賺錢。但愈早出社會找到的工作都是低薪工作,造成惡性循環。元培希望能扭轉這個循環,我們鼓勵學生在校多學一點,出社會後也能多賺一點。
醫事科大跟一般大學不一樣的,就是多了實習經驗。一般實習都是公司付學生薪水,但我們的實習卻是付錢給醫院、藥廠。我們的錢付得很服氣,因為他們都會派人親自指導學生,學生也能在動手做、跨部門輪調中學到業界的knowhow(知識)。
另外,比起到校外打工,我們更鼓勵學生多參與社團活動,因為可以從中學習管理概念,包括社團如何藉活動賺錢?如何呼朋引伴增加人氣?如何賺人熱淚?
而且就算你不幸讓社團虧錢,頂多被同學噓兩聲,比起公司倒閉、跑路來說,只能說用社團賺取管理經驗與自信,是非常划算的。我念過化學系,也攻讀環境、食品,甚至曾學習製藥,公私立、國內外大學都念過。我覺得愈斜槓的人生,跨域的視野才能愈大。
與科技業、建築業合作 斜槓發展
我們的定位就是「地方的醫事知識中心」,預判下一次的產業需要什麼人才。儘管各大學都在「軍備競賽」,不停投資貴重儀器,但我堅持走我的方法。透過元培師生強大的社區滲透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元培也和科技業的華碩健康、友達,甚至建築業合作;透過元培師生在社區、醫院體系中第一手回饋儀器使用經驗,來加強與新竹電子業合作。
台灣醫事技職教育與醫事人才,國際上很有競爭力,絕對不輸日本。儘管產業變遷迅速,但只要醫事技職學生掌握跨域能力,仍有充滿機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