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陳百齡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適合念新聞系?
陳百齡答(以下簡稱答):對社會懷有熱情且具好奇心。身為新聞工作者,需要有新聞鼻,具備對事物或現象的敏感度。在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中,找到新聞線索,然後鍥而不捨地呈現出來。
另外,很重要的是,要有與強權抗衡的決心;比方說,今天在報導一個公共事務時,很多人會千方百計地想要遮掩,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勇氣,報導出來。
問:學生畢業後出路與待遇如何?
答:新聞系畢業,不是一定要到新聞組織當記者或編輯。新聞系的核心是訓練資訊處理的能力,在大量訊息中,整理出一個有意義的東西,並告訴目標閱聽人。好比說,現今假新聞眾多,愈來愈多政府或企業成立事實查核組織,幫忙查核假新聞、追尋真相。所以,只要跟真實資訊有關的工作,都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在薪資部分,雖然我沒有掌握詳細的薪資情況,但目前應該還是處於普遍低薪的狀況。
多培養運算思惟與自學能力
問:新聞系能學到什麼核心能力?
答:除了資訊處理的能力,在傳播學院裡,可以發現新聞系與廣告、廣電系學生是非常不同的。在新聞系的訓練下,學生透過學程中必修課程《大學報》,實際採訪寫作;由於新聞是團隊共同完成,透過訓練,學生可知道如何互相合作。
此外,面對一個資訊,新聞系的學生懂得質疑消息的真假與來源。最後,面對該發聲的事,他們會大聲講出來。
問:跨領域與數位化時代到來,新聞系學生還需具備哪些能力?
答:學生需具備兩個重要能力,一個是運算思惟,一個是自學能力。今天網路資源很多,很多工具可以使用,但你在發現跟解決問題時,要知道這些工具能不能用以及如何使用,這點非常重要。另外,自學能力的部分,科技、知識不斷地進步,你在學校學的東西,可能不到一、兩年就更新,所以沒辦法只靠學校,自己必須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