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圈有兩個超級偶像,他們出書、灌唱片、拍廣告,橫掃網路、電視、出版等多種媒體,甚至於還要進軍國際。他們不需要五穀雜糧、專人伺候,就可以分身處理繁忙的工作。
他們不是真人,而是網路虛擬偶像。一個是古靈精怪,頭大身體小的「阿貴」;另一個則是貌似蜥蜴,憤世嫉俗的「訐譙龍」。皆崛起於網路Flash動畫,因為大受歡迎而朝其他媒體發展,並發展其他周邊商品。
網路神話破滅後,「虛擬」這兩個字魅力迅速退散,倒閉、裁員聲處處可聞。「阿貴」與「訐譙龍」的幕後推手,春水堂科技總經理張榮貴以及在線上網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長燮,都曾在創業過程中摔過跤,過去的失敗經驗讓他們多了幾分審慎。
工作上放縱創意,財務上則保守規劃,春水堂科技與在線上卻靠著「阿貴」與「訐譙龍」這兩個虛擬偶像,在不景氣中增資、擴編。
春水堂科技去年營收破新台幣3000萬元,主要是來自「阿貴」的廣告代言、肖像授權等,因為「阿貴」的成功,春水堂科技預計下半年將在日本、中國成立新公司;在線上表現也相當亮麗,去年才剛成立,不到一年便已達到損益平衡的目標,在網路公司中算是罕例。
無心插柳,有心栽花
「阿貴」和「訐譙龍」的誕生背景不同,前者是無心插柳,後者是有心栽花。
張榮貴創造「阿貴」的初衷很簡單。他希望藉由「阿貴」家族,重現三十年前美好的土地與人情。在複雜的傳播圈打滾了二十年,張榮貴看起來依然像個純樸敦厚的鄉下莊稼人。
「我花了十年,才比較適應傳播圈,」他表示,電視圈很難避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習氣,很多創意都遭到限制。此外,現在的社會物慾橫流,凡事只向金錢看齊;而且大部分媒體都太嗜血了,電視新聞鎮日充斥著自殺、殺人、性侵害等煽動性的負面消息,讓他深深感慨,「我們小時候都不會有這種事。」
張榮貴嘆道,現代人費盡工夫尋找所謂世外桃源、心靈淨土,其實最美好的地方就在這裡,根本不假外求,「只是時間早了三十年,」他惋惜地說。
張榮貴以他童年記憶為原型,創造出春水鎮、春水國小。把他記憶中那些性格鮮明的人物,變成網友們耳熟能詳的阿貴、秀妹、阿嬤、李老師等人物。他們並不完美,多半有些不衛生、貪小便宜、裝模作樣等等無傷大雅的壞毛病,但都保留了某種簡單純樸的性情。
最初,張榮貴創造「阿貴」只想單純抒發心緒,但卻透過網友們病毒式地轉寄一炮而紅,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謙虛地說,「我想是因為機運好吧?」
比起「阿貴」的「清純」路線,「訐譙龍」的風格就顯得葷腥不忌,以露骨麻辣的方式,罵盡天下不平事。和「阿貴」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發跡過程不同,「訐譙龍」是在線上有計畫栽培的「新人」。
江長燮與董事李安修、副總經理賴呈晉是在線上的靈魂人物,他們也是東海大學同班同學,愛好音樂的三人曾共組「綠玫瑰」樂團。
畢業後江長燮回歸資訊本業,李、賴則轉入音樂及廣告界。賴呈晉曾是專業廣告人,李安修則是BMG公司泛太平洋地區藝人暨產品總監,他們都極具市場嗅覺,並善於包裝商品,把「訐譙龍」當做一個「新人」認真培養。
「『訐譙龍』的誕生,絕對不只是為了『吐槽』而已,而是為了獲利,」江長燮說。
「訐譙龍」張牙舞爪的諷刺路線,也是在線上團隊刻意規劃的。江長燮表示,網路情歌已經太多了,他們要做市場還沒有的。在線上去年成立時,大環境相當惡劣,不論政治面與經濟面都不太理想,民眾心中怨氣鬱結,於是在線上決定將這種不滿的情緒誇張化,並加些趣味因子,果然大受歡迎。
由於團隊有堅實的音樂背景,因此「訐譙龍」在音樂表現上比較出色,可以來段爵士,也可以唱支黃梅調。「訐譙龍」和藝人阿亮合出唱的歌曲,在錢櫃KTV連續八週躋身前五名,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由虛擬走向實體
動畫並不能創造營收,主要獲利來源是廣告代言、肖像授權以及周邊商品。就像是真正的藝人一樣,一舉成名以後,肖像就開始值錢。這兩個自網路起家的虛擬偶像,不甘只在網路上稱雄,陸續朝廣告、書市、周邊商品進軍,甚至往海外尋求發展空間。
「由虛擬走向實體是網路人物的必經之路,」江長燮指出,畢竟網路動畫是公開而且免付費的,至多只能當做一個promotion(促銷)的工具,主要獲利來源還是來自廣告代言或周邊商品。
例如,「阿貴」便曾代言萬事達卡、三菱汽車等商品,甚至還與聖瑪莉餐廳合作,開設「阿貴」主題餐廳;而「訐譙龍」也未遑多讓,除了悅氏運動飲料、聯邦銀行以外,更成為NIKE運動鞋的虛擬代言人。
除了廣告代言,春水堂科技與在線上也積極與企業合作,開發周邊商品。例如,在線上便與SOGO百貨合作,以「訐譙龍」做為卡友禮;春水堂科技亦與通訊大廠NOKIA合作,讓阿貴家族進駐NOKIA下載城;此外,統一集團也看上阿貴,將開發以「阿貴」肖像為賣點的食品。
在拓展國際業務上,張榮貴與江長燮英雄所見略同,皆以日本為主要戰場。他們認為,日本和美國是動畫產業非常成熟的國家,但日本在文化上與台灣較接近,至於語言問題,只要有配音就可以解決。
「而且,音樂是無國界的,」頗以音樂成就自傲的江長燮說。
春水堂科技在進軍日本動畫市場上,無疑是成績斐然的。連電信巨人DoCoMo都看上「阿貴」,打算為「阿貴」出一支叫M-Stage的手機。
張榮貴表示,為了凸顯特質,日本堅持「阿貴」打進日本市場時,一定要強調自己是台灣人,甚至連一些口語都「原裝進口」到日本。
「『哇咧』『哇塞』有可能會變成日本的新流行語,」春水堂科技副總經理錢芸霞笑說。
「阿貴」在中國大陸也頗有知名度,未經授權的盜版網站有三百多個,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張榮貴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在大陸開設官方網站,讓「阿貴」這台灣囝仔「反攻大陸」。
失敗為成功之母
「阿貴」與「訐譙龍」都自網路發跡,彼此「父母」的遭遇也頗有雷同。在「阿貴」與「訐譙龍」走紅之前,張榮貴與江長燮都曾走過黯然時期,這些失敗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創業裨益甚深。
張榮貴曾創辦過線上學習的網路公司,當時的想法邏輯很簡單,認為600億元的補習市場,只要能賺1%就不得了了,並沒有審慎考慮其他風險因素,於是這個網路公司很快就變成泡沫。
「我還記得是4月1日愚人節關站的,關站時甚至還沒正式開始營業,」張榮貴表示,那一次失敗固然打擊很大,但對他後來創業卻非常有幫助,讓他可以在眾聲喧嘩時,還能夠保持清醒。因此,當其他網路公司一心想要擴張規模時,張榮貴想的卻是如何把規模控制住。
「人家先看到的是機會,我先看的是危機,」張榮貴說。
江長燮的創業經驗更早,甫踏出校門便跟朋友合資開了一家軟體公司,當時以為只要掌握技術就能獲利,忽略了行銷與財務規劃的重要性。雖然當時焚膏繼晷地工作,辛苦撐了八個月,但公司還是結束了。江長燮對那段窮途潦倒的日子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連生活費都是借來的。」
那次的教訓並沒有消磨掉江長燮的創業心,只是讓他更謹慎保守,把握投資機會固然重要,但在景氣大方向不明確時,還是以持盈保泰為要務。雖然以「訐譙龍」為名的動作很多,但在線上卻很低調,鮮少開記者會,他認為好好掌握目前的事業進度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比開餐廳,東西煮得很難吃,記者會開再大也不會有人光顧,」江長燮直言不諱地說。
雖然張榮貴與江長燮在財務規劃上態度保守,但在創意上卻鼓勵員工大膽嘗試。春水堂與在線上的辦公室裡,到處都是人偶、圖畫,部分電腦上正在播放電影或卡通,辦公桌上則是一套套的漫畫。
這聽起來像個天堂,但這一行的工作壓力其實是很大的。處女座的張榮貴自承在工作上是「完美主義」,即使只是一個小細節,也會不厭其煩地修正到零缺點為止。錢芸霞表示,「張導演人很溫和,但藝人一聽到要拍他導演的MTV,就會聞之色變。」
不過,正因這種堅持完美的性格,才能產出讓以嚴謹見稱的日本人都讚不絕口的作品。
面對競爭樂觀其成
Flash動畫的進入門檻不高,「阿貴」與「訐譙龍」的成功,勢必引起許多人群起效尤,面對來勢洶洶的挑戰,張榮貴與江長燮皆抱持「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從容心態。
江長燮表示,製作動畫並不難,但要做出一首朗朗上口的好歌就不簡單了,在線上的最大優勢就是「音樂」,這不是等閒人物就可以輕易複製的killer application(殺手級應用)。
張榮貴表示,從生產出一個動畫人物到把它成功行銷出去,是有一段漫長距離的,不但需要機緣,也需要經驗。而且,競爭多不見得是件壞事,可以刺激台灣動畫市場的活絡。
張榮貴幽默而又寓意深長地說,「櫻桃小丸子跟鋼彈勇士不也並存共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