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都很喜歡父母,會努力討父母歡心。之後,應該有人也會為了學校的老師、同學、好友等而努力;有時,則是為了學校的名譽而努力;也會為失戀難過的朋友而用心傾聽,並給予鼓勵吧。
此外,為了喜歡的女孩或男孩,我們真的做了好多好多事。女生的話,會努力打扮、精心挑選可愛的衣服、在鏡子前練習最漂亮的笑容、想盡辦法打聽關於他的事;男生的話,可能會花心思特別去挑選她喜歡的店和禮物、兩人之間要是出問題,會更加努力,想方設法挽回對方的心。工作上,還會為上司、同事、客戶,以及家人而努力。
我們會為某些人而努力。有時,是自願犧牲,有時,則是出於罪惡感的補償行為,無論如何,當中必定有「愛」。
為了讓那個人開心、為了想看那個人笑、為了讓那個人多少輕鬆點、為了讓那個人稍微有精神一點,我們為這、為那而努力,這就是愛。
因此,「你為了哪些人而努力?」這個問題,就跟「你一直愛著哪些人?」一樣。
可是,你不覺得比起後面的問題,前面的問題比較容易回答嗎?因此,我在研習營的時候,都會讓學員實際做「我一直為了哪些人而努力?」這種練習。
現在,請你務必想一想:「我一直為了哪些人而努力?」
如此回顧人生,你就會發現,你其實愛了很多人。
罪惡感讓你知道你的愛有多少
不過,你的愛有時會藏在罪惡感裡面。
「想討父母歡心而用功讀書,參加考試,但沒考上第一志願,因而受挫沮喪」、
「為公司賣命,想締造好成績,但沒達標」、「為愛人而努力做飯,卻失敗了」等等,或許你會想起為了某人盡心盡力卻不順利的經驗。
「討對方歡心」這種愛愈強烈,若不幸失敗,就會產生罪惡感而不斷自責。於是,你為罪惡感所苦。
但反過來說,罪惡感正好告訴你,你的愛有多少。因此,如果你能把罪惡感的頻道切換成愛的頻道,你就會對自己擁有這麼多愛而感到驕傲。
「你一直為了哪些人而努力?」這個問題,將解答出你的愛。
請不要被罪惡感擺布,請下意識地持續選擇愛。若你能因此感受到愛,那麼不僅罪惡感將獲得淨化,你也會更有自信。
心理師想對你說「你一直為了哪些人而努力?」這個問題,將明確告訴你,你愛了哪些人。 如果你感覺到罪惡感,那麼罪惡感有多深,就表示你對那個人的愛有多深。
本文節錄自:《擺脫「習慣性自責」的47個練習:對情緒免疫,高敏感但不受傷,戒掉沒必要的罪惡感》一書,根本裕幸著,林美琪譯,采實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