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推動機場經濟學的實踐典範-桃園航空城計畫,11月20日由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偕同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於2019航空城論壇會場,正式宣布啟動。現場並有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王義川、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以及ICF創辦人兼主席John Jung等眾多國際專家共同見證,航空城將承載智慧城市軟硬體優勢,化身智慧城市典範區。
連結智慧城市與航空城
聚焦智慧機場、智慧城市、智慧產業經濟學
鄭文燦市長強調,桃園航空城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建設計畫案,總投資金額預計超過5,000億元,明年進入實質開發階段。三大主題聚焦於智慧機場、智慧城市、智慧產業,將於自貿經濟區、產業專區發展生態物流示範區、智慧航太、會展、智慧車輛、綠能產業,並於周邊推動綠建築、智慧宅示範區。桃園智慧城市的寶貴經驗可實際派上用場,達到「更民主、更綠能、更透明、更有效率」進而活絡「機場經濟學」,讓效益極大化,帶動臺灣經濟轉型邁向智慧經濟。
(圖說:桃園市市長鄭文燦於活動現場致詞表示,桃園航空城計畫將正式啟動。)
龔明鑫政委致詞指出,桃園是臺灣門戶,全市產業總值2.6兆元,高居全台第一。近3年發展尤其突飛猛進,吸引台商大量回流,今年桃園市更以「無限學習」主題光榮贏得「ICF智慧城市論壇」全球TOP1首獎,是航空城計畫開發的最佳後盾。未來擴展智慧城市與航空城的連結,將可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一體,永續共榮。
(圖說: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認為,航空城未來將可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永續共榮。)
國際權威分享智慧航空城市經驗
整合人工智慧、大數據丶雲端運算掌握商機
11月20日論壇上午,由ICF代表團貴賓分享聯合工作坊的成果,「智慧建設─智慧機場、交通、基礎設施與物流」發表人Andrew Irvine、Luigi Ferrara建議以多元文化背景與人本核心,整合物流優勢和土地資源利用,創建航空城獨特品牌。
「產業與創新─產業與創新生態系統」發表人Joe Berridge建議美化藍色河川、串連東西兩側綠色步道,融入舊社區,引入新創公司,建立副都心;「文化、行銷與永續─文化資產、宜居社區與品牌」發表人Norman Jacknis建議以AI、自駕車、互動裝置、文物數位化,增加旅客的個人化體驗與消費,分享均有見地,迸發精采火花。
下午展開國際論壇,有「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墨睿設計事務所董事長劉太格專題解析「前瞻城市規劃,航向未來宜居城」,建言宏觀城市應納入中央商業區作規劃,並移除或翻新舊城區,為人民築起表演的舞台。韓國政府智慧城市計劃顧問SDPlex執行長Joohwan Noh分享「數位現代城市學─用物聯網與大數據整合智慧城市」主題,主張整合A、B、C(人工智慧、大數據丶雲端運算),如安裝智慧LED燈和感測器就能推動防制犯罪,讓市民更實際體驗智慧城市推動的應用面。
(圖說:論壇現場設有智慧產業展示區,桃園市副市長游建華及ICF代表團共同巡禮。)
引進新創公司解題
前進商用5G科技時代 型塑亮眼典範
澳洲思科營運經理Ben Chung陳述「智慧城市的目標是公眾服務─依循地方特色的政府規劃」,以在南韓智慧城市松島執行的專案為例,建議未來航空城計畫可打造可大數據共享的營運中心,作為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橋樑,並可引進新創公司團隊掌握先機,共同解決城市發展問題。
台灣西門子總裁艾偉提出「塑造互聯及數位化的城市4.0」,面對2050年全球70%人口集中於城市的趨勢,應整合智慧建築、電網、運輸等面向的基礎設施數位化;中華電信行銷處陳建志協理分享「科技應用新視野,智慧城鄉再升級」,目前中華電信已有智慧電表、路燈等成果,明年即可應用於商業模式,致力AIoT、Big Data、自駕車等商用5G科技,盼創新經驗也可有助於航空城計畫推動。
在滿場逾500名嘉賓的熱烈交流盛況下,論壇圓滿落幕,各來自國內外之專家皆認為以機場經濟學來推動發展智慧航空城是可行的理想方式,期待航空城啟動,讓全世界看見智慧臺灣典範城市。
(圖說:論壇當晚大會晚宴,桃園市副市長游建華(中)率領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王義川(左)、總經理許又銘(右),共同祝酒感謝本次所有與會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