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房子,你的印象是什麼?
破舊、危險、不堪使用?還是散發年代美學的古樸建築,具備重生價值?
從10月揭曉的「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得主,能讓你對老舊建築的印象大大改觀。
台北市政府自2001年推動「都市彩妝」活動,鼓勵民間整建老舊建物。2012年起,更名為「老屋新生」獎。
如何讓老屋延續生命,對台北市可說迫在眉睫。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近半數房子的屋齡都超過30年,其中又以台北房子最老。根據台北市建商公會的調查,台北市使用執照逾50年的「危老」建築,近2.5萬棟。
今年的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便以「台北溫度」為主題,分別從住宅、非住宅、社區空間三大類,徵求別具新意的改造作品,共吸引95件作品角逐,參賽件數創下歷史新高。
為避免遺珠之憾,評審除選出三個組別的首獎,也另頒發翻修技術、經營手法、故事行銷及網友票選等四個特別獎,以此激勵更多老屋新生的活力。從本屆得獎作品,可一窺幾股新的老屋運作潮流。
潮流1〉新視野
老屋非守舊 引入更多國際視野
首先,本屆設計概念展現了國際視野。擔任本屆評審委員會召集人、也在西門町經營老屋「日常經典」的建築師黃金樺觀察,今年有許多擁有旅外背景的設計者,替老屋注入更多國際視野跟想法。
比方,拿下技術特別獎的「Bito.永樂」,為一棟原本拆到一半的四層樓廢墟,賦予了新生命。
為了不干擾街區建築的歷史感和清爽面貌,Bito.永樂把所有冷氣壓縮機和天花板管線重新配置,改以大面積的窗景設計,太陽西下後,整棟建築彷彿老街區裡微微透光的巨型燈籠。
該建物原為1920年代的大稻埕老戲院「永樂座」後台建築,當年是以東京帝國劇院為樣板的歌舞表演場地。如今,這裡是以台北世大運廣告《Motion in Taipei》而名聲大噪的「甲蟲創意」辦公室。保留了昔日的建築風貌,也在內部帶入屋主在紐約工作多年的生活記憶和城市美感。開放式辦公空間、光影交錯的現代建築感,讓空氣中充滿騷動的創意能量,巧妙地呼應當年的永樂町舞台表演氣氛。
潮流2〉新體驗
老屋可以玩 還能說故事
老屋不僅能賣古早味跟懷舊風,還能訴說許多好故事。獲得故事特別獎的「玩味旅舍」(Play Design Hotel),就是一個把老屋「玩」得很徹底、改得很有趣的作品。
圖/把每間房都當成策展空間的「玩味旅舍」,打破了老屋只能賣古早味和懷舊感的刻板印象。
玩味旅店的前身是「和泰大飯店」,有過近40年的旅館經營史,改造者以台灣設計故事說書人的角色,把僅有的五間房都當成策展空間,從家具、擺飾到各種日用品,每間房至少置入30件本土品牌,讓外國遊客在住宿中認識台灣的文化和設計觀點。
比方,進入Play Tea Room「品茶趣」,房客可以親自泡壺茶,體驗台灣特有的品茶文化。另一間Future Lab「未來實驗室」,則展示了多件由本土設計師發想的「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前衛作品,反思個體與外在自然界的關係,很適合極需創意刺激的人來此找尋靈感。
不少住過的網友都讚嘆,這裡不僅是家老屋改造過的旅館,而是「可以入住的展覽館」!
另一間獲得網路人氣獎、隸屬「天成文旅」(COSMOS CREATION)品牌的「華山町」,1950年代原為金融業舊倉庫,如今以設計旅館的有趣面貌,重新回到現代社會。
圖/前身是老銀行和3C賣場的天成文旅「華山町」,如今搖身一變為潮味十足的創意住宿空間。
走入大廳,無樑板構造和漏斗狀圓柱等二次大戰後的美式建築風格映入眼簾。從雙層鐵窗、圓形透氣孔、金庫鐵門等元素,滿是金融業的歷史痕跡。
華山町還設計信用卡造型房卡、早餐金幣、金色馬克杯等系列商品。一樓的銀行金庫原址,更成為遊客最愛拍照的打卡景點,讓人笑開懷地拿著金磚合影。說這裡是全台「含金量」最高的旅館,應不為過。
潮流3〉新期許
從老屋開始 帶動街區活化
過去,外界關注老屋改建的焦點,多半集中於建築本體的翻修手法和設計美感。
「現在,大家更希望有『公共性』!」黃金樺認為,時下的價值是寄望從老屋本身帶動周圍鄰里和街區空間的活化。
被評為經營特別獎、原為北一女教師宿舍的「台北NPO聚落」,就是經典案例。
荒廢近20年的四層樓建築,透過一番整建,如今不但成為色彩豐富、光線明亮的共同工作空間,還吸引了多家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青創單位與公益商店進駐,成為刺激社會良性質變的基地。
圖/整建之餘,還成功引入多家社會企業及青創單位的「台北NPO聚落」,獲得經營特別獎肯定。
19年來完整參與評選過程、看遍近850件案例的台北市都更處處長方定安觀察,近來由民間自發啟動的改造案愈來愈多,顯見在城市進步的過程中,老屋不是非得打掉重蓋或等待都更,只要經過適當的整建、維護與活化,就可能成為改變街區風貌、為地方灌注新生命力的創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