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午後,來到雪梨市中心知名的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ueen Victoria Building),各種精品店、餐廳、咖啡店在這個百年羅馬式建築裡兼容並蓄。觀光客也用各國語言聊天,把古色古香的氛圍,點綴得熱鬧滾滾。
隔一條街是今年9月才開幕的雪梨城市酒店(Sydney Hotel QVB)。簡約風格的嶄新裝潢,很難看出是從老舊辦公大樓改裝而成。
這是來自台灣、今年67歲葉義深的最新酒店,也是他在雪梨市中心的第6間酒店。
原本在台灣經營廣告公司的葉義深,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在1987年移民到風光明媚的澳洲,算是第一批台灣移民澳洲的先驅,「台灣那時經濟好,但是治安、環保比較差一點。」
而當時,則是澳洲經濟最差的時刻,正逢193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經濟蕭條,因此一開始,他人仍在台灣工作,只有太太小孩住在澳洲。
圖/葉義深於今年9月才開幕的第6家酒店──雪梨城市酒店(Sydney Hotel QVB)。
結束電信事業 正好搭上旅遊業熱潮
1992年,他轉赴大陸經營卡拉OK,但當時大陸治安不好,「公安白吃白喝、偷東西、騷擾營業的很多,」兩年後慘賠200萬美元收場,1995年他選擇與家人一起定居澳洲。
這時,他發現澳洲正從積極管制走向開放市場,讓他找到投資機會。1997年澳洲開放電信事業,葉義深也跟著申請執照,向政府租線路、成立機房、給客戶電話號碼,「就跟小型的台灣大哥大沒什麼兩樣。」
直到網路崛起,電信公司大者恆大,葉義深因公司規模不夠大,獲利愈來愈稀薄,2004年才轉行。
當時澳洲搭上中國快速成長的商機,農礦、貿易、旅遊、留學事業快速崛起,他用500萬澳幣(約台幣1.05億元),買下一間有25個房間的酒店,經營後發現,旅遊業真的非常有發展潛力。
2006年時,他又成立第二家酒店。只是這一次是從辦公大樓改裝成飯店。精於算計的他發現,一般雪梨辦公大樓月租金,約每100平方公尺收10萬澳元(約台幣210.7萬元),若改成飯店,每間房間僅10平方公尺,整體收益會拉高。當收益拉高後,物業價值自然也拉高。
圖/葉義深將一般雪梨辦公大樓改成飯店,整體收益拉高,物業價值自然也拉高。
共買12家飯店 其中六間獲利轉手
「本來十年才漲一倍的不動產,他用三、五年就讓它漲了三、五倍,」一位當地房仲觀察。
當物業價值提升後,葉義深就「獲利了結」,轉手其他業者。循此模式,他從2004年到2019年共買了12家飯店,並轉手其中6家出去。
目前,葉義深在雪梨市中心還擁有6家酒店,加起來700個房間,年營收逾3000萬澳元(約台幣6.32億元)。
近期澳洲統計局數據,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間,中國旅客赴澳數量僅較去年同期成長1%,較過去十年平均年成長率逾30%下降許多,不少同業叫苦連天。
但葉義深絲毫不怕,因為他早就把旗下飯店定位為商務飯店,包括陸客在內的亞洲旅客僅占20%,其他都是歐美旅客或當地人,目前仍積極規劃收購下一間大樓。
葉義深深深掌握住過去30年來澳洲成長的機會!
葉義深 年齡:67歲 移民澳洲時間:1987年,35歲 現職:雪梨城市旅館董事長 財富共好實例:跟著澳洲經濟結構逐漸調整事業重心,如今旗下六家飯店,年營收達3000萬澳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