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他的離別,你的獨行:一堂值得修的「孤獨課」

解讀《莊子》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9-23

瀏覽數 19,80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

——〈山木〉

《莊子》中有不少富於情感的段落,似乎可以做為後世文學表現的原型看待。這裡「涉江浮海」的一段,原來是指擺脫負累,超然俗世,但如果一般性地理解為分別場景,亦無不可。

短短數語,照應了行者和送者兩方。對遠行者而言,前途漫漫,不見端崖,愈行愈不知何處是止息之所;對送別者而言,遙望行者漸遠,終有一別,於是紛紛從岸邊回去了。最後「君自此遠矣」,以行者飄然遠去的情感籠罩雙方。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詩中的送別名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當然李白所送的孟浩然,其遠行目的地很明確,不過場景似乎與這裡《莊子》的表現方式有些相似。「孤帆遠影」,豈不是「君自此遠矣」的形象表達嗎?而所謂「碧空盡」和「惟見長江天際流」,正是「望之而不見其崖」。只是,李白一直站在岸邊,遙望朋友的遠帆,直到它融入江天之際,透露出深深的眷戀情意;而《莊子》中的修道者,因道行日深,同道當然愈來愈少,日漸孑然,送者紛紛散去即喻指此也。

莊子原文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山木〉

今譯 您要渡過大江,漂浮在海上,極目遠望也看不見涯岸,愈走愈不知道哪裡才是盡頭。送您的人都從岸邊回去了,您從此才真的是遠離了!  

注釋 涉:渡過。 崖:涯岸。

他的離別,你的獨行:一堂值得修的「孤獨課」_img_1本文節錄自:《世界越亂,心越靜:讀《莊子》就好》一書,陳引馳著,野人出版。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