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當上經理,卻久久升不上協理的職人,看透真相,感慨地說:太認真、太專業、太忠誠都是升遷阻礙。他的感慨得到世界幾位首富的證實,例如阿里巴巴前主席馬雲說:「我特討厭認真工作的人。」為什麼?
工作認真,為什麼讓人討厭?首先也許公司裡很多人,工作不那麼認真,所以你認真會反襯出別人的不認真。例如你接到主管命令,沒日沒夜努力趕完,達成工作目標,而同事卻沒有完成,主管會說:「你們都沒有完成,但×××卻完成了。」你可能引起公憤,幾次下來,主管加你薪、升你級,妒忌你的人就會迅速瀰漫。此時同事會想法卡你。
現代公司的專案需要跨部門合作,一個同事卡你已經夠受,同事一起卡你,再有通天本領也無法完成任務。縱使是老闆愛將,他也得割愛。剛進公司的菜鳥更需注意,年輕人血氣方剛,喜歡表現,主管下令後,當晚趕個通宵就完成,老闆龍心大悅,犒賞有加。但習慣公司節奏(就老油條)的人可看不慣,他們認為新人就這樣,趁早整你一下。
其實嫉妒賢才,古早有之。《昭明文選》裡《運命論》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一棵樹高於整個樹林,大風必定會先吹倒它;一個人的才德高於眾人,別人必定會對他產生非議。屈原在《楚辭》裡《離騷》也說「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就是世俗渾濁又妒賢嫉能啊,喜好遮蓋美而宣揚醜惡。
其實,工作太認真,對職人產生很多副作用,例如忙於工作,難有機會進修,也難看到產業趨勢,更忽略人際關係培養,所以宅工程師常被稱為「窄工程師」,對工作聚焦「點」的深入,缺乏「面」的擴展,因為當員工需要專業技能,當主管需要管理技能,例如設定目標、人際溝通等,高階主管更需要策略思考,不是在自己位置上表現優秀就合適升上主管,而認真工作的人往往忠誠度高,而他本身也會認為埋頭苦幹,穩定性又高,公司一定求之不得,當寶似的珍惜,一旦讓公司覺得你「跑不了」,就會輕忽你的重要性與貢獻度。所以從未離職對職人來說,也許是負數。
除了勤奮工作,更要培養格局與視野
所以很多職場達人勸年輕人到不同公司歷練,職人會有不同體驗,包括企業文化、管理模式、領導人思惟等,拓寬經驗範圍,還可以累積人脈、學習不同技能,建立「廣度」,高階主管可以不深,卻一定要廣。格局要大、視野要寬,而這兩者不是勤奮工作可以培養出來的。
最後,工作過度認真會產生委屈、怨嘆,影響團隊情緒,馬雲說,不快樂的人不可能創新,不創新的人將成為公司包袱。2000年前屈原遇到江邊的漁父說,他不見容於朝廷諸臣,漁父勸他,「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就是聖人不凝固停滯受外物的束縛,能夠隨從世俗不斷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