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方做出可以解讀成「不喜歡」的舉動時
高價值的人,知道自己是有魅力的,因此當有人做出看似不喜歡自己的舉動,他們並不會將這件事視為一種挫折,也不會馬上把這個舉動視為一種惡意。
事情在被確認之前,我們都可以自由的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去解讀,而大部分的人在投出刺激的時候,通常都不是特別有什麼很清楚的意圖的,也因此,你反應的方式會大大影響到他接下來這個剛萌發的意圖的走向。
拿最近我們學生阿蓮發生的一個清明節實例來舉例好了。阿蓮最近在跟喜歡的人聊天,連續不間斷聊了五天, 然後第五天被對方已讀了,那個已讀如果被解讀成「變得沒興趣」的已讀也不奇怪。阿蓮來上課時的問題是,她是一個很ㄍㄧㄥ的女生,很容易被男人認為「很無聊」,因為她敢展現的面向太單一了,雖然她很漂亮很有氣質,是男人第一眼會喜歡的型,但她喜歡的男生都很容易對她沒興趣。
但她本身內在性格並不是真的像她表現的那樣,她其實也有脾氣,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都有多元的面向。只是她不敢展現出來,因為小時候的經驗,她怕如果展現真實的自己會被討厭。久而久之,就忘記怎麼展現自己真實的樣子了,但她其實就是那種,罵了髒話反而會加分的類型。而這個狀況可能以前已經發生過好多好多次了,對方突然冷掉就再也熱不回來的狀況。
阿蓮問亞瑟該怎麼辦,亞瑟就說:「那不然你問他清明節要不要一起去掃墓啊!」阿蓮很吃驚,覺得真的可以這樣問嗎?亞瑟回答她:「反正頂多就再被已讀一次啊, 你還能損失什麼?」
於是阿蓮真的就問了他清明節要不要一起去掃墓,那個男生說:「怎麼可能一起去掃墓啊?」阿蓮就回他:「當然不可能一起去掃墓啊!但你以後敢再已讀我你試試看。」然後他們就又熱了起來了。
這就是一個高價值的回應方式,一個用幽默化解這個危機,並且回應方式是在對方的預期之外。這樣的方式, 反而讓本來有壓力的狀況變得沒有壓力。
如果你胸部真的不大,但對方說「我覺得女生至少要有 D 以上」;或你並不是可愛型的女生,對方說「我覺得女孩子還是可愛一點比較好」這種話。也許對方只是在說自己的想法,並不是有意要否定你,或是只是在嘴炮。
面對這種情形,如果你可以用幽默或自嘲的方式回應,那對方就會瞬間幫你加很多分,而且覺得跟你相處很好玩,也同時覺得你對自己很有安全感、有自信然後被你吸引。
我們常常會以為所謂的有自信,是當別人批評我們的時候,生氣的大罵回去、酸回去,或是故意忽略不看自己的缺點,假裝缺點不存在。但這並不是有自信,就像我前面說的,「對自己有安全感」才是一個比較貼切的說法。
一個對自己有安全感的人,面對刺激跟壓力時,不會用同樣的層次跟這個狀況對幹,而是會將自己提高到另一個層次,把原本在這個層次會看到的「問題」變成「有趣的狀況」,這就是化危機為轉機。層次高的人看得到轉機,低層次的人只看得到危機。這就是高價值與低價值的差別。
當對方做出你不喜歡、不尊重你的行為時
高價值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喜歡某一個人就折損自己的自我價值,也不會去妥協自己該有的對待。他們會表達自己的感覺跟不喜歡的點,但這並不是想要改變對方,而是給對方一個可以證明自己不是如此不懂得尊重的選擇跟機會。前面阿蓮的例子,就同時包含了前述兩點的狀況, 這樣的回應方式非常好。因為已讀也是阿蓮不喜歡的行為,她也明確表達了自己不喜歡被對方已讀這件事。
我們永遠無法控制別人要對我們做什麼,我們能控制的,是自己回應這些行為的方式。而回應方式就會影響別人下次決定該怎麼對我們。所以高價值的人永遠不會遇到渣男渣女,因為一旦對方出現渣的行為跟徵兆,他就會選擇表達不喜歡的感覺,如果對方還是持續讓自己感到不被尊重,高價值的人就會選擇離開,而不是幫對方找藉口或是為了交換對方的肯定跟喜歡而委屈自己。
如果我們會因為「喜歡」對方,而忍受自己不喜歡的狀況跟行為,就表示你的自我價值感是低落的,也許你會發現他對你不好的方式,是父母以前對你的方式。因為與父母的狀況類似,你會想證明自己即使面對相似的人與狀況,也是可以得到愛的。而自我價值的這個議題,必須追溯到個人的歷史軌跡、童年家庭經歷等,這並不是本書的重點,所以這邊就不講太多。
高價值的人在面對別人做出自己不喜歡的行為時,不會馬上把這件事解讀成「針對自己」,他們會知道人孰能無過,也許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會對別人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他們在表達不喜歡這件事情的時候,也不會有很大的憤怒,而是可以很清楚堅定但不會給對方難看的的告訴對方,自己不喜歡被這樣對待。他也會讓對方知道,因為自己已經表達過了,如果再次發生,那就能解讀成故意跟不在意,就真的不必往來了。
對方有不如我們預期的反應時
高價值的人並不是都不會犯錯,或是都不會引起別人的不開心,雖然發生的比較少,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造成一個人是否高價值的決勝點在於,做出引起別人負面感受的作為時,怎麼去處理跟面對。也因此,當對方有不如預期的反應時,高價值的人不會馬上將這件事情解讀成是自己的錯。雖然不見得是自己的錯,但有可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但就算是自己的錯,也不會因此產生愧疚跟失去對方的恐懼。
不會產生愧疚的原因是因為他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起全責,誠心道歉,也願意承擔這個行為舉止帶來對於關係的影響。
會對自己的作為產生愧疚感的人,都是因為認為「自己本來不應該這樣的」才會產生愧疚感,也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應該是一個不會犯錯的人」的期待,並且會希望「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
內心會有愧疚感的人,一方面不敢直接面對自己的錯誤,一方面又想要彌補討好,會把很多能量放在跟自己打架上面,其實根本沒有關注到對方的需求。他們關注的, 是希望自己想要被原諒跟想要維繫關係的需求,不然就是面子上的需求,關注自己面子上的需求的人會不承認錯, 反而把錯都推到對方身上。
高價值的人了解並接納自己是一個會犯錯的人,也承認自己無法避免就是無法讓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開心,而一旦不開心發生,他們也不會逃避責任。高價值的人雖然也會對事情有期待,但不會對這個期待太過於執著。也就是說,當對方反應不如我們預期,而且通常是負面的反應,高價值的人會先觀察,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直接跟對方確認對方會有這個反應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去思考要怎麼做才可以使對方的感覺感到好一點,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會詢問對方。
如果今天自己說了一句好像把關係搞砸的話,非高價值的人會馬上考慮到的事情是「我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了」(對方不會喜歡我了、沒辦法交往了等),但高價值的人考慮到的是對方不開心的心情,他們的著眼點不會是「怎麼樣才可以讓關係起死回生」,而是「怎麼樣才可以讓對方感覺好一點」,關係有沒有起死回生,對他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他們了解,就算自己不是犯錯的那個人, 也不喜歡跟任何人交惡。從這邊也可以看出,戀愛初級班的愛情只有自己存在、只考慮自己的這個盲點。
如何應對非對方所引起的刺激與壓力
如果不是對方直接引起的刺激與壓力,那其實就跟背景、被動發動的道理一樣,得靠自己平時的修養跟價值觀來自然呈現,這是很難刻意去控制跟假裝的。因為我們跟環境、他人互動的樣子,每個細節對方其實也都看在眼裡。能刻意去做的只有幾點,就是少表現一點怨天尤人、受害者的姿態,那種「都是 they 的錯」的負面情緒。
但如果因為太想要表現完美而過於ㄍㄧㄥ住自己的話,反而會讓自己變得很無趣、平面,對方也會因此而失去興趣。
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透過一次次的相處,透過跟人相處的摩擦,去慢慢學習跟調整自己需要面對的課題。所以我會建議這個部分,就是要放手讓自己去碰撞,如果我們不讓自己去碰撞,只想透過假裝來掩蓋,反而會一直無法往前進。
本文節錄自:《戀愛力:解構關係的攻心攻略,從缺人愛你到自由擇愛的Level UP!》一書,AWE情感工作室、 文飛(Dana)著,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