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持久的愛情,奠基於雙方的道德責任,以及耐心包容彼此的缺點,而非一味注重肉體上的需求。彼此的責任感,往往是苦澀、辛辣,而不甜蜜的;彼此的包容,往往是沉重、疲憊,而不輕鬆的。
當熾熱的激情退去,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包容,有時就成了無色無味的倦怠,甚或雞肋般的存在。有辦法跨越這段過程,攜手共度漫長歲月的夫妻,除了能包容彼此的缺點,通常還深諳提高自我自尊的方法。
老是把家裡搞得像戰場的夫妻,往往很難對另一半的缺點或失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刻處在備戰狀態的人,大多數會將自己的不滿,投射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已經覺得自己很不足了,再看見對方的缺失時,只會覺得更加礙眼。
於是,這種蔓延的自卑,使得我們不知不覺地以嘲諷、責備、羞辱對方的方式,來恢復自己受損的尊嚴。
妻子的肥胖、丈夫的失業、娘家的貧窮、婆家的家道中落等……可以用來貶低對方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些人誤以為能用對方的痛處說嘴,藉此欺壓對你方,來減低自己被欺侮的沉痛。
關係好的夫妻,會努力不去觸碰,或擱置這些令人敏感、容易誘發爭執的事件;相反,關係差的夫妻,只要逮到能挖苦的事情,一定會緊咬不放,拚死拚活地只為壓制對方。
當對另一半產生不滿時,協調得比爭執消耗更多能量;這是因為,要求對方解決自己無止境的欲望與受傷的情緒前,我們必須先自我療傷。
婚後不少夫妻覺得,只剩下柴米油鹽的生活,會將愛情冷卻。確實「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並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只是,就算是生活在亞馬遜叢林,沒有衣服可穿的夫妻;或是在經濟起飛前,餐餐只能吃一碗白飯拌大醬果腹的夫妻,也還是有深愛彼此的例子。
相反地,物質生活豐足的好萊塢明星夫妻,或超級富豪們,其離婚率都遠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
問題不在經濟困頓或性生活不協調,而是雙方缺乏對彼此的尊重、體諒、同理心與溝通。若發生問題時不願面對,反倒是透過外遇、躲回原生家庭、過度投入工作等方式來逃避婚姻生活,最終只會讓積累的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一對夫妻是否能維持長久的關係,並非取決於賀爾蒙或遺傳基因;而是前額葉主導的自我反省與調節能力,以及顳葉控制的共鳴與溝通能力。
真正的愛在共同經歷苦難後,才會變得更加堅固。無論是工作、愛情,唯有能撐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舉例來說,一起處理麻煩的家事、養育孩子、計畫儲蓄的夫妻;遠比老是把家事推給對方、揚言自己絕對不做苦差事的伴侶,能攜手走得更久遠。
不過,這也不代表著夫妻的相處一定要經過什麼苦難才行。夫妻關係需要的,不只是下定決心與共同吃苦的態度,偶爾還需要跳脫自己當下所處的境況,善用幽默的力量。
如果有人反問:「餬口過活都這麼難了,還談什麼幽默?」,不妨閱讀首位現身美國大聯盟轉播的黑人職棒球員—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的傳記。我在看這本書時,對傑基.羅賓森的母親,印象非常深刻。
傑基.羅賓森的母親,在丈夫拋下五名子女離去後,獨自靠著做各種粗活賺錢;光想像就能知道,她的生活該有多不容易。儘管生活艱苦,但傑基.羅賓森的母親,只要一回到家,就會爽朗地發揮幽默感,逗得孩子們呵呵大笑。傑基.羅賓森也因為母親如此的教養,而成為名留歷史的人物。
幽默感,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是如此的重要;只是大部分的人,在為了生活奔忙之際,卻失去了善用幽默的餘裕。當然,幽默不是人人皆有的能力。自以為幽默地獨自發笑,時間一久,再好笑的話題,也無法引起對方的共鳴。
如同地震發生的前兆、經濟危機前的預警,愛情破裂前也有信號。只是反應遲鈍或仍有所留戀、我執太重的人,往往會忽視這個警訊,甚至徹底否定問題的存在。假如不知從何時起,原本舒適、愉快的情況,開始出現不悅、倦怠、不滿等情緒,卻沒人願意去撥亂反正,而是放任該狀況不定時發生,終究會演變成夫妻間的致命裂痕。另外,和家人在一起時,如果皺眉頭與發脾氣的時間,總多於和樂歡笑,同樣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基底開始崩裂。
當這些裂痕持續增生,我們就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伴侶以外的人身上,久而久之當彼此親近時,也會立刻繃緊神經,無法容忍彼此任何失誤。
一段關係的破損,往往不是因為一次的失意或人生難關,而是彼此太過煎熬的情緒壓力,這才是愛情無法完好如初的問題根源。
本文節錄自:《你是我的傷口和自尊: 最愛的人傷得最深,學習修復和家人的關係》一書,李那美著,王品涵譯,方舟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