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影響時代的雜誌

姜敬寬
user

姜敬寬

1988-01-01

瀏覽數 14,250+

一份影響時代的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8 / 1月號雜誌 第019期遠見雜誌

要研究一份刊物的影響力,必須從多方面著眼:第一要看它本質的好壞,以判斷其影響的好壞;第二要看它歷史的長短,用以決定其歷史的價值;第三還要看它發行量的大小,用以判斷其影響所及的範圍。

「時代」要提供「事實」

從個人的經歷說,筆者深受時代雜誌的影響。在文字上,它使我逐漸興起對英美文學的愛好;在職業的選擇上,使我從教育界轉向新聞界;在思想上,使我從偏狹的個人主義擴大到對世界大同的嚮往。

這種對個人的影響力可能並不多見,但至少可以說明時代雜誌是有影響力的。這裡所要追問的就是它的影響力究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它的影響力究竟是大是小?它的影響力究竟是在那些方面?以下簡略地從時代雜誌本質、歷史和發行三方面作一介紹,俾供參考。

時代雜誌的本質是什麼?

要瞭解時代雜誌的本質,首先需要瞭解該刊創始人--亨利.魯斯(Henry Luce)和布里頓.海登(Briton HaddeN)--的最初理想只不過是給當時的讀者提供「事實」而已;因此他們於一九二二年二月六日同時從一家報紙「巴爾的摩新聞」(Baltimore News)辭職,到紐約籌辦這份刊物,最初暫用的名稱便是「事實」(Facts)。

那時這兩個剛從耶魯大學畢業不久的朋友都還不到二十四歲,正是富於理想而缺少現實經驗的時期,但他們卻能按部就班的,從集資、拉廣告、招收工作人員,到編輯、改寫、發行,刻苦耐勞地,用實幹的精神,把真實的「事實」,以生花妙筆,用「時代雜誌」的名稱,創造出新聞出版界當時還沒有先例可循的一份刊物。

魯斯和海登在徵求股東投資的信中,對當時出版界及讀者的評估是:「人民對時事缺乏瞭解,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份刊物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為忙於生活的人提供信息,使他們用有限的時間,瞭解一切。」當然,一九二0年代尚沒有廣播電視,「時代」應運而生,其時代背景也是不可忽視的。但是,對於新聞事實處理的原則,「時代」確有其獨到之處。

每期百篇精簡短文

這可從創始人共同擬定的編輯原則中看出端倪:

0902蕭菊貞空中沙龍|《造山者》親自與你分享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時代雜誌的旨趣不在封面到封底裡的內容有多少,而在其內容有多少能夠真正為讀者所吸收……。凡是世界上值得參考的報紙和雜誌,都是「時代」搜集新聞的來源,所有重要而有普遍性的題材,無所不包。這些資料的精義經縮減、整理,編成約一百篇短文,每篇最多不超過四百字,而每篇都以分類的方式,使讀者容易識別查閱。……」 除了這些適應時代、內容精簡的基本理想和原則之外,「時代」自創始到今天仍然能繼續生存,並且保持其在美國--甚至世界--新聞界的優勢地位,當然還有其他重要的特徵;對「事實」的求真求信;對「人物是製造新聞的主角」原則的重視;以及經營企業化不斷創新、改進等。

建立新聞界模式

同時,更由於「時代」的成功,一方面促成了時代公司成為世界上雜誌、電視、叢書、唱片、錄音帶等事業的最大「集團」之一;另一方面也成為新聞界的典範,美國和其他國家新聞出版界競相仿效,於是出現了美國的新聞週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西德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Stern;法國的快訊週刊(L’Express)、Le Point;英國的經濟學人(Economist);義大利的Panarama;加拿大的McLeans和澳大利亞的Bulletin;西班牙的Cambio,甚至於印度的India Today等。

「時代」對新聞界的影響,還不止於新聞刊物的模仿。它對美國全國性的報紙,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在分類編排和專門人才的選任和訓練方面,也都有間接的影響。因為自時代雜誌創刊以來,所有報紙的從業人員,多多少少都讀過「時代」,而且許多美國的新聞教育機構也都普遍地以「時代」當作教材,其影響範圍之廣是很明顯的。

影響文化和輿論

「時代」對現代美語的發展也有貢獻。它不僅以文字的結構精簡和俏皮,一度被語言學家們譏諷為「時代風格」(Timestyle),還給英文增加了現在常用的「大亨」(tycoon)、kudos(讚詞)、pundit(權威)等語辭,並為韋氏字典收集進去。「倒置句法」(即將主、動詞調換)的使用也是這個著名的「時代風格」的特徵之一。

當然,在政治和國際關係上,「時代」的影響力也很值得一提。由於創始人魯斯原在中國出生,他在對日抗戰時期以及珍珠港事變之後的二次大戰時期,都曾經以個人的聲譽和與羅斯福總統的關係,向美國朝野呼籲支援中國。

戰後國共之爭時,他更以反共的立場,用個人名義,在他所創辦的「時代」、「生活」以及「財星」(Fortune)等雜誌上發表議論,不僅促成了美國所謂的「麥卡錫時代」(McCarthy Era),對共產黨的同情者加以清除;同時也迫使當時美國的駐華領事館官員如史班司(Jonathan Spence)等人辭職。

最近筆者親身體驗的例子則是「時代」對菲律賓人民革命的促成。原來反對馬可仕統治的政治領袖,如現任總統艾奎諾夫人的丈夫、副總統勞瑞爾以及其他重要人物,都曾先後受到過「時代」編輯部的招待,對馬可仕的腐化、獨裁交換過多次意見。

一九八五年菲國選舉時,反對派的人物更受到「時代」封面報導的幫助,形成有利的輿論,加上美國政府的政策,造成馬可仕被推翻的結果。

對南韓的政治革新、台灣的民主發展,以及中國大陸的開放,「時代」都已採取肯定的態度,其影響也是值得重視的。

(姜敬寬為時代雜誌資深研究員兼記者)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