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瞬間轉暗,布置成蚊子電影院的會場剎時變得鴉雀無聲,耳邊傳來「電影即將開始,請把手機或呼叫器關掉,即將放映的是『珍妮.夢露』」的報幕聲,沒有預告片,直接由米高梅電影「獅子吼」的片頭畫面開場,模特兒穿著華麗中帶有復古情懷的雲裳,從大影幕兩旁悄然登場,在「娃娃谷」「遊龍戲鳳」和 「就是溜溜的她」這幾部懷舊電影的交相掩映下,每個女人都像極了從老電影走出來的風華絕代大明星。
這是台灣中生代服裝設計師溫慶珠在2000年秋冬名為「珍妮.夢露(Jeame Moreau)」的時裝秀,以「一場電影首映典禮」形式出現,再度為所有人留下驚歎號。
進入服裝領域十餘年的溫慶珠,憑著對美超乎尋常的感知與對服裝的熱愛,先後舉辦了多場別出心裁的服裝秀,摒除模特兒在伸展台上來回走動的固定展演,勇於嘗試各種形式上的突破,將她用心靈與服裝對話的紀錄,呈現在每一個如她一樣熱愛服裝的人面前。
溫慶珠的服裝秀總被大家所期待,因為每次都挑戰了前所未有的不可能,讓人充滿意外的驚喜。
不管是1992年首創國內劇場形態服裝秀,或1999年在pub舉行的fashion party,甚至是即將上場的fashion MTV,這些另類形式的服裝秀,都充分運用聲光效果挑動感官的刺激,再加上充滿情節的劇場演出形式,令人在刻意營造的氛圍中,見識到溫慶珠善於說故事的服裝設計功力。
「不能參加她的fashion show,會讓人痛不欲生,」今年三月必須赴瑞士參加錶展而無法如往年般參加溫慶珠服裝秀的《TVBS》周刊流行線記者王詩婷懊惱地表示。
從電影中取得靈感
或許是母親的遺傳,更或許是剛出社會的溫慶珠曾擔任一陣子的電影場記,對於電影,溫慶珠總有股濃得化不開的愛戀。
於是,溫慶珠習慣從電影中汲取創作的靈感,一次次將影像與fashion結合,一不小心,就能從她的服裝秀或設計創作中拾獲從電影散落的情節及畫面,「我一直把fashion當電影拍,」她一語道破與電影之間的親密關係,就連《聯合報》記者袁青也不約而同地表示,「溫慶珠總是將fashionshow布置成一部華麗的電影。」
除了服裝秀外,一年兩度的服裝型錄也是溫慶珠發表創意的另一個空間。不管是棚內或棚外,每次溫慶珠總是大費周章地進行拍攝工作。翻閱溫慶珠的服裝型錄,也不難瞥現許多電影拍攝形態或手法散落其中,若有心把型錄中的畫面串連起來,發揮想像力去解讀,就如同一座紙上電影院,提供另一種欣賞時尚的可能性。
只要興之所至,溫慶珠就會從電影情節中汲取靈感 ,「電影被我用來用去,已經快可以拍電影了,」今年春夏她拍攝一部實驗電影在fashion show播映,就是fashion與電影的最佳結合,也難怪《VOGUE》雜誌資深服裝
編輯婁彥珍形容她是一個視覺性思考的人。
設計風格就像烏干紗
談到設計風格 ,接觸fashion長達十年的袁青以溫慶珠最常使用的烏于紗做了一個妙喻。他指出,紗給人的感覺是很透明、很女人味的,但烏干紗卻擁有硬挺的質感,就像溫慶珠的設計創作,表達出外柔內剛的張力,「看起來很有女人味,穿起來卻很帥氣,」袁青說。
Isabelle Wen服飾的豐富搭配性,是顧客愛不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喜歡製作套裝的溫慶珠,相當重視材質間的搭配性與混合性,打破季節、時間或男女間的藩籬,不但嘗試將傳統男性西裝褲製成女性的群裝,也將華麗的宴會裝改造成白天的外出服,剎時,穿衣服變成一項有趣的組合遊戲,「她不只是服裝設計師,也是一位造型師,」與溫慶珠相知多年的《ELLE》雜誌執行總編輯盧淑芬說。
華麗而中性、浪漫而不失自然是溫慶珠服裝最大的風格。婁彥珍分析,在剪裁上,溫慶珠極重視做衣服的味道,因此線條上並不是那麼濃纖合度,但卻將立體剪裁的解構線條表露無疑;材質方面,她擅長使用個性不同的材質混合搭配,製造出層次的變化,甚至對於市場流行風潮的掌握上,溫慶珠也能以她獨特的敏銳觀察力贏得先機。
色彩是溫慶珠重要的創作元素之一,尤其她最擅長使用調和色相裡若有似無的色彩,在布料的印染上更是旗幟鮮明,「她對色感非常敏銳,因此把所用的顏色都調和成符合她的纖細感覺,」《SPRING》雜誌總編輯柯怡君說。
早期的設計創作被溫慶珠歸為無色灰彩時期,即使色彩不像原色調那麼直接炫麗,卻更為亙久,「沒有色彩的色彩非常困難,要以灰彩touch人家的眼睛,其中的學問很大,」溫慶珠強調。
近幾年來,溫慶珠在流行language的訴說採用跳躍性地進行,在跳躍性的同時,也希望能將自由的本質發洩出來,「藉由這些衣服,我可以表達出當時的想法,長期下來也成為一種日記,」自認為用衣服寫日記的溫慶珠說。
長期觀察溫慶珠設計的盧淑芬表示,以往單純塑造女性氣質和形象的溫慶珠,近期的創作在材質與款式的搭配手法上更趨自由,「愈來愈沒有限制,充滿無限可能性,」盧淑芬說。
因此,Isabelle Wen服飾在短短幾年之間擄獲了一群死忠的顧客。
本身也是lsabelle Wen服飾愛用者的盧淑芬指出,溫慶珠的服裝能讓女性保有原來個性,不用刻意地演男扮女,最適合個性獨立、自然率真的女性。
1993秋冬 「新頹廢浪漫主義」
崇尚自然的溫慶珠,是個百分之百天然纖維的擁護者,因此在草創時期不停地向柔軟、舒適的純棉、純絲、純麻取材,「我的很多設計都是由布料發聲,先有質感,然後有型,」溫慶珠說。
除了質感的追求,溫慶珠在自然時期也以女性藝術家為對象,假想她白天到夜晚的穿著及攬鏡自照的模樣。纖細中卻帶著灑脫的特殊服裝風格,深受眾多藝文界人士的青睞,甚至連服裝發表會,溫慶珠都選在人文氣息薈萃的漢雅畫廊,讓藝術人文與流行的對話,盪漾在如夢似真的空氣中,「只要穿上ISabeIle Wen的衣服,自然就會流露出藝術人文的氣味,」袁青說。
在1993年秋冬的「新頹廢浪漫主義」系列中,為了強調織料所訴說的語言,溫慶珠盡其能事地翻新天然纖維的使用手法。
1994春夏 「全麻時期」
1994年春夏的作品,是溫慶珠在病榻上完成的, 她拋棄了自我多餘的執著,融入自然的冥想中,這樣全新的流行發想就如同她的新生,織繪出春夏的復甦氣息。
在這個時期,溫慶珠大量啟用沈寂已久的麻布料,「我利用麻的表情做了一整個系列的服裝,透明的、不透明的、粗糙的、像髮絲的,」她說。
經過水洗處理的魚骨紋,漂出新鮮的質感,而在米黃色的麻布連身裙外,套上輕柔的薄黑水洗絲罩衫,不自覺讓自己回歸到自然單純的穿衣哲學。
l994-1995「纏枝小史」
溫慶珠在1994年底赴巴黎參加台北流行週時,順勢推出一系列超現實的中國味作品。
一向以浪漫風格著稱的溫慶珠,在 「纏枝小史」這一季的作品中,巧妙地運用中國宋代纏枝提花,貫穿整系列的服裝印象,並在以灰褐、杏黃、珍珠灰、石灰綠、深茄紫等礦石顏色為主的色彩中,呈現刺繡雪舫、織錦、毛織、絞皺、金絲的質料表情,溫慶珠對於素材的純熟掌握度可見一斑。而或繫、或纏繞的簡單線條,與刻意裁剪似未完成的毛邊,也譜成宋代婉約的詩風。
I995秋冬 「自然時間」
有別於灰彩自然時期溫慶珠追求和諧的顏色、舒服的質感表現或饒富人文色彩的設計,1995年徘徊在自由與婚姻兩端的溫慶珠心境上有了不同轉變,於是創作歷程上也正式邁入所謂的「矛盾美學時期」。
「我所謂的矛盾是比較強烈、中性的分類,」溫慶珠一反過去的服裝風格,除了從布料基本面混合新材質,加入男、女衝突的混合性格,希望在性別的劃分上產生撞擊外,在搭配上,她也喜歡試著將粗糙與細膩的材質剪接起來,大膽地混合搭配像男性混女性、東方與西方、寬鬆配緊身、休閒帶華麗之類的絕對差異。
九○年代中期的「自然時間」系列,她嘗試加入塑膠、尼龍、泡棉等人造纖維,帶來與眾不同的現代感與科技感,而截然不同的質感特色更完全打破呆板的視覺感受。另外,人造纖維的高科技現象也為溫慶珠原本古典華麗的浪漫格調,注入前衛摩登又叛逆的新意,「當時我的風格是從古典派轉到比較摩登的感覺,」溫慶珠也在本季破例邀請羅曼菲等藝術家進行前所未有的服裝展示。
1997春夏 「紫藍色時期」
鍾愛無色灰彩的溫慶珠從不將「顏色」當作宣示的現象,但1997年春夏她卻破天荒地萃取各種層次的紫與藍,甚至連名稱都堂而皇之地將顏色冠上。
「紫藍色時期我的確用了各層次的藍色與紫色,除了想到自己的人生快要產生大轉變之外 (結婚),另外一方面我也很愛畢卡索的藍色時期,」溫慶珠說。因此,她以硬挺的亮紫色西裝外套,配上隨意拼接的烏干紗,沈靜的氣質隱隱流竄在華麗的質感間,泛出幽然典雅的高貴氣息。
1997秋冬 「喲!愛玲」
置身在溫慶珠親手打造的服裝世界裡,常讓人不自覺地萌生錯亂的衝撞,但在不斷地撞擊中卻呈現出宛如一體的流暢美感,而衣如其人的一貫浪漫作風,更是如影隨形地長相左右,引發無限想像空間,1997年秋冬文學與流行結合的「晦!愛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對於張愛玲這位同樣熱愛流行與裝扮美麗的性情女子,溫慶珠雖然使用大量的東方語彙重新詮釋張愛玲式的上海風華,但卻很洋化地以絲質皺褶和蕾絲搭配中式旗袍領或袍形外套。溫慶珠認為這種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的混搭方法全憑個人喜好而定,「其實古今、中西是一致貫穿的,」溫慶珠說。
l998秋冬 「靈」
利用絲質與雪紡混材的質感呈現飄逸的美感,一向是溫慶珠所樂於營造的,而電影中空靈飄渺的空間感受,亦為她所無法忘懷。在1998年的春夏服裝秀裡,溫慶珠跳脫前幾季偏東方設計的案臼,以「靈」詮釋流行,並將空靈的氛圍宣洩在衣著上。她在銀灰色的雪紡紗,襯著黑色混紡薄紗來包裹女性玲瓏有致的身軀,一襲如精靈般的幻夢連身洋裝於焉誕生。
1999春夏 「布宜諾斯艾利斯」
談到後半段的設計發展,溫慶珠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故事。「如果沒有一段故事的醞釀或思想的引發,我沒有辦法把龐雜的流行語彙貫穿在一起 ,因為每一季流行的language太多了,」她舉例,1999年春夏、被媒體譽為本世紀最浪漫之服裝秀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受到阿根廷電影「探戈俱樂部(Tango Club)」羅曼蒂克的情節吸引,感染電影神秘中又透露樂觀的態度,進而發想的服裝設計創作。「那個畫面剎那間就讓我有感覺,而且它跟fashion link也可以串連在一起,」溫慶珠仍難掩心中的感動說道。
因此,一系列由藍與灰恣意交錯的色彩,以銀色薄洋紗、珠光緞、雪舫露背洋裝、流蘇膝裙或波浪擺七分褲所展現出的華麗浪漫風格,再加上溫慶珠擅長的立體剪裁與不規則線條,呈現出電影中所刻意營造的神秘視覺感受,「我是去看一部電影,然後再拍成另一部電影,」溫慶珠再次強調電影與她設計創作間的密切相關。
1999秋冬 「天空的屋頂」
1999年的秋冬服裝主題「天空的屋頂」,是溫慶珠在剎那間蹦出的想法,她讓東方的西藏民族風,與西方象徵靈魂解放的嬉皮精神毫不牽強地結合,不但大量使用各種動物皮與女性風味的針織布,在剪裁與顏色上也做了大膽而挑釁的新鮮嘗試。
可拆組的厚重皮毛斗蓬搭配金屬質地的皮裙,更是嬉皮與西藏風情融合為一的最佳典範。「我的工作讓想法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細節、系列,而那個history早已讓我自己沈醉在其中,」常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溫慶珠說道。
2000春夏 「光靡」
2000年開端,溫慶珠為時裝界帶來一場由新科技融合的浪漫風暴。在「光靡」系列中,她使用瑰麗繁雜的材質,經過分裂後再重新組合,以亮片拼接的小馬甲、珠光縐質的紗質大篷篷裙、拼繡著漆銀苧麻和雪舫的蕾絲洋裝、荷葉花邊的緊身襯衫和綴著流蘇的手工刺繡牛仔七分褲,眼花撩亂的款式,傳達新世紀下的舊情感。
2000秋冬 「珍妮.夢露」
懷著對六○年代好萊塢、巴黎或香港邵氏明星復古穿著所產生的共鳴,溫慶珠在2000年秋冬的「珍妮.夢露」系列中將其獨樹一格的華麗奢靡風貌做了極致的表達。
她以繽紛的土耳其藍、桃粉紅、金苔綠色澤附庸風雅,而所使用的材質如蟒紋印花、仿貂皮草、仿金屬皮革也極盡奢華,此外,旗袍領、斜裁波浪蓬裙、中庸魚尾裙等多樣款式也紛紛出籠來趕赴這場華麗盛宴。雖然溫慶珠不可免俗地以金色作為復古的代表元素,但卻能在流行趨勢中找到自己的表現方式。「她跳脫以往金色給人的老氣、貴氣印象,傳達出金色的清新,」連婚紗都是穿Isabelle Wen的柯怡君這樣表示。
2001春夏 「野色」
「2001年我的色感對比更明顯,」溫慶珠將嘗試以更強烈的衝突美學貫穿流行語彙,試圖打破女性既定的穿衣習慣。她在本季引進色彩鮮艷、花樣複雜的純印度繡花布料,讓印花雪舫一躍成為主角,也啟用一般設計師春夏的拒絕往來戶--皮革。在所有流行元素都經過重組後 ,「野色」系列呈現出嶄新的秩序美學。
湖水綠的胸罩式網紗衣綴滿珠飾亮片,配華麗龐克的蝴蝶袖夾克及拉丁搖滾的牛仔金色皮褲,讓強調無年代感的野色系列兼具前衛與浪漫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