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應用物品」被當成走私管道,財政部關務署急著補破網,當務之急是清查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財政部關務署副署長彭英偉上午表示,將先調閱過去的總統、副總統專機回國日當天華航保稅區出貨情況,並經由檢調調閱華航單據,清查下單人和金流,可以先弄清楚總統「應用物品」被怎麼運用,再思補洞方法。
彭英偉上午掛保證:「這件案子,絕無海關人員涉入貪瀆。」根據規定,總統、副總統、外交使節、以及專案核准的人員給予禮遇通關,其「應用物品」免稅,因為免稅,所以免驗。本來,查驗進口物品是海關的職責,因為免驗,有些又事涉機密,所以,全由國安人員處理。
彭英偉表示,這一次是接獲情資,說五輛接機貨車中有9,800條菸,結果一比對,發現其中的9,200條是由華航的保稅倉庫出貨,另600條不是。而總統府表示,這9,800條菸不屬於總統的「應用物品」。
換句話說,可能有人利用「應用物品」免稅免驗的規定,行走私之事。依這一次的手法,華航是個關鍵點。彭英偉表示,外界已有聲浪,指出這不是第一次,關務署必須了解其間手法。所以首先會先清查過去總統、副總統專機回國落地是那一天。
其次、再比對華航保稅倉庫當天出貨的數量,「華航保稅倉庫出貨數量在關務署是可以查到的,有帳簿記載。」
但接下來的物流和金流的追查,就要靠檢調了。彭英偉指出,保稅倉庫的出貨必是有人下單,下單之人必是機上乘客,追查華航的免稅商品下單紀錄,應可查出下單之人。接下來再查貨款如何支付。
彭英偉指出,至於如何防杜藉用免稅免驗「應用物品」走私方面,關務署將會要求查核的國安單位列出標準作業流程,包括那些應該或不應該列入「應用物品」。
本文轉載自2019.7.23「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