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部隊是現代軍隊中的精英,隊員往往是百裡挑一的絕頂高手,經過異常嚴格的訓練,裝備最新式的武器,他們深入敵後,以一當十,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不管是美國的海豹突擊隊,還是英國的特種空勤團,抑或是以色列的摩薩德,關於他們都有無數傳奇故事,特種部隊也一直籠罩著一圈神祕的光環。
可是你知道嗎?南宋時期,就曾經有過一次驚人的特種部隊突襲行動,其傳奇色彩不亞於現代的任何一次特種部隊突襲。這次突襲行動的指揮者竟然是一個詞人!
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是山東歷城(今濟南)人,字幼安,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也是歷城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所以他們兩人被稱為「濟南二安」。一一二七年,北宋滅亡,包括山東在內的北方大片領土被金兵占領,十多年後的一一四○年,辛棄疾出生,但是他從不認為自己生來就是金朝的子民,一心想反抗金人的奴役,回歸大宋朝廷。因此他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隊伍參加抗金鬥爭。
當時山東有很多抗擊金兵的義軍,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支兵力有兩萬餘人,由耿京領導,辛棄疾便帶著自己的部隊前去投奔耿京。耿京對之十分看重,任命他為天平軍掌書記。當時一個叫義端的和尚也起兵反金,有千餘人馬。辛棄疾前往義端軍中,勸說他也歸附耿京。可是不久,義端竟然竊取了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大怒,要殺辛棄疾,辛棄疾說:「給我三天時間,抓不住義端,我再死不晚。」耿京答應了。辛棄疾估計義端帶著大印逃往金營邀功,於是快馬攔截,果然捉住了義端。義端求饒說:「我知道你的身世,你是天上的青牛下凡,力能殺人,希望你別殺我。」這些話當然不能打動辛棄疾。辛棄疾斬下義端的頭,奪回大印歸報耿京,耿京十分佩服其豪壯。
這次行動算是辛棄疾第一次嶄露頭角。他不僅是個武力高強的將軍,更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統帥。他認為,雖然當時義軍已經逐漸壯大,但是在敵後孤軍作戰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因此他多次勸說耿京帶兵回到南宋。耿京同意了辛棄疾的意見。於是辛棄疾南渡長江,奉表歸宋。宋高宗在建康接見辛棄疾,對他們歸附南宋的行動十分讚賞,並授辛棄疾為承務郎、天平軍掌書記,授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並讓辛棄疾把節度使印帶回召耿京歸宋。可是,當辛棄疾北渡長江,回到義軍營地的時候,卻發生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原來,趁辛棄疾不在,義軍的叛徒張安國趁機殺害耿京,投降了金兵。耿京慘死,辛棄疾又不在,一時間義軍群龍無首,眼看就要土崩瓦解。
是遣散軍隊各自回家,還是拿起武器奮力一搏?辛棄疾短暫思考後做出決定。他召集眾人說:「我們是因為主帥耿京才決定回到大宋的,現在主帥被殺,我們回去也不好覆命,我們該怎麼辦?」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而辛棄疾早已有了主意。他從剩下的人當中,精心挑選出五十個人,他們個個士氣高昂,武藝高強,而且急切想為耿京復仇。辛棄疾把這五十個人組織成一支特種部隊,他們的任務,就是抓住叛徒,為主帥報仇。
可是叛徒在哪裡呢?
此時,叛徒張安國正在金兵的大營裡與金兵將領飲酒作樂。誰也想不到,辛棄疾竟然帶著五十個人衝進金兵五萬人的大營。金兵毫無防備,被辛棄疾的隊伍一路衝殺,竟然殺到了金兵主帥帳前,此時叛徒正喝得飄飄欲仙,辛棄疾縱馬踏上宴席,一把抓起叛徒扔在馬背上,隨即與五十個手下像風一般疾馳而去,直到他們衝出大營,金兵都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
抓住了叛徒,辛棄疾又召集舊部,隊伍有了一萬多人,他們把叛徒張安國斬首,以告慰耿京的在天之靈,隨即辛棄疾就帶著這一萬多人的部隊南渡長江,回到大宋王朝。
辛棄疾的事蹟震驚了朝野,連宋高宗趙構都為之多次感嘆,更在當時對激發南宋軍民的鬥志起到了很大作用。從現在的觀點看,辛棄疾帶領一支五十人的小隊伍居然衝進金兵五萬人的大營,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竟然能在敵人主帥的宴席上生俘叛徒然後全身而退,這比起現代任何一支特種部隊的經典戰例都毫不遜色,所以,這次行動完全可以稱為古代最驚人的一次特種部隊突襲。
本文節錄自:《有故事的宋詞:經典名句是這樣來的》一書,夏昆著, 日出出版。
首圖來源:維基百科Huangdan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