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數位科技縮短城鄉醫療距離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9-06-26

瀏覽數 20,500+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數位科技縮短城鄉醫療距離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縮短城鄉醫療距離

隨著3C產品的日益普及,低頭族隨處可見,閱聽習慣的改變也衍生出許多眼睛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及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三大隱形殺手,其中黃斑部病變更是老人失明的常見原因(註1)。然而當疾病徵兆出現時,多數老人家易誤認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而疏忽;或因居住地點處於偏鄉,缺乏醫療照護,以致延誤治療黃金期。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數位科技縮短城鄉醫療距離_img_1(圖說: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醫師)

小心三大失明隱形殺手  定期健檢+居家自我檢測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醫師表示,青光眼、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是造成失明的三大隱形殺手。前兩者早期症狀分別可透過測眼壓、裂隙燈檢查及早發現,而黃斑部病變早期症狀為線條些微扭曲與視力衰退,表現不甚明顯且病變種類多元,如老年性黃斑部的退化、乾性、裂孔、皺摺、水腫等。因此建議年紀較大的民眾應定期看眼科,平時在家也可做自我檢測:雙眼輪流閉上,交替觀看家中遠方的物品,比較兩眼視力狀況,及早發現問題。

一般眼睛檢查療程包含視力與眼底鏡檢查,眼底鏡檢查能協助醫師辨別視網膜之病徵,目前臨床檢查常使用眼底照相、裂隙燈檢查與OCT光學斷層儀器輔助,雖然較精準,但一般地方衛生局或小型醫療院所不見得具備相關儀器,居住偏鄉的民眾,就需前往大型醫療院所才能進行檢測,降低主動前往就診的意願。

數位醫療新趨勢  盼實踐遠距醫療願景  

隨著醫療走向數位化,未來更應朝向「醫療個人化」發展,針對眼睛健康,能將檢測儀器改良得更輕便,甚至能於居家使用,再將影像傳至鄰近的醫學中心院所診斷判讀,就可有望改善患者就醫便利性與原動力,優化遠距醫療的願景。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數位科技縮短城鄉醫療距離_img_2(圖說:晉弘科技團隊於Demo Day當日展示成品)

台灣拜耳G4A引領數位醫療新創團隊  拓展國際視野


拜耳全球透過數位創新合作計畫,與新創團隊攜手,期望提升數位醫療的進程。首屆G4A Taipei計畫提出眼睛健康、血友病、婦女健康與心血管健康四大挑戰。

針對提升老年人黃斑部病變眼睛健康的議題,入選團隊提出數位醫療的解方,其創新之數位眼底攝影檢查,具備輕便、操作簡易的特色,幫助幼童及長期臥病在床患者的眼底檢查,也有利未來推廣至偏鄉。團隊在拜耳G4A醫療加速器計畫期間,實現與國際接軌、拓展視野的交流機會。未來,台灣拜耳也將持續與產學界優秀夥伴接觸,期望於醫療領域開創突破性創新,為守護社區健康盡一份心力。

台灣拜耳G4A重視眼睛健康 盼數位科技縮短城鄉醫療距離_img_3(圖說:晉弘科技團隊攝於G4A Taipei Demo Day)

註1: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http://bit.ly/2ZLHK0I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