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美蘇宣佈達成廢除中程核子飛彈的原則性協議,這是雷根總統與蘇聯領袖戈巴契夫所做的「歷史性」進展,但西方軍事官員對此協議並不感到興奮,反而對美國核子飛彈即將撤出歐洲感到遺憾。
美軍想撤出歐洲
蘇聯長期來就努力分離美歐關係,促使美軍撤離歐陸,廢除美國核傘保衛歐洲,而使西歐各國「中立化」。這次的協議,就是蘇聯達到目標的第一步。因為在歐洲,英法的核武還是無法代替美國核傘的保護,而蘇聯的短程核子武器精良繁多,就非北約組織能夠對抗。在傳統武器中,西歐各國也無法與蘇聯抗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即負起了歐洲的軍防,除了駐守歐陸三十萬大軍外,每年花在歐洲的防衛和武器研究費上,就使美國的預算赤字猛升。近年來美國的發展重點在太平洋的兩岸,美歐的血緣、地緣關係漸淡,美國保衛西歐人民的生命財產,就顯得不那麼理所當然了。
在懲罰中東恐怖份子的事件中,歐洲各國又往往與美國的意見相左,一些美國政客對歐洲的外交政策深表不滿,而國內反歐情緒漸長,「退出歐洲」就成了這些政客們競選的口號。如今美蘇達成廢除中程核彈的使用,雖然美國政府一再聲明不改變對北約組織的盟約,但是否就是美軍撤離歐洲的前奏?
法國自戴高樂以來就將軍防重點放在核子武器發展上,一九六八年戴高樂寫道:「我們地防和空防的主要角色,不是去參與一次戰役,在這方面我們是毫無勝利的希望……,我們的戰略是要敵人小心我們的核子反戰。」戴高樂將軍認為法國擁有核子武器就可保衛領土,為此退出了北約組織。但近年來,法國漸漸感到這核子武器不到最後關頭不能使用,在核子武器只變成「戰略性」時,就重新顯出傳統武器的重要性,而蘇聯大有用傳統武器侵犯西歐的可能性,這就促使北約組織的戰略不得不有所更改。
「共同市場」組織已久,但西歐各國的「國家主義」,使北約組織效能極低,連各國所使用的武器也尺寸不一,七個國家中有六種戰略傳統系統,英國外長就笑謔道:「盟國之間只有一樣東西是共同的,打在車輪裡的氣體!」
西歐軍備不能與蘇聯相比
蘇聯進攻西歐的戰略是「突擊性和全面性」的,現今駐守東德的蘇聯部隊離萊因河不到三百公里,有四十二萬人,五個裝甲部隊,七百架新型戰鬥機,直升飛機三百五十架,紅軍部隊以緊急狀態待命,只要命令下達,他們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西歐,且使西歐無前方後方之分。
蘇聯擁有九十三個軍團,北約組織只有二十七個;蘇聯各式裝甲戰車七萬輛,西歐各國擁有兩萬六千輛;重型較台蘇聯有一萬七千台,北約組織只有五千台;戰鬥機蘇聯有七千七百架,西方國家只有四千架。不計算核子武器,光看傳統武器的精良和眾多,西方國家已無法與蘇聯相比。
西德在「共同市場」中地位舉足輕重,其軍隊與法國聯盟,是西歐國家防禦的支柱。但因緊鄰共產國家,戰事若發生即為第一線,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西德境內產生了一種「和平運動」。「情願紅色不要死亡!」的口號,使西德的政治、軍事力量減低,同時也分化了西歐國家的團結。
西德內部的分歧
這股「和平思想」在西德的極右派和左派中均很盛行,另外蘇聯透過「綠色和平組織」、「環保組織」,興風作浪;而路德教派人士也參與這「和平」行列,他們主張東、西德合併,使德國「中立化」,不惜付出西德退出「共同市場」組織的代價。西德政府雖一再強調與西方國家合作無間,但是這股在西德境內孕育的思潮,又使西方各國不得不起警戒之心。
「共同市場」組織若除去了西德,即呈「半瓦解」狀態,儘管西德境內意見分歧,法國還是與西德從事軍事聯合演習,在美蘇高峰會議接觸頻繁中,於九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間舉行。
法德聯合軍事演習
法國的「快捷部隊」(Far)出動了戰車六千輛、裝甲車六百輛、直升飛機兩百四十架,和兩萬士兵,前往東西德邊境與德軍會合,此次演習取名為「大膽的麻雀」,為了要對抗從北和從南而來的「紅色的熊」。在德國將領Bundeswehr的指揮下圓滿完成,雖在裝備調度上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是法軍進入鄰國直接與其併肩作戰,在德法共同防守中仍跨進了一大步。
法國總統密特朗在西德南部參觀演習時說:「一旦盟國遭遇侵略,法國有義務協助它,尤其是西德。」這種明顯的態度,一反往常的模稜兩可。如今德法正在商談成立一個聯合防禦委員會,協調他們的軍事政策。這個機構如果成立,它將對兩國的軍事防衛和武器研究做一分析和決策。
這次美蘇武器談判,是否就是美軍撤離歐洲的先聲?雖然美國政府一再聲明對北約組織的盟約不變,但廢除中程核子武器的協議若達或,西歐各國即失去美國核傘的保護,在蘇聯傳統武器絕對的優勢下,西歐各國除了增加軍費,改良增進武器外,也將繼續發展核子武器,以做戰略上的自衛。這次法德聯合軍事演習,就是西歐各國自謀多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