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個認真問問題的記者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00-10-01

瀏覽數 26,350+

一個認真問問題的記者
 

本文出自 2000 / 10月號雜誌 第172期遠見雜誌

在學校上採訪寫作課時,老師總會說一句話,「不要以為會說話就能採訪。」那是因為一般人總把會採訪的記者認定為:伶牙俐齒、咄咄逼人,甚至有點耍詐式地套出「真相」。美國著名女記者芭芭拉.華特絲,以專訪聞名業界。她是第一位把夙有世仇的以色列總理比金和埃及總統沙達特拉在一起訪問的記者;她曾持續訪問利比亞狂人格達費五個小時。

曾經讀過一篇關於她的報導,說她臨到採訪前一刻,仍不放過「再檢視採訪題目」,希望能「提出更好的問題」。

要「提出更好問題」的目的,不在「問題」本身,而在「答案」的實質;答案是否是讀者想要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事實,還是只得到被訪者虛浮的辭彙、官樣的說法。能「提出更好問題」的關鍵,就在記者對人物、事件所掌握的工夫,以及專業採訪的功力,而不是會說話,辯才無礙。

《遠見》雜誌總編輯莊素玉應該是屬於這種認真提問題的採訪者。她將近期發表於《遠見》雜誌上的十篇專訪文章結集成書,名為《訪問成功》。

政大新聞系畢業,加上日本慶應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的背景,莊素玉很能掌握這十位高科技企業負責人的成功特質——創業精神、商業模式、營運策略和用人哲學等。

莊素玉在訪問思源科技創辦人黃炎松時,了解到他深諳孫子兵法,個人也歷經過失業、喪妻的挫折,因此問到,「太太過世對你有什麼啟示?有沒有懷疑人為什麼有生有死?」

對於同樣有過創業失敗經驗的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莊素玉是極少數能理解他的制勝之道就在掌握「商業模式」。

在訪問中,莊素玉不斷追問他,「可不可以歸納出你究竟開創過多少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你在這些商業模式中扮演什麼角色?」「你對最新模式掌握度有多高?」「在每個模式中,什麼人是你們要的?」

面對高科技業的龍頭——張忠謀和曹興誠,莊素玉提問的重點則在策略、管理與趨勢。她問台積董事長張忠謀,「有人說,第一領導品牌要自我超越比較難,你們如何自我超越?」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她問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以聯電為例,什麼叫策略?什麼叫雞毛蒜皮?」

莊素玉在採訪人物上,有她特立獨行的風格,她鍥而不捨,幾至拚命的地步。

為了訪問到奇美負責人許文龍,她清晨四點就守候在台南許家門口;為了深入了解張明正的趨勢科技如何在日本崛起,她住進他東京家?;她採訪英業達的溫世仁,為了模擬他終身旅行者的路線,坐上他往機場的車,直到他上飛機為止。

做為讀者,透過莊素玉深入的追問,以及十位被訪企業主的坦誠回答,實在可以學到不少教科書上看不到的企業經營、自我管理和產業趨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