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黃宗仁志在創造企業價值

莊素玉
user

莊素玉

2000-08-01

瀏覽數 47,000+

黃宗仁志在創造企業價值
 

本文出自 2000 / 8月號雜誌 第170期遠見雜誌

走進東區仁愛路的一棟現代摩登大樓,感覺到現代的商業氣息正在沸騰著。只有其中一個樓層的一邊顯得十分的寧靜。裡頭是深咖啡木頭的裝潢設計,小小廳堂中,有座西式棉質沙發座椅讓客人坐在其中等候會面。

廳堂周圍都是一間間小小的、面臨仁愛路上明亮的綠蔭陽光個人辦公室。這裡是永威財務顧問公司(永威是美國前幾大投資銀行,它掌管約新台幣一、兩百億元的基金)。

走進其中略大的辦公室,主人是現年五十五歲的黃宗仁,他正是很少曝光的永威董事長,更是前陣子以網路概念股大領股市風騷的精業公司董事長。

一進去黃宗仁的辦公室,訪客往往就被辦公室裡頭安詳、寧靜的氛圍,以及窗外的陽光所安撫。看了主人黃宗仁猶如禪師般的氣質,更是令人整個心沈靜下來,可以靜靜地聽取他的人生哲理。

黃宗仁與精業總經理高照訓領軍的精業,已創造了兩階段的成功。第一階段的成功是把軟體產業成功地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二階段的成功是旗下子公司奇摩站的亮麗成績。

一般軟體公司都只有三、五個工程師,待遇低,工作很辛苦。精業卻長成一個一千兩百人的公司,去年營收達七十四億元,獲利達九億元。且每年都維持三○%、四○%的成長,實屬難得。

這位掌管市值六百億元、旗下更是有一家尚未孵出市值(還未上市)的奇摩網站的精業董事長,絕口不談精業的經營權,因為他二十五年,始終如一日,絕不涉入精業的經營權。「今天一個公司如果一直在講經營權,它一定不會成功,」黃宗仁說。

黃宗仁認為應該授權公司內的專業經理人,把他們當做專業經營者,由他們來為公司創造價值。而專業經營者為公司創造價值,就等於是為股東創造價值。

把經理人當做專業經營者

至於他這位大股東,是一個二十五年來,都不支薪的董事長,只問能對公司有什麼貢獻。「貢獻比取得經營權更重要,」黃宗仁說。何況讓這些專業經營者有經營權,為公司創造價值,等於也是為身為股東的他創造價值,何樂而不為?

只有在旗下的公司需要找錢,需要到海外去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上市而需要黃宗仁,黃宗仁才會出面。六月時,精業旗下有十家新網路公司開張,需要大筆資金,黃宗仁跑了一趟海外,馬不停蹄地做發行債券說明會。

黃宗仁也不喜歡談經營理念。他認為,經營理念會限制公司成長,如果換了董事長,整個經營政策方向都會改變,很難有常態。所以為什麼要有經營理念?如果真的要講經營理念,那就是「如何讓公司有價值,這就是經營理念,」黃宗仁說。

低調、優雅的黃宗仁,好友很多。一直有很多年輕的創業家來找他諮詢、投資。永威旗下就投資了八十來家公司。「我喜歡交朋友,所以我做投資,認識了很多朋友,」黃宗仁說。

在投資銀行界,黃宗仁是個好人,名聲遠傳。精業聯網董事長徐文伯認識黃宗仁已經十年了,他形容黃宗仁,「本質沒變,好人一個,非常好、非常好。非常聰明,放得開,喜歡新東西,很有創意。」

「整體而言,聰明才智,超過旁人,」徐文伯說。

底下悍將無數

黃宗仁與伙伴精業總經理高照訓合作無間,讓底下的新事業悍將無資金的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衝刺新事業。底下的子孫兵輩,譬如精奇網路科技總經理林隆奮就說,「我全力要去建設核心競爭優勢。」

「充分尊重部屬,授權讓每個人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這在知識產業是很重要的,」林隆奮說。

在黃宗仁的一放,高照訓的一緊之下,精業的子弟兵團,各個衝勁無窮。林隆奮的精奇網路科技是彙總即時資料,把有線資料放在行動通訊產品上。七、八月精奇將陸續推出即時金融報價軟體。使用者可以在個人數位助理機或行動電話上查詢資訊、下單、閱讀評論報告。林隆奮預計新成立的精奇,兩、三年後要直接上櫃。

精業人十分敬業。「進精業二十年,休假未超過二十天,」林隆奮說,「大概是個責任感,我們未做得很成功,但至少要盡責任,不要疏忽、怠慢,無法往前邁進。」

「沒有天才,只有加班學習,」林隆奮說。這就是典型在精業工作五年以上的精業人精神。在精業,五年以上年資的精業人,對組織的向心力很強,流動率幾乎等於零。

為何資深精業人流動率低?因為他們有努力、也有收穫。黃宗仁說,經營公司絕不能用零和(zero-sum)觀念來計算。他相信給員工愈多,公司得到愈多。

今年股東會上,黃宗仁在會中宣布,要把過去盈餘的五%調整為一二%給員工,在場股東沒有人反對。黃宗仁相信給員工十二元,公司不會只剩下八十八元,一定會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深知人生幸福意義何在

黃宗仁為什麼懂得放?因為他很知道人生的幸福是什麼?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時空再拉回黃宗仁的辦公室。第一眼看到黃宗仁,令人不禁想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叫做人生的幸福?關於人生的幸福,他的回答也很妙。「人生最重要的是生而為人的quality(品質),」黃宗仁說。精通數學的黃宗仁,認為人生的面積是由長度(壽命)乘以高度(生活品質)而成的。

黃宗仁所謂的生活品質是「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做他喜歡做的工作」。什麼是人喜歡做的工作?「就是做自己擅長的工作,」黃宗仁說。他又說,自己不喜歡的事,大概就是自己不擅長的事。徐文伯形容黃宗仁本身最有興趣的是做創投。他的專長是財務。

早年,黃宗仁在永豐餘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或是發行華紙可轉換永豐餘公司債,都是台灣第一個率先發行的創紀錄者。他也發行永甲特、永乙特等特別股,為永豐餘籌募低廉成本的資金。

黃宗仁在永豐餘工作期間,創造了許多低利率的資金調度紀錄,使得永豐餘可取得非常低成本的資金。

三、四年前,他完全脫離永豐餘,等於開創了他更廣大的空間。一位朋友指出,「這樣的專業領域(domain),在永豐餘沒有辦法充分發揮,畢竟他不是一個適合為人做嫁的人。」

出身迪化街

永豐餘是黃宗仁唯一一個「吃頭路」的公司。迪化街的南北貨貿易家中長大、台大數學系畢業、到美國留學時(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腦博士),認識了永豐餘紙業創辦人何傳的女兒。

結婚之後,到永豐餘就職,擔任永豐餘資訊部門主管、財務副總經理、永豐餘執行副總經理。黃宗仁在永豐餘的工作整整長達二十年以上。

二十七年前,黃宗仁自美國回來,在永豐餘負責資訊部門時,就結識當時賣IBM電腦給永豐餘的高照訓。兩人連同永豐餘及一群好友,一起成立精業電腦。有一度,永豐餘資訊部的工作,曾全部外包給精業做。精業就由一百二十萬資金、一個助理連同高照訓兩人,開始做起。

初期精業營運不佳,連續虧損三年,被老友徐文伯形容為「好人一個」的黃宗仁,自覺是精業的創立發起人,不能讓好友吃虧,就以十元一股的票面價連同利息,買回好友們虧損的精業股票(當時實際價值只剩兩元)。也因此造就黃宗仁成為精業的大股東,占有精業八‧三一%的股份。

經營二十五年,精業突破軟體公司那種「報個價,任由客戶砍殺價錢」的宿命,採取主動掌控收益的態勢,使得精業成為今天資訊軟體服務業的長青樹。(見封面故事二)

基本上,實地經營精業的是總經理高照訓,他是黃宗仁長期合作伙伴。即使到今天,他們兩家子的人還是住在同一棟大樓內。

好朋友不嫌多

對於黃宗仁而言,人生幸福另一個定義是有很多好朋友。

黃宗仁形容兩人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合作友誼是,「我們之間很投緣,比成就、事業還要重要。」他說,好的友誼,好的一份心意,是沒辦法去形容的。很多人問黃宗仁說,他是如何去找到這份友誼的?黃宗仁認為,「因」的重要遠不如「果」,他與高照訓的友誼創造了今天的「果」,這些「果」還能去創造其他新的果子。

對於人才,黃宗仁一向不主動去爭取。他說,「找你的人,比較會是你想要的人。」

在黃宗仁布置簡單的辦公室內,牆上那兩幅陳其寬的水墨畫,正足以詮釋黃宗仁的策略觀與領導風格。

右邊的一幅畫著四隻雞競相搶奪空中的一隻飛蟲,獨有一隻雞,靜靜地吃著地上一隻沒有其他雞搶奪的小蟲。

生肖正好屬雞的黃宗仁認為開創事業要能掌握住機會。而機會要如何找尋,是不是眾人熱切搶奪的,還是沒有人注意到的,一切就盡在不言中。

由當初的慘澹經營,一九八九年,精業掌握台灣金融自由化的契機,推出即時資訊系統,並透過連線,提供許多隨時更新的財經相關資訊,再年年向客戶收取年租費,也就是採取細水長流(指的是收益可年年進帳,而不是一次買斷)、一魚多吃的策略。(見封面故事二)

一九九七年,黃宗仁與高照訓充分支持盧大為出去成立精誠資訊;同年,又支持盧大為成立奇摩站。目前奇摩站已是國內流量最大的入口網站。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足以說明黃宗仁、高照訓與他們的經營團隊一方面踏實經營,一方面又能充分掌握機會。

左邊的一幅水墨畫則是有一群猴子分別住在不同的樓層中,其中有一隻躺在最頂端的猴子,顯得特別氣定神閒。

黃宗仁不介入精業的日常經營,更可以讓他氣定神閒,冷靜地做投資決策。

黃宗仁辦公室與精業電腦總部離得遠遠的,也是因為他有一個可以充分信託的創業伙伴高照訓。(見封面故事二)

不被有形的格局所局限,黃宗仁可以發揮、可以享受的人生,空間更大。黃宗仁人生數學方程式早已跳脫加減格局,而走向無限平方。因為不受有形格局、有形文字所局限,他的人生顯得特別幸福與豐富。

仁愛路的綠蔭陽光照亮著黃宗仁辦公室,黃宗仁又飛到國外去做他可以對精業有所貢獻的事。事業與人生能到黃宗仁的境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以及有好友與老妻,該是如何的圓滿。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