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上市上櫃公司樂觀度將降低

方雅惠
user

方雅惠

1999-11-01

瀏覽數 12,000+

上市上櫃公司樂觀度將降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9 / 11月號雜誌 抓緊Internet的free energy──打出高科技品牌

九二一,一個今後台灣人都將無法忘記的日子;規模七‧三,因為這個級數的一場地震,台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考驗人民的團結信心,也考驗政府的處理效率,對企業界而言,則考驗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

當生產線癱瘓於無聲、訂單流失於無形,未嘗不是經營者的痛、國家經濟命脈的耗損?為瞭解企業界在震災中受損情形,《遠見》雜誌特針對國內上市上櫃公司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發現,企業對總體經濟的樂觀程度降低,各產業中則以觀光業、金融保險業覺得受到地震的負面影響最大。但整體而言,卻有近六成企業認為震災對今年的營運獲利不會造成影響,顯示多數企業對自身處理危機的能力仍具相當信心。

在總體經濟方面,地震對企業的景氣展望,在地震前後出現明顯的影響。根據本調查顯示,震災發生之前,有六一‧八%上市上櫃公司對未來一年國內經濟景氣抱持樂觀態度,僅有四‧七%認為未來一年景氣不好。震災發生後,抱持樂觀者卻降為四二‧七%,認為景氣不好則增加到二六‧八%(表一)。

不過將震災前後企業對景氣態度交叉分析後發現,認為地震後景氣仍看好的企業,多半是未受震災影響的企業。在所有的受訪企業中,有三三.五%的企業不受震災的影響,災前與災後都同樣看好未來一年內的景氣;有一八‧九%的企業原來看好未來一年景氣,地震後轉為不好不壞;有一一‧六%的公司從先前看好轉為看壞。

再依企業所在區域劃分為科學園區、北、中、南、跨越各區五種,則發現位於科學園區的企業有五成認為所屬產業將衰退,可說是所有區域中信心指標最低者,另外五成則認為沒有影響,沒有企業認為未來一年可望成長。

北部地區有四六‧二%的企業認為衰退,氣氛也是一片低迷,受災的中部地區雖然也有三成認為產業將衰退,但也有近六成認為沒有影響。南部地區由於在此次震災中受創最輕微,高達七四‧三%的企業認為沒有影響,一四‧三%企業認為未來一年該產業景氣反而會轉好,也是各地區中最高者(表二)。

以個別產業觀之,五成公司認為所屬產業沒有受到震災影響,近四成公司認為今年營運獲利將會衰退,並以觀光業、金融保險業受創最深(表三)。四成認為衰退的企業當中,認為震災後營運獲利與原本預估相較衰退幅度為六‧七%,獲利衰退時間平均將達九‧六個月之久。

再就個別公司來看,近六成(五九‧一%)公司認為震災對今年營運獲利沒有影響,認為震災將使公司今年營運獲利成長者則有八‧五%,預期平均成長率為五‧八%,預期衰退的企業則有四‧一%,平均衰退率為五%。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數字顯示地震並沒有動搖企業界的信心,但地震的確引發企業對電力供應問題的關心。對於未來營運計畫的方向,八成以上公司不會因震災而改變,僅有二‧一%公司表示將進行產業外移(表四)。

至於影響投資計畫的因素,僅有四‧三%將考慮地震因素,不過有一成(一三‧四%)公司將考量電力供應問題(表五)。

此次受訪公司產業分布以上市公司資訊電子業最多(一六‧五%),上市公司紡織業次之(一二‧二%);分布地區主要在北部地區(五五‧五%),南部地區次之(二一‧三%),另也有如統一超商的企業則屬「跨越各區」(四‧三%)。

本調查以六百七十家上市上櫃公司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樣本一百六十四家,回收率二四‧四%,調查時間為十月十五日至十月二十一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