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建資金哪裡來?

湯明哲
user

湯明哲

1999-10-01

瀏覽數 17,600+

重建資金哪裡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9 / 10月號雜誌 第160期遠見雜誌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創傷真是令人怵目驚心。災難既無法預防,救人已告一段落,目前能做的只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建家園。

依目前住屋、道路、公共建設受損的狀況,重建所需之資金至少千億元,若千億資金全由政府負擔,勢必造成政府預算負擔過重,以及預算排擠效果,政府自然會削減文教、科技等「暫時不關緊要」之支出,而傷害到未來之經濟發展。因而,千億重建基金最好從目前預算之外找尋來源。下列幾項可加以考慮:

一、加速釋出公營事業股票:公營事業之股份係全民所有,以出售公營事業股票之所得濟助災民,等於將原全民之所得,資助遭受不幸之國民;相當於全民共同分擔風險,和目前全民的賑災行為沒有兩樣。另外,也可以在國外釋股以減少對國內股市之衝擊。

二、證所稅做為重建基金:有所得就該繳稅,已開發國家除了香港外,鮮有不支資本利得稅。美國長期持有證券交易所得稅率為一八%,但交易損失可以在以後年度沖抵證券交易所得。

證所稅當然以大戶所受衝擊較大,但富人多繳稅等於賑災,係伸張正義,政府應以公權力強力執行。如今電腦資訊發達,數年前因稽徵技術窒礙難行之原因應不復存在。固然證所稅會使股價下跌,但一千億資金的排擠效應也會使股票下跌;股災既不可免,不如選擇較具租稅公平的方法去做。

三、菸酒稅率:香菸烈酒均對人體有不良影響,增加全民健保負擔,政府應加重菸酒稅率,一方面抑制菸酒之消費,一方面將多餘收入做重建之用。

台中、南投雖非產業重鎮,遭此重創誠屬不幸,政府應以「全民共同負擔天災風險」的觀念來檢視重建家園的資金來源。長期方面應加強推動天災險,如地震、水災、風災等的保險,將風險逐年分攤,不要災難發生時又要銀行、民間、政府全數負擔。(本文作者為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兼台大進修推廣部主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