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東莞台協締造多項「台商第一」

臧聲遠
user

臧聲遠

1999-09-01

瀏覽數 19,350+

東莞台協締造多項「台商第一」
 

本文出自 1999 / 9月號雜誌 第159期遠見雜誌

「歷史會給東莞台商協會記上一筆,」東莞台商協會會長葉宏燈篤定地說。

在兩岸特殊的政治環境下,大陸現有近五十個台商協會的運作空間不免被壓縮。大陸當局擺明,台商協會扮演橋梁角色就夠了,任務是宣達政令給台商,以及協助對台招商,非常忌憚台商協會坐大,形成壓力團體。

也因此,中共禁止各地台商協會橫向結合,組成全國性的台商總會;也不准縱向發展,成立地方分會系統。台商協會的獨立性受到頗多質疑,有些不可否認地形同大陸台辦部門的附屬組織,會長選舉也有中共介入的痕跡。

沒有奧援,只能靠自己

一般說來,台商對協會的認同感,不能說很高。尤其大型知名企業,為避免在台灣被扣帽子,多半不願出面領導台商協會。況且他們本身的政商關係,足以直達北京中央;台商協會這把保護傘,對他們來說太小了。大型企業的獨善其身,使台商協會的代表性和實力都大打折扣。在許多台商的認知中,台商協會的功能,不過是同鄉聯誼罷了,對外爭取權益還談不上。

相形之下,東莞台商協會可說是異數。過去兩年來,大陸不利外商的政策紛至沓來,每次領軍到北京請願的,一定是東莞台商協會,儼然台商的「旗艦」。由於會員家數排名第一,東莞台商協會所反映的意見,可直達天聽。

不論是會員的向心力、與中共打交道的策略,或未來長遠的布局,東莞台協都開啟新的格局,而奠定這種局面的靈魂人物就是會長葉宏燈。

葉宏燈指出,大陸法令政策的丕變,不再是台商單打獨鬥、各憑本事找關係所能解決。舉例來說,台灣某知名股票上市公司被東莞海關罰款六百萬元後,動用北京高層的關係來解圍,不料惹惱了海關,罰款追加為兩千萬元。原本不屑參加台商協會的這家公司,只好回頭向台商協會求救。

「美商有大使館,港商有政協,台商有什麼?兩岸的政治情勢,我們沒辦法得到任何奧援,唯有靠自己,」葉宏燈表示。

領導者無私,人家才願抬轎

台商協會若沒有實力,什麼都是空談。葉宏燈從兩條途徑下手,一個是擴充會員規模,一個是與地方政府結盟。

四年來,東莞台商的入會率急速增加到八八%,拔得各台商協會的頭籌。為何能獲得這麼高的認同?「因為我們有一群瘋子,」葉宏燈笑答。

東莞台協副秘書長吳宜璇,就是「瘋子」之一。初隨丈夫到東莞經商時,她經常清早就到Wal-Mart 大型超市報到,不是想買東西,而是渴望遇到台灣人。現在的她,每天上午九點到台商協會上班,時常忙到深夜十一點,完全是無給職,義務為台灣同鄉奉獻心力。

東莞台商協會的幹部,都是董事長或總經理級的,但會員打電話求助,「他們比總務組長還勤快,」一名台商說。有些幹部被揶揄:「你到底是在台商協會上班,還是在自己公司上班?」

「我們是被葉會長『精神感召』來的,」台商協會副秘書長王柏齡說。看到葉宏燈事業這麼大,都肯貢獻三分之二時間為台商權益據理力爭,不怕得罪大陸官員,大家的同鄉愛都被激發出來。「領導者無私,抬轎的都願意抬,」台商協會副會長蔡俊宏說。

葉宏燈的總公司,是台灣的股票上市公司。放眼台商協會的會長界,這種背景可說絕無僅有。「每次協會需要開銷,最後那筆都是他來付,差多少就墊多少。一任會長(兩年)下來,他花了三百八十萬人民幣,都沒有怨言,」基富公司老闆娘蔡黎華說。 

東莞台協的壯大,不免引起中共猜疑。北京國台辦高層官員就曾婉轉質問葉宏燈:「您在東莞人氣很旺,集結這麼多台商,不知道您心裡在想什麼?」台辦部門甚至懷疑他背後可能有黑手。

與地方政府互利共生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為爭取台商權益,葉宏燈的策略是,跟東莞市政府和廣東省政府結合成利益共同體,做為與北京交涉的幫手,並威懾找台商麻煩的地方單位。

葉宏燈「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爭取地方政府的認同。例如官方舉辦招商會,台商協會比誰都要賣力。「東莞的外資,有六成經由『以商引商』,大部分是台商介紹來的,」東莞市長佟星滿意地說。對地方公益事業,台商協會手筆也很闊綽,六年來捐助超過兩億新台幣。

七月「荔枝節」招商會上,東莞市委書記李近維一席「種草養牛」的談話,贏得台商滿堂采。他把投資環境比做草,台商比喻做牛,東莞市府的任務是把草種好,吸引牛群過來。「但我們只喝牛奶,絕對不會宰牛的,」他幽默地說。

地方政府胡亂攤派收費,把外商當成肥「牛」宰,這種情形在大陸很普遍。東莞高層能有「互利共生」的體認,相當難能可貴,葉宏燈的觀念播種功勞不可忽視。

大學主修經濟的葉宏燈,談起市場經濟的道理,能信口道出各種數據,不時佐以台灣經驗,非常有說服力。每個月總有幾天,李近維會安排時間和他促膝夜談。他不但像傳教士般到處演講,還安排台灣的專家學者為東莞市府官員換腦筋。細聽東莞官員談話,台灣流行的用語如競爭力、產業升級等,他們已經能琅琅上口了。

三山星衛浴廚具協理詹惠君,花了一年半時間從上海、常州、蘇州一路詳細考察下來,最後決定在東莞設廠。「我們選擇的依據是政府官員的觀念。東莞市政府相當開明,有時甚至為台商的權益跟某些地方單位對衝,」她說。

廣東省的自主性向來很高,「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起先就是廣東喊出來的。「地方政府現在最怕外商『鳥去巢空』,」葉宏燈說。因此當葉宏燈率眾到北京陳情時,地方政府自動做他的靠山。「每次上北京,都是他們歡送我們去,」他笑著說。

台商協會的陳情明顯奏效,中共同意做若干調整。例如外銷增值稅的問題,一九九三年前設立的外資企業,獲准延緩兩年實施。海關總署也對東莞海關開刀,把「假查廠,真索款」的官員撤職查辦。

手腕和實力同樣重要

與大陸官方打交道,手腕和實力同樣重要。「葉宏燈很懂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智偉電子董事長梁梅子說。台商婦聯會的成立,就是葉宏燈的傑作。

「台商協會是去硬碰硬,婦聯會則是軟性訴求,」婦聯會長朱蔚紫解釋。跟大陸官方交涉時,有婦聯會在旁幫襯,對方態度客氣許多,訴求主題也較容易被採納。「有女性在場,男性不好意思說no,」梁梅子說。

婦聯會的娘子軍們,也拉近東莞台協跟官員的距離。「他們對台商婦女有神秘感,什麼活動都喜歡找我們,就連李近維書記也請我們到他家烤肉。六月底廣東湯副省長訪台,也是婦聯會幹部全程作陪,」朱蔚紫說。

婦聯會最輝煌的戰果,就是在台商協會爭取辦學時,踢進臨門一腳。由於大陸尚無任何台商子弟學校,葉宏燈與東莞交涉時多處環節被卡住。最後婦聯會幹部用眼淚攻勢,疑難雜症迎刃而解,東莞市府還答應免費捐贈校地。

子女教育問題是台商家庭被迫拆散的主因。大陸教育無法跟台灣銜接,台商的學齡子女必須留在台灣念書,做妻子的就面臨兩難的選擇。「到底要在台灣照顧別人老公(指兒子),還是去大陸照顧自己老公?要是照顧別人老公,自己老公就會被別人照顧(指外遇),」梁梅子說。

也因此,根據中華民國管理學會調查,台商最頭痛的課題就是優秀幹部不肯派駐大陸,原因是「妻子強烈反對」。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成立後,必將掀起眷屬的移居潮。其影響不只是家庭面的,也是事業面的。「台商在這裡失敗的,多半是敗在大陸女人身上,沒把心思擺在公司,」婦聯會理事陳悅子說。有些男性台商自我解嘲說,看來丁關根(大陸中央宣傳部長)要進駐東莞了,因為老婆會「盯(丁)著他們,關(關)照他們,跟(根)監他們」,此後每天都是「掃黃日」了。

或許這是葉宏燈的「陽謀」吧。對男性台商的酒色文化,他多年來煞費苦心導正。例如台商協會的活動,一律改喝紅酒,不准喝白酒(烈酒)。他還帶動打高爾夫球的風氣,讓台商的休閒娛樂不再只是到KTV找女人。今年初,參加第一屆台商盃高球賽的東莞代表隊,從李登輝總統手中接下總冠軍獎座,葉宏燈百感交集。

東莞台協締造的「台商第一」,其實何止高爾夫球呢?

(臧聲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