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冬日,南臺灣仍然洋溢在暖暖的氛圍裡。漫步在連續3年入選「泰晤士報高等教育評鑑」亞洲最佳大學的義守大學校園裡,總能見到許多外籍學生身影穿梭在各學院建築和課堂間,展現了義守大學自2009年成立國際學院,推動全英語教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境外學生就讀的成果。
「近2000名的境外生不單來自對岸,或華語世界,遍及近50個國家,和570多個姐妹校對接,孩子們在學期間不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交流,還可以透過雙聯學位的機制,取得外國名校學士、碩士的學位」,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指出,未來的教育必須是「跨域創新」才符合時代的需求。
「對義守大學而言,跨域具有雙重意義:一個是培養跨國家疆界領域的國際人才,一個是跨學科領域,尤其是義守大學設有全臺唯一的「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培育全球醫療人才,今年更獲得教育部認可,將於108學年度設立「醫學系」招收30位公費生,因此以醫學院為核心的跨域發展平台,也將成為義守大學日後重要的發展指標。
陳校長指出,義大以工學院起家,發展出電資、國際、觀餐、管理與傳播設計等9大學院,隨著醫學院各系所和新醫學系的成立,已成為全方位的綜合大學,而2013年起開辨的「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已有兩屆畢業生,為邦交國培養出60名醫療人才,新學年度「醫學系」的招生,更將帶領義大進入新的跨域發展階段。
「義大是國內第四所跨入醫學院的綜合型大學,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不同科系、領域的激蕩、整合,我們要推動的不只是在教學上跨域,而是讓不同領域的老師透過一個創新的教學計劃互相激盪,進一步迸發出研發的能量。」
正因為醫學是高度管制項目,進入的門檻相對比較高,而義大正可以藉由這個智慧醫療的趨勢平台,把其他學院的師生一起拉進來,以醫學院為核心開設創新學程、通識教育,讓健康醫療成為義大各學院間的共同語言。
「我們要培養30年後、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就算醫師、律師這樣高度專業的人才,仍然不免受到AI人工智慧的挑戰,唯有具備同理心的人才能屹立不搖,因此義大除將以智慧醫療為發展核心,也會更著重國際視野與人文思維啟發,這是每一位學生不可或缺的素養;所以在課程與生活上,義大勇於突破框架,積極促進來自各國、各學院合作與激盪機會,鼓勵師生善用國際化校園,浸淫多元文化洗禮,「義」起成長,培育出一流的國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