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力大哭吧!你才能在未來笑得更燦爛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1-09

瀏覽數 20,50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負面情緒升起時,你必須確保不去壓抑。失去孩子、走過撕心裂肺的離婚、至親好友離世,你就是得臣服於動作、聲音、眼淚具有的療效一一那是身體療癒深沉悲痛的方式。治療傷痛,邁向歡愉別無他法,只有徹底感受其痛,步步穿梭其間。最終你得哭喊一一流淚一一臣服於至高力量。若不如此,這些能量將卡在體內,形成各種疾病。

而且這不僅限於當前情緒,過去曾傷害你的事情也得處理。相信我,這些痛苦並不會因為正向思考、自我肯定、願景板(vision boards)而化解。這樣想像你的身體:一面你打算重新裝潢、貼滿舊壁紙的牆,如果直接把新壁紙貼上去,結果一定不佳,你得先把舊的撕除,整好牆面,才適合貼上全新壁紙。我們從孩提時代及前世帶來的傷痛失落,也需比照辦理。

孩提時、或由家族基因傳下,沒被處理的悲痛創傷,會在底層繼續運作一一導致你邁向健康歡愉人生的相反面。若沒有真正找出傷痛根源,切實去感受、釋放那些傷痛,什麼正向思考或改變信念都只是徒勞無功。但是,打造一座悲傷殿堂,期待大家前來瞻仰,也極不健康。比方說,你不能把逝去孩子的臥房弄成紀念堂,那只會把痛苦神聖化,讓自己變成吸血鬼。

所以,表達情緒一一聽來夠簡單的了,不是嗎?

也對,也不對。對,那是我們天生一部分;不對,我們大多內建一種壓抑情緒的需求。說到這題目,再次強調,就是要在情緒升起時認出來,給予鼓勵。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九○年代初,參加安.威爾森.西芙(Anne Wilson Schaef)的「活在其中」(Living in Process)工作坊。形式很簡單,我們只要「跟自己坐在一起」,誰有話要說就說,說出來的東西往往會引起共鳴。產生共鳴或情緒的人,就躺到遍布室內的某張床墊專注感受,完全而澈底地感受一一必要時發出聲音,做出自己感覺療癒的動作;同時間會有一人坐在身旁,卻不會伸手碰觸,只在需要時,遞出一張紙巾。

這時的氛圍宛如我工作的醫院產房,我們就像產婦,協助人們生出有意識的自我,把痛苦留諸身後。然後輪到我了。七天下來,我看著躺在墊子上哭泣的眾人,心想這些我都經歷過了,這些可憐的人哪。我是跟同事一起來參加這個工作坊,想處理我們認為在彼此之間的「共同倚賴成癮」一一之後我不再用這麼個模糊名詞形容自己,但那正是當時我們面臨的情況,而我們了解西芙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們想借助她的正式介入。我簡直迫不及待。

介入時刻來臨,西芙與我們四人圍坐中央,其他五十名夥伴環繞我們而坐。第一階段是表達出你的愛與在乎,於是我告訴同事,當她在我第二胎臨盆時來到醫院幫我停車,讓我跟我先生能一起進入醫院,那對我的意義何等重大。眼淚霎時從我的眼中落下。有女同事為我做這樣的事,稀罕到我不知如何承受,這個回憶讓我激動莫名。西芙開口了:「你要不要躺下來,看接下來會怎樣?」我馬上收住淚水,恢復自持。我們是來進行介入,我怎能讓自己情緒擾亂這場聚會的目的?絕對不行。我硬是逼回眼淚一一這我太擅長了,從小練到大的。西芙又說了:「你累壞了。」此話一出,我立刻淚水潰堤。我躺到墊上,哭了至少一個小時。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一種遠古的聲音從我體內發出,有如耶路撒冷哭牆那些婦女。目擊一切的自我一一我們內在那個從時空之外靜觀一切的自我一一也迷惘了。誰知道我能發出這種聲音?介入過程裡,我發現全身投入自己、無以停歇地在所有時刻哭泣,且進入更遙遠的過去,為我母親哭泣,也為她母親哭泣一一我的外婆茹絲,四歲喪母從此孤苦零丁。一扇自我意識的門於某處開啟,我走進去一一深入一處名為「所有女性之苦」的所在。我為所有的女性哭泣,那在分娩時死了孩子的、失去母親的,從來無法停歇的。這所在沒有盡頭,我的哭泣也沒有終點,很快這整個房間的所有人一一男女皆然一一都躺在地上哭了。終於停止的那一刻,我頓悟我此生是為了將這份苦一一女性之苦一一轉化為喜樂。我打從心底明白。並且知道我得從自身做起。

在那之後有多次我感到情緒洶湧,便起身進入臥房,關門躺下,聽任感受撲面而來。有時是憤怒,有時悲痛,有時是深沉的哀傷。重點在此:當你允許自己澈底出入情緒─伴隨著動作、聲音、眼淚─身體自會把創傷清出你的DNA。不用做更多。我們天生就會。每個嬰孩做的順理成章。有時你就是得哭掉一切。

頭一次允許自己這麼做時,你可能會擔憂,如果真讓自己走進痛苦深淵,也許就走不出來了。相信我一一一定出得來。不過也因為這個緣故,如果能找個信得過的朋友在旁見證,會很有幫助。但請留意:見證人絕對不能給你擁抱,或嘗試「以言語帶你度過」,那會阻止你的進程。看人受苦,我們總想伸手相擁,往往是因為那觸動了我們自身的苦;出手相擁,是下意識不讓自己完整體驗那種痛。千萬別如此。

很多時候,某種深沉情緒升起,時機卻不適合整個投入,這時你不妨告訴自己:「放心,我會回頭找你。」然後盡快安排時間照料這個情緒,它會等在那兒的。

當我們讓自己感受最深的痛,也同時打開接觸自己最大愉悅之鎖。做完一次情緒宣洩,你會經常發現自己笑得歇斯底里,你的情緒瓶塞已經到頂了。

允許自己充分體驗長久來卡住的情緒,也讓你體重減輕,看來年輕許多。那的確能讓時間倒退,因為你已卸除過去的包袱。

就像伍迪.艾倫在他那部《曼哈頓》(Manhattan)裡說的:「我沒法表達怒氣。那是我的問題之一。於是我長了個瘤。」我盼望,藉著這本書,你無須藉著長瘤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激動,哀傷與憤怒。

用力大哭吧!你才能在未來笑得更燦爛_img_1本文節錄自:《遠離能量吸血鬼:人際病態關係的原型》一書,克莉絲汀‧諾瑟普著,橡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