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書就該做筆記?才怪,先看你讀的是哪種書

商業書籍、人文教養書的閱讀方式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2-28

瀏覽數 29,6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前一段已經指出,商業人士為了有高產出的知識成果,必須以商業書籍、人文教養書,兩者互相搭配組合進行閱讀。這裡必須注意的是,上述兩者的閱讀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說到閱讀商業書籍,基本上要避開雜七雜八的簡單類型,盡量鎖定名著閱讀,而且不要做讀書筆記。縮小範圍深入閱讀,就是讀商業書的方法。

另一方面,閱讀文化教養類書籍,基本上是抱持著廣泛閱讀雜書的心態,所以讀的時候要做筆記。讀得廣、讀得淺,就是讀教養書的方式。

為什麼必須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呢?簡單的說,理由就是商業書籍中的必讀名著並不多,所以基本上只要鎖定那些必讀、名著,大概就沒問題了。

在狹小的範圍內反覆閱讀也就不怕忘記,並且內容與商業直接相關,所以自己為了「抽取對商業的啟發」,特地去做筆記的必要性很低。

另一方面,文化教養相關的書籍與商業類書籍則完全相反。雖然選擇被稱為必讀、名著的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是由於種類眾多且分歧,我們不可能全部讀完。

此外,由於內容未必會有商業方面的啟發,因此事後對工作會產生什麼樣的幫助,在閱讀的時候並不清楚。因此必須要製作事後可以回顧、參考的讀書筆記。

世上有各式各樣關於讀書理論、技術的研究,其中有很多主張是相反的,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便是因為他們沒有整理出讀書的目的跟書的種類。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例如,其中意見特別分歧的,就是關於「是否應該做讀書筆記」這一點。有些人主張「既然要閱讀就要做筆記」,另一些人又主張「做筆記很麻煩,這樣會變成討厭閱讀」。

這種沒有結果的討論,某種意義上算是滑稽可笑的意見,已經持續摩擦了數十年。是否應該做讀書筆記,這個問題從結論來說答案就是:「要視你閱讀的書籍種類跟目的而定」。

如前文所述,為了提高商業領域的知識生產力而閱讀文化教養類書籍,若是不做筆記,從書籍裡能得到的知識成果就會大大減少。因為從教養類書籍得到的知識,並不能立即與商業行為產生關聯。

也就是從你獲得知識開始,到它實際產出具實用性的價值為止,中間有很大的時間落差。有時間落差這一點,最關鍵的就是容易遺忘。因此閱讀文化教養書要做讀書筆記,是為了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回顧參考。

然而,若以同樣的目的去閱讀商業書籍,條件又不同了。商業類書籍以定義來說,就是對商業有幫助的啟發或觀察的書,從中得到的知識,很可能「現在、此處」就可以直接運用,因此不太會擔心忘記,製作讀書筆記的必要性自然下降許多。

又或者,原本就是為了單純想打發時間而閱讀推理小說,還特地做讀書筆記就太荒唐了。這種時候盡情享受就可以了。

關於讀書的技術或方法,各方人士掀起了各種論戰,但是這些討論往往沒有結果,因為他們都是從不同的讀書目的去討論哪種方法才正確。讀書的方法,應該要隨著你現在讀這本書的目的而改變。

讀書就該做筆記?才怪,先看你讀的是哪種書_img_1本文節錄自:《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一書,山口周著,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