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玩大車,小孩子玩小車;滿街開著大車跑的大人,對車子的構造,可能懂得還沒孩子多呢。
「四輪驅動車」或「軌道車」,指的是比真實尺寸縮小三十二倍的組裝模型車,車殼、底盤、前後輪、傳動軸它都有,也有四輪驅動系統及動力系統,只是它消耗的是電池而非汽油。
今年念國一、玩四驅車已有一年的洪鼎鈞表示,它最大的樂趣是可以從組裝過程中激發創意,經由不斷改裝來改善車子的速度、穩定度等。「看到自己組裝的車子在軌道上跑得飛快,就很有成就感,」另一位小朋友說。
由於組裝車子的過程可以學習不少知識,許多家長也贊成小朋友玩四驅車。洪鼎鈞的父親洪瑞章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組裝四驅車必須考慮的動力來源、動力傳送、安全性等問題,都和實際汽車遇到的問題一樣。即使組裝失敗也是一種學習。洪瑞章指出,小朋友透過挫折後繼續研究如何改裝車子的過程,自然學到機械工程的概念。他也認為這是一項可以親子共同參與的玩具,家長由協助過程中分享了孩子的樂趣及生活經驗。
卡通播映掀起熱潮
去年十一月起,四驅車就席捲全台灣。從事玩具批發的星虹公司老闆林克豐表示,早在民國七十九年時,隨著卡通「爆走兄弟」第一輯的播映,四驅車即流行過一陣,去年十一月第二輯播映,帶起這一波流行。
目前四驅車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是田宮(TAMIYA)模型,代理商固來公司業務經理邱英傑指出,台灣的玩具有跟著卡通流行的趨勢,公司得知卡通即將播映,從十月時就籌劃相關活動。卡通的播映,加上業者刻意炒作 ,在感染力極快速的中、小學生圈子裡,四驅車幾乎成了必備的玩具。據估計,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小學男生都玩過四驅車。邱英傑表示,玩四驅車的年齡層約從六、七歲至十六、七歲都有,辦活動時也曾發現三、四歲的孩子由父母組裝車子來參賽。
從遊戲中學習,也不免要繳交學費。一般而言,買一台含車體、普通馬達的日本原裝四驅車至少約需一百八十元至兩百五十元。如果要添購好一點的馬達約需七、八百元,再加上改裝的零件,一台還算不錯的車子就得花一、兩千元。若是參加比賽的小玩家,就可能花上五、六千元;有些喜歡變化或組合多一點的小朋友,更會添購兩部以上的車子。
林克豐指出,這一波流行比七十九年時更厲害。今年業務最繁忙時,一天可以賣出一萬五千台,相當於一個二十呎貨櫃的容量。雖然這一波風潮從暑假開始已經逐漸冷卻,目前業績只有熱銷時的兩成。但林克豐表示,台灣玩具流行周期平均不到三個月,去年的寵物蛋更只有兩個月,而四驅車熱持續九個月,表現算很不錯。他也指出,四驅車零組件相關的產業繁多,從紙板、印刷、塑膠、五金小零件等,今年的熱賣為許多小型加工廠帶來一筆可觀的生意。
雖然已經退燒,但四驅車的價格、市場與寵物蛋相比都較穩定。林克豐指出,寵物蛋進價曾飆到一個七百元,現在則跌至二十元。邱英傑則預測,第三輯「爆走兄弟」播映時,應該會再掀起一波四驅車熱潮。
(蘇岱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