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 It Forward
所謂pay it forward,就是說當我看到我能幫助的人,我要不求回報幫助他;當有人幫助我,我要用這種心態幫助更多人。
僅僅A幫了我、我幫了A,B沒有幫我、我不幫他,這還是太簡單的反應。pay it forward是,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抱著這種心態,看到我能幫助的人,我就會去幫助他,這樣的話,就會展開病毒式傳播,讓社會變得更好。
尤其是在創業領域,那些有經驗的創業者才是能幫助更多人的人,而你們正在成為有經驗的創業者。我希望你們以後繼續求教於這些真的有實戰經驗的人,那你們也在成為未來有經驗的創業者,所以要用pay it forward的心態。有一部電影就叫《pay it forward》(讓愛傳出去),是我特別喜歡的。
終生信任的人脈關係
第二個建議就是,建立你們彼此之間的友情,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創業其實非常孤單,因為碰到問題和挑戰,不能都跟你的投資人說,也不能完全跟員工分享。比如說銀行錢不夠發不出工資了,可不能馬上告訴他們。但其實創業的過程中,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宣洩的,是需要跟人交流的,當你們之間彼此能建立這樣好的友情,就可以彼此傾訴、分享,然後有類似的體驗可以彼此來學習。
另外我想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有些可能對於把產品做大、做流量、做用戶很有經驗,有些可能對變現有特別的經驗,有些可能懂娛樂圈跟網紅,還有一些可能懂電商,這樣的社交網絡是特別有價值的。
我愈來愈發現我們投資的很多公司,其實有時候來找我們,不見得是在他的領域我們比他懂得更多。我們真正比創業者多的,不見得是專業的知識、戰略、產品或技術,而是我們做了這麼多投資,有很多人脈,那我們會盡力幫你們。
但你們彼此之間的人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以後可以終生使用。無論是彼此分享、合作、傾訴,或者是產業上下游之間對新的點子的碰撞,相信你們之間友情可以持續終生。
碰上資本寒冬怎麼辦?
現在我們看到了所謂的資本寒冬,但是在這個資本寒冬中我想給你們幾個建議。
外部所傳,資本寒冬到了?VC都度假去了?這是不真實的。我們都還是在努力工作,每天都還在看著好的專案。而且在今天碰到的各種資本挑戰之中,最近還看到某個中國VC,對一個首次融資、什麼都沒有的3人專案,開出2000萬美元投資額、8000萬美元估值。
只要你選的領域是重要的,創業者是明星級別,其實沒有資本寒冬。頂尖創業者在頂尖領域裡,融資方面一定可以做到。所以如果你今天面臨挑戰,那可能就是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怎麼樣去找到你的風口,怎麼樣找到你的機會,怎麼樣打造你的團隊。這次或下次應該沒有任何擔憂,因為你已經能進入百中選一的頂尖創業者群體,那麼我相信你未來的道路一定非常明朗。
第二,如果真的碰到資本挑戰,好好問自己:我還有多少錢,我需要花多少錢,怎麼樣能開源節流,怎麼樣能打平。我們投了一些公司,都在瘋狂擴張中,資金鏈碰到挑戰。過去一年我們幫了若干這樣的項目,去review整個公司的資本結構和發展方向。有些本來看起來非常明朗的業務,但因為資本有了挑戰,可能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只專注做那幾個現金流比較好的業務。還有團隊是不是需要削減,把事情做好讓自己現金流變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尋求更多的投資和機會。我們非常開心看到有幾個項目現在活得很好,開始走出困境。
我覺得,所謂資本寒冬是個季節,任何東西如果都是永遠瘋狂成長,它一定不持久。無論股票市場、二級市場或美股,其實都是有春夏秋冬。有成長期,有衰退期,然後有consolidation,建立了好的基礎才會再往上走。既然今天處於冬天的狀態,那冬天之中,很確定的是春天也不會遠。如果我們今天感覺有一些挑戰,那未來一定會更好。
我們看到,美國也有公司現在有很多問題,全球確實是有不少挑戰,甚至美國獨角獸也在被挑戰中。但我覺得做互聯網相關行業,有一點可以很確定:未來用互聯網的人會更多還是會更少?未來好的軟體會產生更大的價值還是更少?未來人工智慧會幫助我們產生更多商業價值還是更少?未來好的娛樂內容會更多的人觀看還是會更少?
共識就是,整個行業一定非常看好。也許暫時有一些春夏秋冬跌宕起伏,但是大方向一定是非常看好的。(本文由創新工場崔傳剛編寫,張德齡整理)
■李開復
曾任谷歌、微軟、蘋果等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2013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目前為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