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8個大白鯊,別再鑽牛角尖

故障的大白鯊,是問題嗎?

大衛.尼凡
user

大衛.尼凡

2015-11-30

瀏覽數 4,700+

8個大白鯊,別再鑽牛角尖
 

拍一部鯊魚電影,機器鯊魚壞了怎麼辦?換一條更好的?可是已經砸了幾百萬了;請專家來修?殺青日火燒屁股;硬著頭皮拍下去?你難道想拍部爛片榮獲「金酸莓獎」......如果你只鑽研「鯊魚壞了」這個問題本身,不只限制自己,更再也看不見其他方案了。

好險,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沒那麼做。相反地,他拍出一部「沒有鯊魚」的驚悚片,若隱若現的鯊魚,觀眾光想像就嚇死自己。找方法──看似單純,卻也像是我們面對生命課題時的一種逃避手段。我們花太多時間在面對、對抗問題本身,卻忘了把問題放一邊,就可以突破盲點。問題不是阻礙,它是你的資產!沒有白鯊又如何?反而成為上天送你的禮物呢!

1 卡住了?看一部無趣的電影

法蘭索‧雅各畢生從事基因研究,後來獲頒諾貝爾獎。他的學說洞見不是窩在實驗室裡想出來的,而是在看電影時──精確的說,是看一部「爛片」時。當思路卡住,不妨找件事情釋放你的腦子,讓心緒抽離於問題之外。

2 創意燒光了?暫時不做自己

用同樣觀點再三檢視問題實在是很沒有建設性。心理學研究,要求成年受測者想像自己7 歲,再去從事富挑戰性的事務,受測者創意竟大幅提升。一件事從不同方向審視才有新觀點,不妨用別人眼光來看問題。

3 克服例行公事?做一件你從未做的事

尼爾‧楊發行首支冠軍曲後做了什麼?他跑到全新音樂領域玩。「這首歌把我扔在半路,走著走著就鑽牛角尖,我乾脆改走壕溝。路面粗糙些,碰見更多有趣的人。」不自限既往成就,思考會更自由。去做完全不熟悉的事吧!

4 克服慣性?不照程序走

把某些例行公事的順序打亂,很小的事情也可以。例如,做三明治你習慣先塗花生醬再抹果醬,今天就把它倒過來。研究人員讓受測者改變執行日常瑣事順序,再接受認知彈性測驗,結果分數大幅躍升18%。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5 克服恐懼?吃一塊糖

相對於恐懼,其實我們在感受小喜樂時思緒更清晰。這狀態有多容易達到呢?就是吃糖般的容易,愛麗絲‧埃忍和同事對一群醫生做了個實驗。半數的醫生拿到一小包糖,裡面裝的是迷你巧克力棒,另一半醫生則沒有。接著將同一份病歷發給全體醫生,要求他們做出判斷,結果吃糖的那一組極快診斷出正確的病名,在創意測驗中的表現也比較好。再渺小的喜悅感也能立即激發出更好的創意。

6 停止照鏡子!問問怪咖的看法

當我們向他人徵詢意見時,總是聽信和自己相像的人。社會學家馬汀‧若福發現,具創新思想的商務領袖,大多擁有三教九流的朋友群;至於比較安分守己、成就一般的商界人士,則傾向花時間與自己氣味相投的朋友交流。你提問題是為了求見解,不是為了聽回聲,所以你不妨跟每件事看法都與你不同的人談談。

7 白努力?做自己的假想敵

你現在是獨立工作,想徵求不同看法。這時你不妨做一個對立的敵手,來跟自己唱反調,如此有助於多元思考。你可以把早上的好點子拿來對比下午的好點子,或是比較自己在出外午餐時和在辦公室裡的思緒。只要背景因素改變,諸如時間、地點等等,你的思考程序就會不同,也就能為自己提供新奇迥異的觀點了。

8 完美主義發作?帶著歡欣搞失敗

我們總是求好心切,有時便不計一切後果地想要斬除失敗因子,卻忘了失敗中也會有值得珍藏的大發現。皮克斯動畫的創辦人之一艾德‧卡特摩就把公司的創業歷程形容為「從很爛走向不爛」──假設剛起步時很糟,索性錯中學,創造力反而不再受限;一旦能無懼於失敗,前方必有更多自由與可能性,在這之後的路也會走得更順利,遠比全程都不犯錯還要來得更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