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不是哈韓族, 也一定聽過〈江南Style〉這首「神曲」。
搞怪的騎馬舞、洗腦的節奏與歌詞,南韓歌手Psy大叔帶起「江南Style」風潮,快速地從亞洲往全球蔓延,連平時嚴肅的Google 執行董事長施密特、英國首相卡麥隆都忍不住模仿,在公開場合不計形象的跳起騎馬舞。
這首歌到底有多紅?它甚至讓YouTube 在去年底公開宣布升級系統,全因〈江南Style〉的MV觀看次數已經超越計數器的極限,累積觀看次數
超過21 億,YouTube 從沒想過有一支影片的觀看量會超過32 位元的最大數字。
不僅政商大人物為之瘋狂,世界各地的素人更著迷於翻拍重製,如同病毒般的迅速席捲全球,跨越語言、種族、國家的隔閡,翻拍影片多達百萬支,光是一首4 分鐘的〈江南Style〉歌曲,周邊產品延伸出的商機高達上億元,這就是韓流的驚人威力。
經濟典範轉移:後IT時代的CT神話
席捲全球的韓流,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CT,成為後IT時代的新經濟動力。
什麼是CT?CT就是文化科技( Cultural Technology),結合文化內容與新科技,像是數位內容產製,以數位方式製作動畫、電影、遊戲的過程,但在南韓演藝產業裡的創新實踐,更遠勝於此,將「文化」本身視為「科技」,也就是把打造娛樂商品經驗集結而成know-how。
南韓政府集結流行產業3大版圖韓劇、韓綜、韓樂實踐CT應用,包括演藝經紀公司培育Super Junior、少女時代的系統化過程、韓劇策略性的產銷一體、韓綜的海外錄影,這些「塑造明星的技術」、「文化產品的包裝」讓韓國CT能夠打進不同地區、不同國情的觀眾群,打造韓流在全球脈絡下的文化品牌,創造後IT時代的新韓流神話。
CT的出現,主要是南韓IT龍頭企業三星,面臨小米低價、蘋果高端手機兩面夾殺,也代表了南韓IT神話正逐漸崩解。
就在此時,南韓總統朴槿惠進行了一場世代交替的典範轉移,由政府主導,將經濟重心從大型IT轉移至 (文化科技Cultural Technology),傾力輸出演藝產業創造新韓流奇蹟,將CT訂為「6大未來產業」之一,計畫在5年投資13兆韓元(約合新台幣3700億元)全力發展「韓流」。
找到市場缺口:會紅的人才能出道
你知道嗎?韓國演藝圈最常見的是5人團體組合,「少女時代」的9位團員,「Super Junior」多達13人,這些組合都是「算」出來的,經紀公司敢砸重金栽培,是因為有數據背書,這就不得不提CT背後「算」出來的鑽石策略。
韓國演藝公司對於藝人的產銷方式奉行「市場導向」原則,先做市場調查,了解市場缺口,目前缺少哪一類型、哪個年齡層的偶像團體,再依此海選符合特質的練習生,經過3-8年的培育期,還不一定能順利出道,必須考慮市場的動態需求決定出道時間。
在收益結構多元化,以及吸引到最多粉絲數的前提下,韓國經紀公司擅長操作「團體戰」的市場策略,與現今考量成本,演藝產業多為單人出道的形式完全背道而馳。
韓國經紀公司V-Entertainment音樂事業部負責人朴允善,她觀察韓國3大經紀公司的培育系統,要打造一個偶像團體,大約要花費近40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一年至少花費50萬元新台幣教導一個練習生各項才藝,包括舞蹈、戲劇、唱歌、口條、媒體應對等課程,但練習生真正出道的比率,可能還不到1/10。
SM 經紀公司代表金英敏表示:「製作明星就像製造鑽石,公司要先找到一顆好鑽石,經過最好的包裝過程,推到最好的市場,這就是我們的商業模式。」
演藝經紀公司先發掘市場需要的明星,投入資源栽培,從練習生海選、企畫歌曲、行銷出道、海外輸出都是系統化的長期策略,這些「塑造明星的技術」、「娛樂文化產品的包裝」就是CT 策略的實踐。
創新內容產製:
韓綜沒有腳本, 跨國無距離
韓流不僅是電視劇、流行音樂,還延燒到綜藝節目。4 個平均76 歲的爺爺當起背包客,選擇到台灣進行5天4 夜的旅行,在師大路迷路時的茫然失措、在永康街吃到好吃芒果冰時的滿足模樣,這是韓綜《花漾爺爺》來台拍攝的內容,真實呈現旅程中發生的逗趣與衝突,綜藝節目竟然可以像是一部精緻的小型紀錄片。
《花漾爺爺》創下背包旅行節目最老出演者歷史紀錄,還成功輸出版權至亞洲各地,甚至進入美國。韓綜的真正魅力在於「精製內容」,韓綜類型相當豐富,橫跨益智遊戲、下鄉行腳、才藝競賽到真人生活觀察類型,每週高達30 種以上節目在播放。
韓綜抓準了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觀。「我製作的綜藝節目傳達的都是普世的價值,」《花漾爺爺》主製作人羅暎錫分析,不論是對年長者的尊敬、朋友間的情誼,或是在忙碌工作中想要偷閒度假的渴望,都是海外觀眾都理解的節目內容。
韓綜精製內容來自於龐大的企畫團隊,《花漾爺爺》的節目企畫包括7 個製作人跟6 個作家,共同負責節目內容策畫,每天開會討論負責節目的拍攝企畫。一集60分鐘的播放量,通常會花1 週時間進行後製編輯,影片剪輯、字幕撰寫與音樂配置都是由團隊製作人親自負責,
絕不外包。
台灣觀眾最熟悉綜藝節目《Running Man》,每集有10名編劇負責構思,一集製播成本300 萬新台幣,砸重金的高製作成本風氣,讓韓綜興起海外拍攝形式,《Running Man》為拍節目中一段懲罰就可專程跨海來台拍攝一天。
政府主導產銷一體:
「 免費」是文化輸出的殺手鐧
韓流得以風靡全球,除了內容產製的優質內容,更重要的是,南韓政府採用「免費」的文化輸出策略。
面對強勢的對手日劇,韓劇版權費用只要日劇的30%,並且不限制買方的重播次數,讓各地電視台在成本的考量下,大量引進韓劇且不斷重播。
1998 年起,南韓政府開始資助電視劇拍攝費用,打產銷合一輸出策略,像是韓劇《藍色生死戀》甚至將版權免費提供給埃及電視台,並由政府承攬字幕的翻譯費用。
免費版權加上免費字幕,各國面對這份精心打造的「文化禮品」,完全沒有拒收的道理,成為韓劇普及亞洲、擴散全球的有效策略。
去年,海外輸出策略又有了新突破,南韓電視台採用「化敵為友」的態度,主動跟中國非法傳播的網路影音平台合作,販售網路播映權,以往電視台避之唯恐不及的線上串流平台,南韓電視台卻大膽的主動合作。
看準中國龐大收視人口產值,《來自星星的你》開出每集4 萬美元的價格,授權中國影音平台愛奇藝、PPS 與南韓同步開播,這也是中國視頻網站首次直播海外電視劇,累積超過13 億的觀看次數。
這個嶄新的大膽嘗試,創造了驚人的效益,讓《來自星星的你》成為2014 年最紅的韓劇,在4 個月內創造出新台幣900 億元的經濟效益,超出成本的400 倍產值,全是因為打通了中國市場最普及的網路平台通路。
此後,更開啟了網路播映版權的戰場,目前還上映中的韓劇《Pinocchio》,以每集28 萬美元的版權價銷售給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創下了韓劇向中國出售的最高紀錄。
韓國政府大膽又前瞻的長線操作,「翻譯費我出,就是要輸出」、「不怕非法網路平台,主動合作」,都是讓韓國演藝產業得以匯聚成為強勢韓流的原因。
韓劇、韓綜、韓樂互相效力,打造出韓流在全球脈絡下的強勢品牌,繼IT 時代後,CT 帶領韓國創造第2 成長曲線,成為無可取代的全球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