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己該不該去大陸,看看以下比較:
台灣一般餐廳員工時薪約新台幣100元,一個資深業務經理月薪新台幣5-6萬元,麥當勞套餐約120元,台北市郊房價約一坪40-50萬元。
上海餐廳員工時薪新台幣50元,資深業務經理月薪近新台幣10萬元,麥當勞套餐約150元,上海市郊房價約一坪40-50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你到大陸只做低產值的工作,1小時只能買1/3個麥當勞套餐,不吃不喝一輩子也無法在上海買房;但如果能做高產值的工作,能領比台灣多1倍的薪水,卻能享受跟台灣差不多的物價,能比台灣快1倍買到房子。
命運與機會,如果你是一個能創造高產值的人,西進大陸是一個機會。但當你決定要前進大陸時,到底有哪3要? 哪3不要?
以下是在大陸工作4年多,現在服務於上海某跨國整形醫院諮詢市場總監陳瑞昇,說出30萬台幹的心聲:
老闆看中你的潛力也好,欣賞你的專業也好,如果你想到大陸工作,心中的第一個OS就是:「薪水有沒有1.5倍?」、「1年幾張機票?」、「返台假有幾天?」、「公司有沒有提供住宿?」,你會這麼想是正常的,因為我剛來的時候也是這麼想。
1 要:要先進台資企業
不是說台資企業有多好,事實上台資在大陸工作者眼中,包含台灣人自己,都是排在倒數第一、二位的,比不上日本、韓國,更不用談歐美外資企業了,但對剛剛西進的台灣人唯一好處就是,很多台幹福利你不用談就有。
台資企業裡面一定有其他台灣員工,你的福利一定比照那些台幹,可能你不能像其他老鳥一年補助6張機票,但3-4張是一定有的,所以你提出的事一定已經有一套管理辦法了。如果不幸像Mock 一樣是先鋒部隊,一個人孤軍作戰,那更好,老闆敢放你一個人過來,一定是對你讚譽有加,條件你隨便開吧!
但如果你到了陸商或是外商,最好保佑公司裡面也有台灣人,不然就算老闆再挺你,你提出的條件對人事部就是一個麻煩,返台假怎麼算?機票怎麼補貼?都要重新制定辦法。但如果你天賦異稟,薪水1個月開個新台幣3、50萬元,那就無所謂了。
2 要:要看當地的新聞
Mock剛剛到上海的第一年,每天打開電腦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翻牆,透過代理伺服器看台灣的新聞,看看誰又走光、誰又搬進帝寶,才有台灣人的fu啊!當時覺得大陸新聞就是作假,就是報喜不報憂,就是新聞聯播念稿子,連大陸人自己都不看的東西,我怎麼可能去看!
來了4年多的我,翻牆軟體太久沒更新,早已經連不上去了,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大陸新聞網站,看看今天又發生了什麼光怪陸離的事,反正台灣新聞不用看也知道,就是誰又告誰譭謗、狗仔又拍到誰跟誰吃消夜,然後24小時重播再重播,連廣告時間都要在一旁跑馬燈滾動播放。
等等,大陸新聞不是作假嗎?不是報喜不報憂嗎?那是新聞聯播,但是其他的新聞網站,包含網易、鳳凰等,裡面寫的事才是大陸老百姓真正的日常生活。大陸那麼大,真的是什麼鳥都有,更別提網友的毒舌批評,我常常是先看評論再看新聞內容的。
看大陸新聞不是只能拿來消遣的,更重要的是你才知道他們在關心什麼,對一件事有怎樣的想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走在路上你看到一個禿頭,你說跟蘇貞昌一樣,但是他們並不認識誰是衝衝衝啊,一下子氣氛就冷掉了!我就會說像葛優、孟非一樣,一下子大家就都知道我在說誰,笑點才會同步嘛!
3要:要有創業的打算
因為老闆不會罩你一輩子。
我在台灣是公司第一名業務大將,老闆派我到上海開疆闢土,但6個月過去老闆不玩了,他可以很瀟灑的說走就走,但我因為外派到中國,把過去台灣建立起來的所有資源都切斷了,我怎麼回去?
一個人在人民廣場吃肯德基,沒有脆皮炸雞只有薄皮嫩雞,又沒了工作,心中之悲痛高漲到一個極點,但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習慣薄皮嫩雞,就像我一定要在上海活下來一樣。有沒有那種在荒野之中也能活下來的決心,是你該不該來中國的關鍵。
因為風險一定有,派來兩天公司倒了、老闆不玩了,你怎麼辦?被大陸人耍了、錢被騙了、人被綁架了,你怎麼辦?你可以換工作,但你能換到幾歲?當一個忠心能幹的員工沒有不好,但面對這個毒蛇猛獸的中國市場,不想被吸乾扔掉,就要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1 不要:不要處處拿台灣來比
「台灣都怎麼樣怎麼樣,這裡怎麼這樣!」,這句話應該可以列入台幹剛來大陸最常說的話前3名,我理解,我去日本玩的時候也是,但現在我們來中國不是來觀光,就我的觀察,前進大陸的台灣人普遍熬不過兩年的關鍵期,在中國最大的困擾,就是不習慣中國人的做事方式跟自己不一樣。
「為什麼車可以紅燈右轉,太危險了!」
因為中國紅燈本來就可以右轉……
「為什麼他們的菜都這麼油!」
因為你吃的是川菜……
「地鐵上有人在吃早餐!」
我還看過吃湯麵的……
「為什麼電梯總是有人先往下再往上!」
往下不先進去,再上來還輪得到你進來嗎?
是的,能撐下來的不二法則就是降低標準,聽到好事不期待,遇到壞事不意外。
2不要:不要隨便換產業
到中國,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朋友小心翼翼地跟我說,現在手上的項目很賺錢,要不要一起做。我總是笑笑的說我不懂,還是做我的老本行好了,朋友一臉不敢相信說,難道你想一輩子打工?
在中國,誘惑比台灣多得多,因為市場資訊不對稱,因為有人能走後門靠關係,很多時候真的不懂別人都怎麼賺錢的,如果對自己的產業沒有足夠信心,被人一拉就走了,開淘寶店也好,加盟開飲料店也好,跑去做直銷也好,我看到的就是一直換工作,慢慢的變成台灣人口中的台流。
你在朋友/客戶/同事心中是一個什麼印象?
文靜?待人客氣?會做菜?說話風趣?
我講的不是這個,而是你有什麼特殊的特點,在他們需要某種特殊協助時會第一個想到你?
來中國,就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過去在台灣的你,是台大是國小畢業都不重要了,這裡沒有人認識你,在台灣混得不好,來大陸可以砍掉重練,來了工作不開心,換間公司沒什麼關係,但是請不要隨便換產業,這是一個看過無數台流起伏的老人家給的忠告。
3不要:不要有回去的打算
最後,我理解人生很長可以做很多事,但也很短,很多事不是想重來就可以重來的。
好不容易慢慢地聽懂他們的方言,好不容易慢慢地摸懂他們的潛規則,好不容易慢慢地學會打點擦邊球,都是一次次被耍用時間慢慢體會出來的道理,目前雖然值不了幾個錢,但我相信這些委屈不會白受。
因為打從接受前老闆的外派後,我就沒打算回台灣了。
因為沒打算回台灣,我把這裡的工作當作自己事業在經營;因為沒打算回台灣了,我把這裡的朋友當作一輩子的夥伴在交往;因為不回去了,就算被公司資遣,也要多拗1個月找到下一份工作。
也因為沒有退路了,老闆發現我比大陸人還大陸人;正因為我比大陸人還大陸人,4年多來受的委屈開始有了回報,我知道大陸人在想什麼,就能讓他們乖乖地把錢掏出來,我的薪水變成在台灣時的5倍。
這是一個押大賠大、押小賠小的賭局,問題是你敢不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