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馬總統,我今年36 歲,平均月入8萬,我買不起房子!」身為國民黨員的黃益中,在報紙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他月入8 萬元,卻買不起一棟位在台北市中山區的中古屋。更令他驚訝是,該中古屋在半年內每坪漲了10 萬元,飆漲的速度讓這位當時32 歲的年輕人吃不消,只好憤筆投書,向馬總統陳情。
2010 年上半年台北市的購屋總價是1150 萬元,不到半年,年底就漲到1500 萬元,漲幅達到3 成。到2013 年的第4 季,台北市的購屋總價更達到2144 萬元,足足較3 年前漲了近1倍,漲幅可稱得上世界奇蹟了。同時期的薪資漲幅,竟是出現倒退。
黃益中從新竹到台北求學,研究所畢業後考取老師資格,目前在大直高中擔任公民老師。3 年前他買不起房,現在他小有積蓄,開進口車、戴勞力士,但還是買不起房,「投資客炒作房價,不合理的飆漲,讓大家都買不起,更遑論年輕人了,」他說。
回憶當時買房的動機,就是想在台北有一處落腳的地方。當時有女朋友的他,也想用有一處自己的窩來向女朋友求婚,以讓女朋友及長輩們放心。沒想到,看了好幾間的房子,最後看上位於中山區的一間中古屋,交通位置及生活機能都不錯,卻開價每坪60萬元,讓他嚇了一大跳,「怎麼這麼貴!」
當時黃益中在高中當老師,努力的兼行政職,也寫教科書,加總起來一個月有8萬元的收入,可能還比一些雙薪家庭的收入高,也做投資的他,也有些積蓄,但看到動輒千萬元起跳的房價,他大嘆買不起。當然,最後婚也沒結,連女朋友也分手了。
3年過去了,黃益中存款雖變多,但他還是買不起房子,因為房價飛漲的速度,實在太快,追都追不到。
黃益中陸續寫文章,有如狗吠火車般的向政府提建言,但房價還是不回頭,像斷了線的風箏,「好似回不來了」他說。半年前,他想:買不起房子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應該是大多數年輕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不如成立協會,團結力量大」黃益中說。
Amy Chen、1991年生、國立大學畢業、薪水:25k、出國進修對她來說,永遠只是夢想
國立大學剛畢業的Amy,最近剛得到出版社工作,每月薪資25K,但月初一發薪水,扣掉每月要付房租6000元,還有學貸4000元要繳,再扣掉基本生活、勞健保12000元,每月只剩3000元。
工時10小時的她,下班回租屋處已過8點,待在4坪房間裡,她只想躺著,什麼事都不想做,因為隔天還有堆積如山的工作等著她⋯⋯。這樣的她有出國進修的夢想,她想去學習設計,但每月口袋裡只剩3張千元大鈔,連機票都出不起,夢想對她來說,好像永遠都是夢想。
當一個大學畢業生,下班後沒時間、沒餘錢學習,再加上學貸20萬、50萬元,每月還4000元也要還5-10年。住在合租公寓隔間,要煩惱人際、噪音、消防問題;如果是2、3000元房間,空間只有2-3坪,條件往往更差。未來如要結婚生子,想買房子,薪水10年不漲也存不到百萬,頭期款都付不起。
人生的關鍵10年低薪0存款,沒有好的居住空間,更別談進修加強能力,換來學習、金錢帳戶兩頭空,往後想翻身都沒本錢。
在全台灣,這樣不到30K的「窮忙族」、「青貧族」,就有123萬人,占15-29歲超過6成。雖不窮困潦倒,但說服自己活在當下的享樂、無法翻身的苦悶、和人比較的相對剝奪感,只能讓青年雙眼迷茫地問:「我的未來在哪裡?」
無殼蝸牛8月將夜宿仁愛路
回到1989年8月26日,在小學擔任老師的李幸長,在忠孝東路發起了一場夜宿活動,以抗議財團炒作,房價飆高。事隔25年,無殼蝸牛的運動並沒能抑制住房價,期間也遇到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911事件,還有造成房價重跌的SARS,但卻也澆不熄房價這把火,仍是旺盛的燒著,愈燒愈烈。
台北市的房價在2009年到2011年間大漲了一倍,漲幅可說世界第一。究其原因不外乎利率低、游資充裕轉往炒作房地產。同時,台商資金回流,未流入投資設廠,反而投資房市。加上買房送子孫可避遺產稅等漏洞,讓房價快速飆高,一般受薪階級根本追不上。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去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來看,在台北市要買得起一間房子,平均要15.01年全家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間房子,也就是房價所得比達到15.01倍。在新北市,平均也要全家不吃不喝12.6年的時間,才能買到一間房。
再告訴你一個數字,根據內政部委託中華民國住宅學會執行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發現,去年12月新購置住宅者的問卷調查顯示,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是2144萬元,平均每坪單價是58萬元。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是1041萬元,平均每坪單價30萬元。
對照一般上班族的薪資,房價的漲幅真的太驚人了。今日的大學畢業生,領2.5萬元的薪資,但台北市的房價已漲到均價2144萬元以上,市中心的蛋黃區域,2-3房的中古屋,也要2000萬元才買得到。
薪水沒漲,但房價卻直線飆高,難怪年輕人大嘆買不起。即使忍痛買了蛋白區(新北市)或蛋殼區(淡海新市鎮或三鶯桃園等地),也要背上數百萬的房貸,開始過著縮衣節食的日子。真的是蝸牛背著重重的殼,20年也不得停歇。
年輕人對房子不只絕望,而是無望
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政府雖陸續推出了「奢侈稅」、「實價登錄」等政策來抑制房價,或試圖冷卻過熱的投機行為。但偏偏又留了很多後門,如預售屋不在奢侈稅的範圍內,或是實價登錄時間過長,且登錄不實罰則太輕等,都讓房市仍充斥著投機的風氣,房價不斷被人為炒作且炒高,真正自住型的購屋者,買了超過市場行情的房價,背上沉重的房貸,成了房奴。
最近江揆喊出2年內將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降至10,同時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也擬調高到3.6%。
但看在黃益中的眼裡,只怕是宣誓意味,實質仍要看做了什麼?有沒有效果?房價真的會下來嗎?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也是年輕人最在意的。
他認為,要房價合理,需建立在透明的交易及完整稅制基礎上,一旦資訊不透明,稅制不健全,加上投機客及少數惡質建商在從中興風作浪,房價要回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德明科大副教授花敬群指出,要15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或買了有6成薪水要付房貸,台灣的房價真的太高了。
黃益中主張,政府應大力推動社會住宅,以低價或免費租給弱勢族群及年輕朋友,以解決「居無定所」的問題。同時,社會住宅不等於貧民窟,一定要用巧思去設計打造出有品味的居住環境,改變負面印象,獲得周圍居民的認同。
崔媽媽基金會法務組組長曹筱筠則說,如果買不起房,想要租房安穩居住,就要解決房東與房客間法規的灰色地帶,政府應提供租金抵稅時,限制房東將稅金轉嫁房客等。針對台北市已推動的「愛心房東」計畫,政府給予房東更大誘因,甚至補貼,才能吸引更多愛心房東,願意以行情價7折出租房子。
黃益中強調,房價雖不可能快速下跌,但政府有責任做好把關的工作,讓投機的機會下降,讓房價回歸正常的供需。而這要靠大家的力量,讓政府知道這是民眾最關心的事。「只要讓房價下跌10%,民調馬上會上升10%,」他說。
為讓政府感受民眾對高房價的怒火,黃益中將仿傚25年前夜宿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活動,將在8月23日在仁愛路帝寶前也舉行夜宿活動,希望大家站出來,一起表達對房價高漲的不滿,「一覺醒來,房價就會下跌,」黃益中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