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4 月,台灣皆會舉辦日商聯合徵才博覽會,吸引上千名穿著套裝、手裡拿著履歷表的求職者,他們眼裡閃爍的光芒,看中的是日商每年發放兩次季獎金的優渥福利,眼光更遠的人還知道,進入日商, 是培養自己成為跨國專業經理人的保證。
要進日商,有兩個日商發展趨勢,你不能不知道。第一是日商轉型國際化,對求職者來說,可說是躍向國際舞台的捷徑;第二, 日商對台投資從製造、科技業轉向服務業, 像是服飾與餐飲業,紛紛大舉來台徵才。
「如何進日商?」成為求職者渴望知道的答案。
來台的日商愈來愈多,目前台灣約有兩千多家日系企業,其中,7 成左右是20 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近3 年,來台投資的日系企業,已從高科技產業轉為消費性產業、食品業及餐飲業,」保聖那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觀察,尤其在日本震災後,台灣的「親日」形象,吸引許多日商來台設廠、找人才,中小企業的對台投資比例迅速攀升。
無論是在台日商企業的招募,或是外商在台徵才後外派到中國大陸,台灣人成為當地主管的比率相當高,過往台灣分公司大多由日籍主管擔任監督職,現在也逐漸由台籍專業經理人取代。
台灣人才的優異表現甚至吸引日本本地企業跨海搶人。日商聯合徵才博覽會今年首次加入了日本本地日商到台徵才的攤位,許書揚表示,由此可以看出日商企業對台灣人才的渴求,一年比一年更明顯。
台灣與日本的職場倫理文化相似,重視承諾、道德感,「交給台灣人,他們很放心,」許書揚分析,這是日系企業愛用台灣人的主因。
過往刻板印象認為,不會日文就等於跟進入日商公司絕緣,但受到全球化的衝擊, 日商轉型向國際發展,現在,只要英文夠好,一樣可以成為日商的高階經理人。
日商國際化,以Uniqlo、樂天為代表, 積極推動英語為社內溝通語言,開會、簡報、信件都用英文溝通,放眼國際的布局, 要的是可以征戰全球的人才,因此,現在想進日商,英文比日文更重要。
台灣優衣庫海外行銷暨宣傳戰略部經理劉逸珊表示,不會日文也沒關係,「其實, 英文程度能夠溝通就可以了,」在台灣或到東京本部面試時,求職者都可用英文作答, 應徵條件沒有明訂英文檢定成績。
特別的是,日商還進到台灣校園甄選儲備幹部,「日商喜歡培養新人,即使在日本本地徵才也是如此,」許書揚認為,從頭培養新人可以養成對企業的高忠誠度,符合日本重視的組織效忠文化。
「如何進日商」就從全球第4 大服裝商Uniqlo,以及在台灣深耕發展超過30 年的EPSON 兩家全球型日商做為代表,一一解析「新」日商的變與不變,呈現在哪些選才標準,組織文化的轉型, 讓嚮往日系企業的求職者能夠與時俱進,提前做好準備, 「入境隨俗」地快速融入職場,一展長才。
4個台灣求職者最容易犯的錯
1 你為什麼離職?千錯萬錯都是公司的錯
日本面試官指出,台灣人很容易將離職歸咎是公司的錯,建議將重點放在欲求職公司的業務發展與自我職涯規劃,提出想進到新公司的主要原因。
2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因為可以用到日文
面試官認為,可以用到日文的公司很多,看不出求職者的企圖心。建議事先做足功課,包括公司業務發展方向、認同企業經營理念等,展現自己想進該公司的積極度。
3 恭喜你錄取了:我回去考慮2、3天再回覆您。
這是台日求職的文化差異,日本面試官告知錄取了,日本求職者會當場約定到職日期,但台灣求職者會再多做考慮,大多是因為同時等待其他公司的回覆。
日本的求職文化,在學期間就開始蒐集5家最想進入的公司資料, 包括公司報表、經營理念,還有親自訪問進入該公司的學長姊,徹底了解福利、工作情況等,跟台灣畢業前再海投履歷的狀況有別。
4 我要應徵某特定職位:通才規畫、適性發展
日商多有「輪調」的企業文化,每個人有機會到各個部門適性發展。「通才」是日商欣賞的徵才標準,若面試某職務時,也能說出勇於接受挑戰,接受公司調度安排,面試成功機率將大大提高。
日商面試禮儀tips
tips 進入面試房間時,要等面試官坐定,
或示意面試者坐下才坐。
tips 準備名片夾,換名片時,要走到對方身旁交換名片以示尊重。手持名片的高度必須低於面試官,面試時將面試官的名片置於名片夾上方。
tips 進出面試房間時,避免背面朝向面試官。
tips 面試過程保持笑容、傳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