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投資自己,機會來了就是你的

劉鏡清
user

劉鏡清

2013-07-01

瀏覽數 4,400+

投資自己,機會來了就是你的
 

最近常聽年輕人說到一個工作哲學:life and work balance(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點),這好像是年輕一代的普遍想法,工作、生活兩者兼顧,或說工作與家庭取得平衡。這點我不評論對或錯,或說如何去達到這個目標理想。我要談的是,當主管有一天問你:「某某某,大陸有個主管的位置,你願不願意去接?」,如果你以想留在台灣照顧家人、留在台灣有較舒適的生活等為理由回絕的話,那你就失去了升遷機會,也可能因此就過著「平淡」的生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工作一些時間後,升遷的機會會來到,有幾種可能性:一是主動去爭取的,你很想要這個主管的位置,但人家不給你。第二是你要到這個職務,但接下後發現能力不足,做得有些痛苦。第三是認知不夠,就是對這個職務的角色功能抓不到方向,甚至出現了大和尚待小廟的想法。最後一種就是想過安逸的生活,缺乏動機去爭取或被升為主管,這種情形現在在年輕一代職人很常見。

訂出成長路徑

避免產生職涯差距的做法就是訂出自己的成長路徑,這路徑結合公司與個人的未來發展,共同訂出一個目標。公司未來可能進軍國際市場,身為一名業務,就必須規畫國際業務的目標。如果公司未來要發展電子商務,那就要將網路等專業納入自己的目標規畫中,這樣才能達到公司的需求,也讓自己放在公司成長的軌道中。

以我自己為例,之前在一家公司裡只是系統工程師,但我發現公司未來會需要工廠管理,如採購流程、物料及存貨管理等系統,以因應ERP管理。這時我就先自行在外上課進修採購、存貨等原理,學會了就「等著」公司的需求。最後當然也被我等到,公司裡面就只有我會這個東西,工作及職務自然就會是我的。

成長路徑要注意的是,不是訂出自己想要的職務、職位,而是訂出自己成為那個領域的第1名,只有第1名才有機會被提拔。要強調的是,第1名不僅是公司內的第1名,也要是同業間的第1名,否則還是有可能被空降的搶走了你的機會。

再來是成長能力。有了路徑後,你要培養能力與專業,讓你獲得上司的肯定與信任,如此才能坐穩主管的位置。

這時可以畫出與同事間的競爭評估表,把所有同事的能力、資歷及專長列出來,如此就能清楚明白,哪些同事在哪些方面贏過自己,哪些是自己比別人強的,哪些是大家都沒有具備但公司未來需要的,之後再訂出可以花多少時間去學習、或追上。

成長能力除自學外,也可以在外進修上課。這就是最近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的:投資自己。年輕人應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主動去學習進修,這裡的進修就是能力的培養,讓自己補足學校未學的專業,讓自己更強,就是比別人強,比同事強,就有升遷機會。

最後要達到減少職涯差距的做法是建立信念,建立信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一樣的,如果你自己沒有信心,那老闆為什麼要給你升官的機會,連你自己都沒有自信,別人怎麼會給你機會。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再說,這些路徑與學習都需要時間去累積,如果半途放棄,就一切都白費了。

當我們把成長路徑、成長能力及信念與意志都擺上後,這時有兩件事會影響結果:一是續航力。續航力就是這輛開往成功列車的燃料,沒有燃料,開到一半就停駛,也達不到終點。續航時要注意,路徑會改變,能力也會改變。公司的目標可能會改變,你要隨時微調。你的能力也會變,但通常是變弱,因年紀漸長體力下滑,學習能力就降低,這點要注意。

第二會影響的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你能否堅持到最後的重點。常常發生一種情形是,沒有升官的動機?不知為何而戰?我的做法是「讓人家看不起你」,這有時是自己去打造的,常讓人看不起你,你反而會產生一種「好好拼一下,讓你瞧瞧」的動機出來,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大,可以讓你的目標實踐。

最後再說明一下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事。我主張,做任何事都致終於始,就是把最後你想達到的結果放到前面來執行。如果你想過幸福無慮的退休生活,那就現在必須努力,必須犧牲,必須花加倍的時間去工作,這一點都無法打折偷懶的。雖然這話很八股或老派,年輕人聽了不太舒服。但事實如此,定律如此,不會因時代不同而改變,奉勸年輕朋友還是照著做,享受退休生活才能更早實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