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成為殺手級演說家

TED論壇實務經驗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譯者/陳佳穎
user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譯者/陳佳穎

2013-07-01

瀏覽數 4,900+

成為殺手級演說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極度害羞、英文講不流利、解釋想法時沒有連貫性,你能想像這樣的人站在舞台上面對1 萬4000 名聽眾嗎?更何況,這群聽眾已習慣面對比爾‧蓋茲(Bill Gates)、肯‧羅賓森(Ken Robinson)之類的講者。

這是12 歲肯亞男孩理查‧圖瑞瑞(Richard Turere),他的家人在國家公園邊界處飼養牲畜,碰到的最大難題之一,是如何保護牲畜免受獅子攻擊,特別是在夜晚。他因此發明了一套會連續自動熄滅又發亮的照明系統,藉以嚇跑獅子。不久後,肯亞其他村子也紛紛開始裝上理查的「獅子燈」。這個激勵人心的故事,透過TED論壇分享給更多人聽。

演講結束的那一刻,觀眾的反應瞬間爆開:全場起立鼓掌。為什麼看起來實在不太像能上TED 論壇的理查,卻能讓所有觀眾為之心動?

已有30 年歷史的TED 論壇,曾邀請過各式各樣的講者,成功進行無數場受觀眾青睞的演講。主席克里斯‧安德森認為,進行一場好的演講,是可以經由訓練來做到的。只要花幾個小時,講者的演講內容和傳達方式,就可以從一團混亂變得令人著迷。以下是他分享打造絕佳演講的5 大關鍵,無論是執行長在股票首次公開發行說明會上的談話,或是品牌經理要發表新產品,還是新創公司向創投推銷想法,都可以作為參考。

關鍵 1 :設計故事內容

你若沒有值得談的內容,就不可能會有好的演講。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把你想說的內容概念化、架構化。

動人的演講就像是帶領觀眾展開一趟旅程,需要下的最大決定就是該如何開始、如何結束。若要決定開場白內容,可先想想聽眾對你的演講主題了解多少,以及他們對這個主題有多關心。如果你高估他們的背景知識,或使用過多專業術語,就無法吸引到觀眾。最能吸引觀眾的講者,非常擅長快速介紹演講主題、解釋自己為什麼對此投入那麼多心思,並說服在場觀眾也應該同樣關心這個主題。

我觀察到演講初稿的最大問題是,有些講者想放進去的內容太多了,沒有時間交代重要細節,你的演講會變成一段抽象語言。因此,你應該盡可能在預定時間裡,把談話焦點集中在能解釋清楚的部分,並善用實例來說明。當然,解釋過多也不是件好事,你要記住,觀眾都很聰明,讓他們自己思考出一些東西,讓他們自己做結論。

許多最成功的演講,敘事結構有點類似偵探故事。講者一開始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說明找尋解決之道的過程。他們的演講當中,總會有個讓觀眾恍然大悟的時刻,讓觀眾有意義地改變觀點。

關鍵 2 :規畫表達方式

最好且最受歡迎的TED 演講,講者都是把講稿背下來的。大部分的人在準備過程中,都會經歷「不熟練的低谷」時期,這時還無法背熟稿子,如果上台演講,他們的演講內容聽起來會很像背書,這會造成講者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幸運的是,要突破這個瓶頸不是難事,你只要事前排練的次數夠多,就能夠不假思索地流暢說出內容。接下來,你就可以專注於用有意義、真誠的方式來演講。

但如果你真的沒時間背熟演講內容,你可以做些小卡片,列出演講重點。只要你清楚每個重點要講什麼,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把心力放在牢記從一個重點到下一個重點的轉折時,要說些什麼。

另外還要注意你的語氣。有些講者可能會想在演講中展現權威、睿智、強勢、或熱情,但通常,用對話的語調會更好。不要太刻意表現,也不要用演講的語調,試著做自己就好。

如果一場成功的演講是一趟旅程,要記得別在途中惹惱你的旅伴。有些講者在演講時顯得太自我,聽起來好像高高在上,或是過度自滿,這會讓觀眾不想理他們。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關鍵 3 :發展穩健的台風

決定演講成敗的因素,關鍵其實是在於好好表達你想說的話、想講的故事和想法,至於你站在舞台上的樣子,或者是否看得出來你很緊張,反而是次要因素。至於舞台上的表現,只需要一點點指導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在早期排練觀察到的最大錯誤,是人們太常擺動身體,或是把身體重心從一腳移到另一腳,這是緊張時的自然反應,但這樣做容易讓觀眾分心,而且會讓講者看起來軟弱。只要提醒講者維持下半身不動,就可以顯著改善他的台風。

在台上的身體動作裡,最重要的就是眼神接觸。你可以在觀眾群的不同區域當中,各找5、6 個看似友善的人,在你演講時和他們眼神交會。把他們想像成你1 年未見、會跟他敘舊聊聊工作近況的好友。即使你沒有時間完全準備好,必須按著講稿讀,還是可以把頭抬起來,跟觀眾的眼神接觸,這會有很不一樣的效果。

缺乏經驗的人最常碰到的另一個障礙是緊張。我想最好的建議就是在上台前深呼吸,這真的有效。其實,承認自己緊張,能幫你讓觀眾更投入。無論是透過緊張或語調來展現你脆弱的一面,只要是真誠的表現,都是贏得觀眾的心最有力的做法之一。

關鍵 4 :準備多媒體輔助工具

很多TED 論壇裡最傑出的講者都沒有準備投影片,很多場演講其實也不需要投影片。如果你有照片和圖表可讓主題更生動,那就用吧。但如果你沒有這些材料,就不必準備投影片,至少不要在演講中全程使用。就算你確定要用投影片,也可以考慮PowerPoint 以外的選擇,例如2D 全景,這類技術只要使用得當,就能強化演講的視覺效果,凸顯其中的意義。

藝術家、建築師、攝影師、設計師,最有機會運用視覺材料。投影片可協助他們規畫設計演講、定出演講步調,避免使用過多專有名詞,或是太艱深的語言。如果要走創意路線,另一個方式是在演講裡加入一些靜默的時刻,讓藝術作品自己發聲。主要概念並不是「我要進行一場演講」,而是「我要讓觀眾強力體驗到我作品的精髓」。

影片如果使用得當,會是很有效的工具,但必須避免某些常見的錯誤。影片不可以過長,只要超過60 秒鐘,觀眾就有可能失去興趣。不要用那些看起來像在幫自己打廣告的影片,或者像資訊廣告節目(infomercial)的影片,特別是企業的影片;人們已經習慣自動忽略這些內容。任何有配音的材料,都有可能令人生厭。還有,無論你做些什麼,切忌放進你受訪的影片,沒有人會對你的自吹自擂有興趣。

關鍵 5 :將一切整合起來

我們大多在演講之前6 個月或更早,就開始協助講者準備,讓他們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我們要求講者在登台日至少1 個月之前,就要敲定演講內容。最後幾週,他們排練的次數愈多,效果就會愈好。

演講效果的好壞,取決於構想的品質、敘述的內容,以及講者的熱情。關鍵在於實質的內容,而不是講者的演講風格,也不是眩目的多媒體效果。要透過訓練「剔除」演講裡的毛病很容易,但光靠訓練,是無法「帶進」好故事的,講者自己必須要有好的素材才行。如果你有好的內容可說,就能有一場好演講。但如果缺乏好的主題,最好還是別講,婉拒演講邀約,回去好好工作,等到你找到吸引人、值得與他人分享的想法再說。

你最需要記得的一點是,好的演講方式並不是只有一種。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講,往往是給人一些新穎、前所未見的東西。而最糟的演講,則是公式化的做法。你可以採納文中提供的大部分做法,但要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演講,只有你才知道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有何獨特之處。( 譯自“How to Give a Killer Presentation,” HBR, June 2013)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