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找回實現夢想的勇敢

澳洲打工度假》王意詅

王意詅
user

王意詅

2013-07-01

瀏覽數 3,250+

找回實現夢想的勇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還沒來到澳洲之前,心中那個澳洲的樣子已經在腦海中播放過很多次了,就如同電影般的場景一樣。有屬於自己的背景音樂,搭配著自己旅行的畫面。廣大無邊的草原、乾燥炙熱的沙漠以及粗獷的紅色巨石。就像在做夢似的, 覺得伸手可及,要實現卻需要極大的勇氣。

大概是天生反骨吧!我這樣想著。

因為害怕家人的反對,我變得很習慣自己做了決定之後才說,並且是準備好每一場家庭革命以後才說。

像是自己偷偷跑去學從小想學卻不能學的音樂、不顧家人反對隻身跑到台北去生活或偷偷換工作。

一直以來,我只是默默注意那些出了遠門的背包客分享經驗、文章、照片,幻想著是自己未來的某一天,因為害怕也沒有勇氣,因為總是聽著關心你的家人朋友告訴你,夢想跟現實有多大的差距。

所以當我決定真正遠行時,生活狀態是最穩定的時候。只是心裡有個疑問:「為什麼我放棄聆聽自己的聲音?」

因為成長背景下的壓抑,我拿「別人認為這才是實際」當藉口,卻始終沒有辦法欺騙自己的感覺,我依舊看著其他人的分享,有一天一個聲音告訴自己:「如果這次我放棄聆聽自己, 未來我再也無法說服自己、相信自己。」

於是打工度假似乎變成,一個想要證明什麼的理由。

決定之後我慢慢發現,好像當你開始一步一步走上自己心中嚮往的那條道路,會有一股莫名的力量累積,或許因為自己能夠相信並且忠誠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身旁的人似乎也慢慢被你影響,從一開始的疑問以及擔心, 漸漸變成選擇給予你祝福。

一把鳥克麗麗走西澳

只記得出發前,緊張大師媽媽用著可愛的台灣國語跟我說:「好啊!去闖闖也好啦,媽媽祝你一路順風啦!」

聽到時覺得好感動好感動,雖然下一秒媽媽又說:「啊!不過現在電視上都在播年輕人去打工度假當台勞,妳會不會也是那樣啊?自己小心啦!」我哭笑不得地說:「吼!不要擔心那麼多啦!相信我啦!」

現在回想起那些日子,似乎可以輕描淡寫,也可以說多采多姿,但回想起許多當下,其實有很多心驚膽顫。

一把烏克麗麗陪我踏上西澳,沒有興奮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龐大莫名的壓力、不安,開始疑問自己到底要拿什麼本事在這邊生存? 強烈的自我懷疑以及沒有自信,讓時間變得更加漫長。

一個沒有朋友、家人的城市,幾乎讓原本想像中的美好畫面瓦解,旅行在此時此刻不是浪漫的事,而是求生的本能。你會意識到,在這塊偌大土地中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去哪裡?

慢慢地,我明白我想證明打工度假不是浪費時間,我想讓曾告訴我「在澳洲1年只是浪費時間」的人知道,只有當你覺得你在浪費時間,才是真正浪費人生。最重要的是,我想要找回實現夢想的勇敢。

夢只要「做」就對了

所以我重新投出了履歷,收到了一封旅行公司願意面試我的回信,在世界知名的藝術之都墨爾本。決定當下,支持與反對的聲浪各半,家人尤其擔心,用句背包客說的話:「這是一個比較 『難』 的城市,是全澳洲黑工最多的城市,99%都是黑工。」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我心裡非常害怕,當時收到回信通知時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說服自己,表面上看起來勇敢,實際上彷徨卻直達頂端。我告訴自己沒有退路,既然選擇為了想要的工作而來,就沒有失敗的機會。所以我面試上了。而且永遠記得,開始上班受訓的第一天中午,因為不熟悉環境的我站在路邊,看著被坐滿的公共座椅,站在人來人往的市中心大街邊邊,天空飄著雨,好冷好冷,我一個人發抖著吃完那天的自備中餐巧克力吐司。

回顧起那些日子,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我成為公司評價最好的導遊之一,也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第一次。我幫公司拍廣告,雖是配角,但卻在澳洲及香港最大的電視台播出。我開啟了人生第一場烏克麗麗自彈自唱舞台表演,在台灣想要做的夢卻在澳洲實現了。我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實現夢想只要「做」就對了。

很多人說,我們拋開實際的生活到外頭去做不切實際的夢,但是如果我們許下的夢都一一經由我們自己實現,這樣還叫做不切實際嗎?實際的你們為什麼不做夢了?

Appreciate 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

常聽到有人說:「因為去澳洲就是當台勞啊!」

台勞、屠夫等等這些名詞凸顯出在台灣現今的社會裡,或說是多數的亞洲社會,對於職業依然有著主觀的高、低階級概念,也間接看見台灣的「勞工階級」並不容易「生存」。

在澳洲這段時間,認識了許多當地人好友,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從畢業後的第一份勞工工作直接做到退休,而澳洲是天然資源大國,不論是農、礦、工都有其廣大的市場,許多澳洲人也以此作為一輩子的職業。

在這個國家,人們對於職業都是一視同仁,無論士農工商都有其被尊重的價值,並不會因為你是用勞力方式賺錢,社會地位就比較低下;也不會因為你是靠頭腦做生意,就一定能贏得特殊待遇。

好比在我所長待的城市墨爾本,垃圾車司機的條件要求甚至比很多其他職業都更加嚴格,時薪也高得嚇人。反觀台灣或一些亞洲國家類似的勞工階級,不但工作更加辛苦、付出的時間勞力更多,薪水卻可能只有最低薪資標準。大概就是這樣的原因,讓更多的台灣年輕人對於澳洲趨之若鶩。

雖然嚴重的階級概念,造就了某種層面的偏差心態,但自我的態度更是主因。所以有人很快的放棄,也有人找到不一樣的人生。

置身在世界中,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出來的理由,也都有不一樣的尋求方式,無非就是希望自己都能有些什麼收穫,自己沒有做過辛苦的勞力工作,怎麼會知道勞工其實更需要被獲得尊重?

社會的轉動是環環相扣,例如一個企業體必須從第一線員工到幕後老闆都相對付出才能彼此支持跟運作。

台灣整個大環境與小角色,應該都要學會互相尊重。

一路上,看了很多人,聽了很多故事,發表了很多感想,也累積了很多能量,很慶幸自己直到現在都跟許多跌跌撞撞擦身而過,也很開心能做到答應自己的事,旅行並不是無時無刻的璀璨煙花,卻可以自己創造奪目耀眼。

希望家人朋友都喜歡現在自己的人生;希望旅行中遇見的朋友,就算不斷遇到困境,也都能相信自己;希望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即便有人想要製造並讓你看見許多醜陋,我們都還是可以看到更多一點這個世界的美好。

英文有個字是我一直覺得很棒的,「Appreciate」,欣賞。

在這邊,我經常聽到、並且學習到如何去appreciate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並且相信他們為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帶來的價值與意義。希望想要出走的你們,也可以不要害怕,並且期許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相信自己,心誠則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