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角色:
作曲兼指揮
36歲的公共電視節目部召集人郭君慧,去年被拔擢到這個中階主管的位置。她是回台發展的小留學生,國中就移民到美國,在洛杉磯念完電影製作的學位,得過幾次大型國際影展的短片獎,專長是拍紀錄片、製作節目。回台後她雖品, 一方面日常工作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她要和圖書館界、讀書界保持密切關連。所以兩年前,當文建會邀請她擔任公共圖書館改善計畫的台北區評審委員,徵得公司同意後,就撥出自己有限的私人時間,在新竹的書店、北縣三峽的住家、和台北市二十多個市立圖書館的分館中奔波。雖然然短暫待過東森等商業電台,但是她自認公共電視的本質才是最愛。只是,公視雖屬非營利,績效評估仍是一板一眼,郭君慧坦承:「壓力很大!」但她肯彎腰,凡事親力親為,加上懂得製片,所有內製、外包的製作人都服從她的領導。
誠品書店桃竹苗區督導陳曉穎,世新大學畢業後就考進誠這樣的時間擠壓很辛苦, 但她覺得能藉此和圖書館界的大老、各大學的教授有連結,同時學習管理圖書館的專業,也讓她很有成就感。
這兩位30歲世代的女性中階主管,都面臨事業的極大挑戰──經理人必須面面俱到,更需要高度的績效和能力。
經理人任務:
達成組織績效
處在這個高度競爭、供過於求(溫世仁先生的名言)的時代, 經理人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各種不同的活動必須達成同步且一致的績效。
但是公司如何更有績效?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張天立長期關注產業經濟的趨勢, 以經濟史宏觀的角度指出,「經濟規模夠大, 才能更有競爭力!」所以,他為公司一百多位員工訂下的績效目標是,既要能賺錢,又要能使博客來的營運規模衝大。創業10年來,他專心一意連結外界資源,希望能達到自己的願景,所以,5年前,他邀得零售通路界的霸主統一超商成為他的大股東,目前佔博客來一半的股份。
公司領導人這樣的企圖當然給經理人一定的壓力。但是這樣的壓力對經理人未必不好,因為有壓力才能成長。當公司負責人訂下清楚的績效目標,經理人要務就是盡力去達成。
複製成功經驗
但是需要哪些活動才能達到績效?經理人和公司CEO往往有不同的看法。美商惠普科技(HP)出身的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近年來面臨公司轉型的挑戰,就經常以科技業同業華碩電腦的管理體系為標竿。「研華在紀律方面可以再和華碩學習。」劉克振認為,華碩組織內那種拚戰的精神是他想要複製的,研華過去十多年來都是複製劉克振年輕時的老東家HP企業文化(例如大家都不稱呼劉克振為董事長,而直呼「克振」,猶如當年HP內部大家都直呼CEO黃河明為「河明」),一時還不易完全轉換。
管理大師彼得‧ 杜拉克在《管理的實務》揭櫫的經理人的5項基本工作,或許可以在這裡當作30歲世代新鮮經理人的新春5項事業目標,能做到這5項基本工作,管理的實務才算完畢。下一步,就是跟著CEO去衝鋒陷陣,猶如博客來的總經理張天立那樣的期許──一定要有經濟規模,才能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