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專業與敬業

吳敏春
user

吳敏春

2005-06-01

瀏覽數 11,900+

專業與敬業
 

我在跨國公司任職,同時管理美國和中國的一些部門,就能深切感受到兩地員工的一些差異。總體來說,在跨國企業(大陸稱之為外企)中任職的大陸員工大多年紀較輕,二十、三十歲居多,受過良好教育,工作也算勤奮、努力,但就專業、敬業的角度來說,和美國的員工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專業與敬業這個題目,英文中較為相近的詞為「Professionalism」,指從事專門職業者的職業特性、職業作風、地位或方法,含有專業和敬業雙重精神。

專業,是對工作的能力

美國公司的管理體系比較健全,所以每個職位的職能定位相對完善。美國的教育系統比較注重實用,公司中也重視培訓,所以職員能夠較快進入角色,在工作中逐步累積經驗。這樣他們處理問題的時候比較有規劃、有秩序、有現成辦法和對策,比較有規範,知道哪裡容易出現問題而可以預防、避免,出了問題也能較為有效地解決。這些,都使得美國員工、公司職能夠分工明確細緻,因而相當專業化。

我在年初時,參加了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CES展會。這是一年一度的全球盛會,吸引了來自不同群體的2400家國際參展廠商、以及數以幾十萬計的與會者。這樣大規模的會展,就充分體現了組織和管理者高度的專業和效率。當飛機抵達機場後,人潮湧入但井然有序,雖然下著雨,人們依然排隊耐心等候。會展廳有南廳、北廳、中廳,還有樓上、樓下,是很容易就迷失了。所以展廳中隨處可見詢問處和會展廳位置示意圖。主辦者還設置了很多聯網電腦,讓人們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參展會商的位置和產品介紹。每天會展閉館時,數十萬人幾乎同時湧出展廳。只見有計程車車隊、有前往各大酒店的免費大巴士,也有單軌火車,在半小時之內人潮就疏散一空,十分地不易。

專業,從個人,延伸到公司,都具有這樣一個要求和標準。而專業化的工作,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品質和效率。

敬業,是對工作的態度

「敬業」一詞較早出於《禮記》〈學記篇〉──「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朱子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也。」敬業其意義偏重於對工作抱持專一務實的心向與態度,認為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都有某種程度的投入與承諾之後,在工作中就會表現出認真敬業、主動負責、熱忱服務、專心研究的精神。

很多大陸員工的態度是:事做完了,就算完成任務;而很多美國員工則會想辦法把事情做好。做完和做好,完成的品質就在兩個層面上。尤其是對細節的把握、對品質的要求、對按時完成的承諾,和對客戶的責任,有著相當大的不同。

所以大陸製造的產品,在細節上就常常出現問題。比如服裝產品,就常常有脫線、拉鏈鬆動、鈕扣掉了、甚至剪裁不對稱等情況發生。又比如電腦軟體開發,看似完成一定功能,但是在大陸開發的軟體出現所謂「bug」(程式中的問題)的機率和頻繁度非常高,而「debug」(修正程式中的問題)往往也不徹底,還常常修好了一個bug,卻又製造了另一個bug。這些問題,一方面有管理體系、品質監控流程等的缺陷所致(另一個層面上的不專業);另一方面也與很多工作中得過且過、完成即可、不注重品質完美,但求應付了事的態度有極大的關係。

專業敬業,攸關國家競爭力

比較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覺得美國人做事一板一眼,認真、敬業做得最好;台灣在服務品質、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方面也相當可圈可點;而大陸年輕人雖不可一概而論,但普遍存在心態浮躁、眼高手低、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現象。比較有能力的年輕人,很多又不甘屈居人下,都想自己創業做老闆,因而產生很多小企業主,但極為缺乏有能力、有經驗、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才,一言以蔽之,即缺乏專業、敬業的管理階層。而這方面,正是提升國家長遠競爭力所至關重要的。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