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貧解套,致富有門道

第13堂:負債消失,存款提升

張卉穎
user

張卉穎

2006-02-01

瀏覽數 3,900+

新貧解套,致富有門道
 

台灣人民財富縮水,新貧階級爆增,尤其是年輕人,卡債族、卡爆族更創下歷年新高。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上班族該如何擺脫貧窮?《30雜誌》特別邀請理財專家陳鳳馨及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進行對談,分享他們珍貴的理財經驗和態度,讓年輕人能步上光明的富裕之路,以下為對談精彩紀要。

脫貧致富的方法:

及早儲蓄、務實記帳

周行一:根據統計,台灣年輕人平均負債高達21萬元,考考大家,如果大學畢業時不是負債21萬元,而是存款21萬元,則65歲退休時會拿到多少錢?

答案是約850萬元。(註:假設年報酬率平均為9%,總共43年,則210000×(1+0.09) =8541977.9別小看這筆錢,其實大部分上班族在退休時都拿不到800萬元的。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過度消費,就把退休後的錢都花光了;如果年輕的時候就懂得儲蓄的話,等於在22歲時就已將退休金準備好了。

很多年輕人透過信用卡消費,信用卡不是不好的東西,相反的,它是很好的支付工具,台灣有20%的消費是透過信用卡。但是,如果將信用卡當成借貸工具,就會落入依賴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樣持續下去,退休後就要過很辛苦的生活。

陳鳳馨:其實要遠離債務很容易,問題就在於你有沒有下定決心。年輕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賺太少,你絕對賺得到足夠的花費,而且還能將錢存下來。一個人會不會過度消費,當然跟個性有關,但這並不表示消費方式不能透過訓練來養成。

要怎麼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呢?首先就是要記帳。這不代表要巨細靡遺地做流水帳,而是記下自己一個禮拜大概在哪吃喝玩樂,這樣就知道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只要你列出來,我保證你可以找到最不需要花錢的那一項。

接著擬一個很務實的預算表。例如,我大學剛畢業進民生報時,月薪2萬5000元,薪水算不錯的,但除了給家裡1萬元外,由於自己很想買房子,就強迫自己再存1萬元,這樣下來每個月花費只能有5000元、每天平均約150元。於是我將每天的預算控制在150元以內,節省下來的錢到了週末還可以打個小小的牙祭、犒賞自己。這也是一種樂趣,比你不知不覺中把錢花掉、也得不到什麼樂趣來的好。

投資理財的哲學:

觀察趨勢、簡單理財

陳鳳馨:理財前要先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否則就會損失慘重。像我之前投資的過程中,就有很多嘗試錯誤的經驗。我最常犯的錯就是聽信明牌,要不然就是追漲殺跌,人家說日本基金漲,我就趕快跳進去買,結果卻是賠錢收場。

因此投資第一步就是要先關心國際趨勢,從趨勢裡找到最有潛力的區域或國家,然後再決定投資方向。接著隨時關心動態,並調整投資的比重。最近這3、4年,我用這種投資哲學理財,大概都有15~20%的獲利率。目前最大的趨勢就是有38億的人口加入自由經濟體系,像是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拉丁美洲、中東、東歐等15個國家。這些人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馬上變得有錢,但在38億人求取溫飽的過程中,會引發新一波的消費熱潮,過去3年的原物料大漲就是這個原因。這些人開始進入中產階級後,慢慢有了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因此低階、低價的電子消費產品及零組件公司的股價才水漲船高。所以台股最近大漲不是沒有道理的,台灣也在國際總體經濟上找到了新定位,就是用低價的零組件打進38億人口的消費市場。

從我自己的例子可以發現,我並不是去關心每天股市的漲跌,而是去關心國際經濟情勢的轉變,進而關心中國大陸、印度、土耳其的中產階級,這個觀察為我開啟了通往世界窗戶。因此, 如果你對理財有興趣,拜託,千萬不要去聽明牌,要自己研究。這其實不難,在第一筆投資之後,你就會開始去閱讀更多的資訊,而且愈讀愈快、愈讀愈好,結果會發現自己好富有,這個富有就是知識上的富有。

周行一:你要做什麼樣的理財跟你自己的條件有關,因為只有有錢的人才有辦法用錢來賺錢。如果你是一個平凡的人,就要有簡單的理財法,因為你的資訊取得還有判斷能力受到先天的限制,當然沒有專家的判斷來得好。例如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資訊就一定比一般人多很多,即使他想跟美國總統吃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一般人根本沒辦法做到。我建議最好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因為花太多時間在研究怎麼賺錢, 機會成本實在太高。而一般人如果要理財,還是愈簡單愈好。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分散風險、中長期持有,就是平凡人可以用的簡單理財法。我們研究的結果發現,投資人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常常看投資標的的漲跌,看了之後就會想賣,結果根本還沒賺到就賣了。我建議可以先從買指數型基金開始投資,因為它費用低,而且投資時間只要夠長,就有大概4~12%的報酬。

富裕心靈的層次:

快樂工作、學習知足

陳鳳馨:所有真正富有的人,都是因為他找到那個讓他真正快樂的工作,結果他就能成功。比爾‧蓋茲原先只想要實現夢想、巴菲特只是想藉著投資去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找到對的工作,結果卻是帶來大量的財富。

因此我非常鼓勵追求一個讓你快樂的工作,這樣在工作過程中就完全不會感到辛苦,而且會衝得很快。現在我主持廣播節目,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六點出門,閱讀4、5份報紙、看網站,消化了之後在節目上播出。很多人問我冬天很冷,難道不想賴床嗎?不會累嗎?但我實在太愛我的工作,從頭到尾連想都沒想過要不要離開被窩,想都沒想過天氣很冷。我真心喜歡這個工作,因為這個工作讓我人生獲得很大的快樂,結果就從工作中獲得很大的報酬。不管是過去在報社升遷得很快,或主持廣播電台讓節目時間從一個小時變成到兩個小時,老闆又主動加薪,這些都是我熱愛工作的報酬。

過去我在聯合報,前12年非常快樂,不過最後一年只想著每天要找什麼理由請假,因為我得跑自己不是很喜歡的政治新聞。如果你的工作已經做到這樣,你在這裡也不會有什麼前途(錢途),要找一份讓你每天早上醒來就快樂的工作。

周行一:我們為什麼會窮,是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超過我們所需要的。人要學會滿足,這樣就不會總是覺得不夠。例如我以前住的是沒有車庫的公寓,開車出門就會發現同事的車是光鮮亮麗,而我的車卻很小又很髒。同樣是在學校教書,為什麼他開的車比較好,也有車庫可以遮風蔽雨,而我卻是這麼狼狽?如果我當時羨慕他,也跟著買好車、大房子,就是做了錯誤的決定。

每個人都要有理財計劃,人生就是不同選項間的抵換(tradeoff),今天多消費,明天就少消費,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像我剛到美國念MBA時,因為沒有獎學金,只有我媽給的單程機票和一個學期學費、生活費,所以我在美國就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每一科都拿到A的成績,才好不容易獲得了工讀的機會。這樣一來學費減半,每個月還有280美元的補助。我常去撿人家丟掉的床墊,也睡了好幾年彈簧會頂到背的床,一直到我太太放棄博士學位、出去找工作後才有改善。

所以千萬不要跟別人比較,因為快樂跟金錢的關係其實很低。我發現很多人很有錢,卻不一定比我快樂。因此我們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目標,追求人生的快樂,而不是金錢的報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