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日日是好日

李紹唐
user

李紹唐

2006-05-01

瀏覽數 3,850+

日日是好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很多外派人員都有類似的經驗,外派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絕少浪費時間,幾乎每天都在快速學習、歷練與成長,可以有機

會接觸到不同環境、人、事,可以見到許多世界級的人物,絕不是長久留在同一工作地點的人可以想像的。

外派工作就是「壓縮」

邱欣邦是我在甲骨文的優秀部屬之一,從台灣轉戰上海的那一年,他才剛滿三十歲,單身,沒有包袱,渾身上下充滿自信。邱欣邦回想自己被打動的原因:「那是我在甲骨文工作的第三年,我不想重複做同樣的事,憑良心說,外面的機會和誘惑不少,但我希望去嘗試一個完全不同的工作經歷,而正好公司提供我這樣一個機會。」

他冷眼觀察,下一代的中國年輕人紛紛冒出頭,中國大陸這批六年級生,出生的年代已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接收外界的資訊和思想已非常先進,聰明才智和反應能力,條件絕對不輸給台灣。不過,邱欣邦還是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於IT產業的專業能力、知識、敏感度,以及充分掌握工作的責任與紀律等等,比起大陸年輕人更勝一籌。

邱欣邦不諱言,「我在這裡眼界更開闊。」過去在台灣甲骨文工作,他曾經得過兩次大獎──亞太最佳新人獎、年度最佳銷售獎,趁上台領獎才有機會與亞太區總裁德瑞克.威廉(Derek Williams)握手;但是,邱欣邦在中國僅僅三年,就已經有兩、三次的機會陪同甲骨文全球總裁查爾斯.菲立普(Charles Philips)去拜訪客戶,與亞太區總裁德瑞克見面的次數如同家常便飯,面對面直接向德瑞克做口頭報告的機會更是稀鬆平常。

外派工作除了個人成長,另一個則是壓力。最恰當的形容詞就是「壓縮」兩字,把別人很多年的經驗壓縮在短時間內經歷。

我剛到中國的時候,就有一種「兩面夾殺」、「腹背受敵」的危機感,內憂外患不斷。公司內某些業務人員和經銷商聯手壓貨,我大力施加鐵腕整頓,為此不少人離職。上級要求我要把業績做大,但業績做大必須先把人員穩定下來,我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進來一批菁英。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因此,我決定什麼事都不幹,先從大規模找人開始。透過熟人介紹、獵人頭公司推介,我們在上海波特曼大飯店頂樓找了一間VIP Lounge,從早上七點半開始,一直面談到晚上十點半,除了吃飯、上洗手間,整天坐鎮在那裡,平均兩個小時面談一個人,至少面談了兩、三百人。

好日、歹日存在一念之間

那段時間,一切重新建制流程,領頭教他們,平均一個月替員工導讀一本書,包括產業知識和做人處事的態度,還要陪同業務員一起去拜訪客戶,協助他們推展據點,預估未來一季的銷售業績。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向外拓展業務,往「二階城市」南京、杭州、溫州、寧波、武漢等地延伸。如此前後折騰了半年,產出才終於漸漸有了起色。

在中國,日子感覺過得特別快,每天忙到不知天黑天亮,總有做不完的事,處理不完的問題,一天當三天用。累到極點,每天晚上一頭栽下床,呼呼大睡到天亮,甚至來不及作夢,醒來時不禁自問:「我怎麼會這麼累?」

在中國,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也學到不少教訓。譬如,大家都在絞盡腦汁做生意,有好幾次明明是即將到手的案子,等到開標卻驟然「變臉」,變成別人的案子。

生活上,每天也是驚訝連連。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買了四顆水蜜桃,第二天早上起床,本來很高興地想吃水蜜桃大餐,結果發現餐桌上流了一灘水,原來,水蜜桃裡面都是打針灌水。

如果我生氣,一定覺得自己真是倒楣透頂,心裡很嘔;但我轉念一想,至少我學到一個經驗,以後千萬不能隨便在路邊攤買東西,還是要找有品牌、可信賴的廠商和店家,這是繳學費得來的。

我在甲骨文一位得力部屬王克寧曾派駐中國一年,他說得很透徹:「日日是『好日』或是『歹日』存在一念之間,端視個人態度。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必須正面看待生命中的各種挑戰,認為是最佳的學習機會,不斷思考問題的背後,每天都在想解決方法,要求自己成長。否則,你真是會覺得度日如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