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職場上如何成功?除了自學之外,很重要的是學習其他人的經驗。沒有人是完全靠著自己就可以一步登峰,一定會看看別人的優點及做法,再融合成自己的方式及習慣,實踐出來,成為自己的成功方程式,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做法。我在這裡分享中研院院士、同時也是IBM院士的朱兆凡先生的做法。
成功大學畢業,朱兆凡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機械工程碩士,隨後進入IBM工作。終其一生,朱兆凡都待在IBM。他從基層做起,31年間除獲得美國23項專利權,同時也發表專利論文90篇。1983年出任IBM院士,為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獲選IBM院士頭銜。
2006年朱兆凡自IBM退休,並對自己在IBM工作31年的職涯做了註腳:到達職涯巔峰(Achieving Career Goals)─透過學習他人的經驗,分享他如何從一位基層工程師,最終做到IBM最高榮譽的院士的祕訣。
職場成功方程式:f(IQ+EQ+AQ+WF+LF+OF⋯⋯)
朱兆凡提到他之所以在職場上有一些些小小的成就,其實都是藉著學習別人的長處。他認為光靠自己的努力及智慧雖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成果,但其實學習別人的長處,不間斷學習,更是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方法。他主張在職場上會遇到各方高手菁英,特別是在IBM這種國際級公司裡,各方高手雲集,一定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對象,放棄這樣的好機會,豈不可惜?
因此他認為,學習不應只是在教室裡,競爭也不該只在學校中,在職場上,一樣可以找到好的競爭對象,讓自己也獲得成長。
他提出職場成功的方程式是:f(IQ+EQ+AQ+WF+LF+OF⋯⋯),也就是我們在講的智商、情緒智商、逆境智商、工作因子、好感度及機會等。
智商,大家都很清楚,這也許是卓然天成,無法做太多的改變。但也不用擔心,大家智商都不會差太多,除了少數天才之外,其實一般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不用小看自己。
情緒智商,這是可以學習的。很多主管會以為大聲有威嚴就會贏,但往往不用生氣,或是輕聲細語更能取得認同。要以解決問題為先,而不是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逆境智商,這是指一個人遇到困難或挫折,是否能突破困境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是極積樂觀的,當面對困境時他能更主動去解決問題,發揮創意找出方法;反之,則會有人抱怨、推拖、不想面對問題。
工作因子,在職場上就是使命必達。如果你是研究領域,那就不斷創新突破。如果接觸的是客戶,那就創造客戶最大價值。要在工作上有成就,就是不斷挑戰難題,如此就能取得上司信任,承擔更大的計畫。
好感度,好感度也稱為友善程度,就是指讓別人喜歡你的程度。一般來說,較友善的人在職場上會受到更多歡迎,合作起來也十分愉快。特別是在華人文化中,團隊合作機會多,團隊中如果有好感度高的人, 大家較易相處,成功機會就多些。
機會,機會真的是給那些準備好的人。一旦機會來了,有本事抓住它才有效果,沒本事的就永遠在抱怨, 隨時準備好自己,主動爭取,或是在機會從天而降時, 都能有最好的表現。
40 歲前如何布局成功
朱兆凡同時也分享如何在40 歲前布局成功,也就是做好10 件事,讓你提早預約成功。
1做好功課:要能打出一套出神入化的拳法,就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年輕人更要把馬步扎穩,把專業根基扎深,才能往上蓋樓、往上登峰。
2 發展個人風格:每個人做事做人都要有自己的風格, 可以學習別人,但最終要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3 管理好你的情緒:40 歲之前要把能駕馭自己的情緒,成熟穩健的發展。
4 了解自己的弱點:知道自己的弱點,找機會強化它、修正它,甚至轉為優點。
5 了解自己的長處:發揮並善用自己的長處,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優點。
6 早一天開始存「我不幹了」的預備錢:早一些啟動離職或退休後仍可生活的預備金。
7 建立人脈:早些建立,日後帶來的效益就有如滾雪球般,愈來愈如魚得水。
8 學習授權:學習欣賞別人的長處,也要學習交付權力給部屬,不要大把抓在手上不放。
9 學習閉嘴:何時開口? 何時閉口?都是學問。年輕時可能不懂何時閉嘴,中年後就要學習閉嘴。
10 對公司及老闆要忠誠:忠誠是很重要的,老闆對你有信心,才會交付更多責任給你。
別人的成功經驗可以作為典範,年輕主管及職場朋友多多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