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薪水停滯在14 年前的水準,就算日夜加班,3 年內也看不到任何晉升的可能,怎麼辦?目前台灣就是這樣。相較之下,薪水可以3 級跳,升遷搭上直升機,經濟成長仍維持7% 以上,這是中國大陸。大陸市場儼然成為全球知名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塊職場新磁場,吸引全球年輕人的目光。只是想要西進大陸,台灣的年輕人真的有機會嗎?根據104 人力銀行調查發現,2012 年10 月整體大陸工作機會數約1 萬筆,追蹤近半年工作機會數,幾乎沒有任何成長(-0.62%)。唯一跳出來的機會是儲備幹部,工作機會數成長14.9%,若以近5年計,成長更高達143%,首度進入西進職缺前10大。
電子科技業的和碩科技,今年就開出到大陸工作的海外儲備幹部計畫,希望招募工作經驗不拘的年輕人才;可成科技也以新台幣5-8萬元的高薪,尋找30-50位願意派駐大陸的大陸廠儲備幹部。
什麼是儲備幹部?許多大企業開出像「儲備幹部」、「儲備主管」、「儲備菁英」等職缺,利用優於一般的待遇與發展機會,吸引並精挑細選出缺乏實務經驗、但具有潛力的人才。再經由系統化的訓練、輪調、專案指派,以及由主管帶領的師徒制過程,快速將所挑選的人才,訓練成符合管理職或關鍵專業職位所需要的條件。
換言之,相較於一般職涯發展,3年升初階主管、5年升中階主管的一步一步慢慢走,儲備幹部就像是坐電梯一樣,容納的人數空間有限,可是一旦擠進去,又能在門開開關關的過程中不被擠出來,就可以飛快晉升,一路坐到最高層。
儲備幹部3大產業:電子資訊、一般製造、批發零售
儲備幹部的需求逆勢增加,機會在哪裡?
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庫數據顯示,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儲備幹部職缺數高達37%,一般製造業的儲備幹部缺額也有33%(詳見圖1),「因為電子資訊、製造都是台灣強項,也是在中國大陸投資占比較多的產業」,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崛起的機會是批發及零售業對儲備幹部的需求,從2010年的12%快速成長到2012年的20%(詳見圖1)。
配合大陸內需產業的發展,「台灣服務型人才訓練的可塑性比較強,加上台灣服務型產業或餐飲產業持續投入中國,對服務型人才,如批發零售、或餐飲住宿人才的需求也會持續增加,」陳力孑說。
薪水高、晉升快,但是抗壓性要夠高
科技業的和碩科技在儲備幹部任用條件上,人力資源部招募任用課長潤培芳說,其實不限經歷,研究所畢業即可應徵。儲備幹部一進來,通常第1 年都是訓練期,以一個工程師的身分,訓練跟工作並行;第2 年,才可能稍微獨立作戰,「也就是不用mentor(導師)來帶,他可能開始會有一些不錯的表現。」儲備幹部除應有科技背景外,潤培芳說,「我們以代工為主,幾乎都是國外的客戶,所以外文能力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環。」和碩儲備幹部薪水如何?因為有研究所以上的學歷,除了在台灣領到一定程度的薪資之外,「加上到大陸領到的派駐津貼、公司提供吃住、1 年6 張來回兩岸的機票,全部總和加上績效獎金,如果夠努力的話,年薪還可能達到上百萬,」潤培芳說。
但是潤培芳也強調,在大陸工作,壓力可能是想像不到的大,單調的生活型態、面對大陸籍的主管,不管溝通或做事方式,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熬過來的話,可能3、4 年就是一個小主管。」
儲備幹部case:上海Wang小姐
趁大陸放十一長假回來台灣的Wang,才30 歲,卻已經是帶著6 名大陸部屬的副理級小主管。被問到儲備幹部是不是機會,她認為,儲備幹部的確是現在台灣年輕求職者前進大陸的好開始,「既然是儲備幹部,就表示它沒有先把你設限住,發展性比較大,那個空間是你感覺得到的。」《30》特別邀請Wang 分享,希望能夠透過她的例子,提供給台灣年輕人更多大陸儲備幹部的工作樣貌。
儲備幹部薪資,平均6 萬起跳
高薪,通常是吸引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的主要動機之一,與台灣大學畢業動輒2.6、2.8 萬元、或研究所3.2、3.4 萬元的月薪相比,同樣不拘工作經驗的大陸儲備幹部,6 萬元的薪資顯得特別吸引人。Wang 說,儲備幹部的薪資平均人民幣1.5 萬元(約合新台幣6 萬元),的確比同期同學在台灣的薪資高出快1 倍。但是要注意儲備幹部算是本地聘雇(local hire),所以薪水通常沒有包括吃住、兩岸來回機票,若與本地一般台幹相比,薪資水準又低一些。不過Wang 也說,現在每個月她至少可以存下3 萬元。
職位躍升速度快,自身能力要趕上
對年輕人來說,薪水低固然恐怖,但是真正令人害怕的是企業缺乏發展,尤其台灣職場職缺有限,加上天花板早已被資深人員占滿,代表不管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有晉升機會為自己加薪。但大陸內需市場蓬勃發展,企業求才若渴,只要肯努力、盡力求表現,在大陸,不到30 歲就晉升成為總監的例子比比皆是。以Wang 為例,因為努力表現讓老闆看重,進入公司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成為手下帶有6 名大陸部屬的小主管。
跟她有相同工作經驗的台灣朋友,多數都還在初階職務打基礎,想要晉升到她現在的副理職務,在台灣至少要5年以上才可能達成。
職場像叢林,更要步步為營
但有一好就有一不好,雖然赴大陸儲備幹部薪水高、晉升快,「如果台灣職場是動物園,那大陸職場就像是叢林,」Wang提醒。
回憶起2年多前透過儲備幹部的招募而到大陸工作的過程,她說,與其他清一色名校畢業生相比,當時有過1年多工作經驗的她,或許是經歷過職場社會化的過程,相較於很多人都因為忍受不了剛開始的前途不明而待不下去,她顯得適應良好。
「其實新鮮人到大陸工作是很冒險的一件事情,」Wang說,大陸就像一個大染缸,台灣過去習以為常的職場倫理、上司與部屬之間的尊重都不復存在,陸籍主管不客氣的批評,加上大陸年輕人的直言不諱,「對許多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來說,跟當地人學,你會分不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就連她現在已經當上小主管快2年,在面對陸籍中階主管時,仍要步步為營。
複雜關係1: 「因為陸籍主管的上面,是台籍高階主管,所以他會不想要我跟台籍高階主管的關係太好,」Wang說。所以剛升小主管的初期,她凡事低調,不管大小事都跟陸籍主管報備,就是要釐清自己跟台籍高階主管的關係,讓陸籍中階主管相信自己不具威脅性。
複雜關係2:她手下有6名陸籍員工,如何帶人又帶心,也是一大考驗。
大陸市場大、機會多,像Wang這樣資歷的人才大家都搶著要,Wang坦言,周圍很多朋友都勸她,只要一個跳槽,薪水、職稱馬上升一階。
但是,她寧可凡事慢慢來,「當你願意把這份工作當作事業經營,你就不會太過急躁。」或許就是這樣坦然、穩紮穩打的態度,讓她可以在變化多端的大陸人才市場,穩穩站好腳步。
大陸工作3大挑戰:花費大、沒保險、被淘汰
到大陸工作,儲備幹部雖然薪水高,花費可能更高,尤其現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生活花費不輸台灣,光是房租就可能要人民幣5、6000元,相當於新台幣2、3萬元,如果再加上生活瑣碎開銷,能不能存到錢是一大疑問。
同樣是儲備幹部,在台灣,以大學畢業平均年薪約41.7萬元、研究所畢業53萬元的薪資水準來看,如果住家裡、省一點,搞不好存的錢還比去大陸多。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提醒,「台灣人才進入中國大陸一定要確保自己的合同,在合約、法律的保護下,得到一定的安排。」
所以在談薪水時,必須把是否有包括租房、交通花費扣除後,才算實質所得,來回機票錢也是必須談的一部分。
另外也要確保自己的醫療品質,「台灣勞健保、中國大陸的醫療保險怎麼處理,其他相關補助,像旅行、機票、吃住這些額外的花費一定要先談好,」陳力孑提醒。
陳力孑同時也說,因為大陸市場大,人才供給來不及,只要資歷不錯,晉升速度很快;但未來晉升面臨到的挑戰就是,如果自身能力無法跟上職位升遷,很快就可能被其他競爭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