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瞎拚的理性與感性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7-12-05

瀏覽數 11,950+

瞎拚的理性與感性
 

本文出自 1997 / 12月號雜誌 第138期遠見雜誌

旅行若沒有這兒逛逛、那兒買買,實在會樂趣大減。但瞎拚好玩之處,卻絕不只是瞎拚;即便在最大眾的旅遊地、最庸俗的購物場所中,只要事前做一點研究工夫,都可以把逛街買東西,玩得像逛博物館一樣豐富。

把瞎拚當做逛博物館

就拿一般人在城市旅遊中最可能接觸的百貨公司來說,可能某些樓層的陳列品,精彩程度猶如一家現代美術館。

例如大阪的阪神百貨公司,有一整個樓層都是陶磁品。單是觀賞其中各樣關西地區精緻的「燒」(不同產地或窯所出品的陶磁器),就可以看上一個鐘頭。有些晶瑩剔透,有些古樸沉厚......,因著「燒」的不同特色,又變化出不同的擺置、燈光和背景的色澤。而在同層樓的另一個角落,則可以發現形形色色的箸靠,樣式超過百種,每個都像是迷你雕塑品。日本人把飲食當成藝術來經營,只要從這一個小處就可以感受得到。

換到了太平洋的另一端,在國人很喜歡去的舊金山,若要把瞎拚當做逛博物館,那麼位在郵便街(Post Street)的甘氏百貨公司(Gump’s),就挺值得一遊。這家在十九世紀由鏡子商人所開的百貨公司,據說有全美國最多款式的水晶精品。一進百貨公司的大門,那些燦爛奪目又造型殊異的作品,就在右手邊向你發出媚惑,沒有人能夠抵擋而不走向前去,當然,在看了價格之後,必然也會立刻調整心情,變成一個只遠觀不褻玩的純欣賞者。而在細細瀏覽之間,也不妨豎起耳朵,因為你可能會聽到店經理操著美國上流社會最做作的聲調,陪著來花大把銀子的客人進行交易。

其實,對於一個喜歡瞎拚的人,單單看一家百貨公司如何表現「百貨」的概念,就已經十分有趣了。

號稱世界最大百貨公司的倫敦希洛德百貨,打出來的保證是:「從別針到鋼琴,你都可以在我們這裡買到。」百貨公司門前的守衛,穿著制服戴著高帽,臉上卻有著皇家人士的神情,瞧著魚貫而入的客人,好像在看來朝拜購物宮殿的子民。有一位台灣的遊客上上下下逛了大半天,忍不住在玩具部的樂高桌前坐下來打個小盹,醒來之後看著眼前如山的積木叢林,她的感想是:能夠以四個小時,不花半毛錢看遍全世界有趣的產品,實在太值得了。如果瞎拚之樂也能建成一座博物館,這大概就是了吧?

讓腦袋像購物袋一樣豐收

想要讓瞎拚變成一種旅遊知識累之積的管道,當然還是要在旅遊前先做一點功課。最簡單的,便是先暸解每個旅遊點當地的特產,然後找出一條具有代表性的街道,再懷著一顆觀察者的心,睜大眼睛去瞧,結果總是會讓你的腦袋跟購物袋一樣收穫豐富。

愛逛街的女士們到了義大利,必然會盯著各色名牌服飾、配件不放。然而若仔細探究,不同的城市還是有不同的指標商品。例如佛羅倫斯,當你逐漸往城中心移動時,空氣中的某種特殊味道也漸漸引起你鼻子的注意。是什麼呢?並非 Espresso 咖啡香,而是更特別的——佛羅倫斯素以「有皮革味道的城市」著稱。這時候有事先做過功課的旅客,便會知道要往聖考瑟廣場(Piazza Santa Croce)移動。廣場四圍和周邊巷道中的大小店內,可以看到以各種方式製作、仿照不同世紀風格的皮件,琳琅滿目好像皮件藝廊的聚集處。而旅客只要留神,還可以在一些店家的門面上,看到似人、似獸,或抽象或具象的商標或公會標記的雕刻,這些雕刻都已歷經數百個年代了,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品。

到瑞士買把瑞士刀?若論價格,在當地買可能比在台灣買還貴得多。不過,何妨就把逛街當成一趟刀品之旅,例如日內瓦的伯朗峰大道(Rue du Mont-Blanc),就是一條很適合進行這類特色旅遊的街道。沿街許多刀品商店,展示的不只是各樣的瑞士刀,還包括獵刀、軍刀和野外用品。不要客氣,請老闆拿出他店中最複雜的瑞士刀來解說,許多匪夷所思的用法,可能會令你大開眼界。

別錯過有生活味道的小玩意兒

當然,旅遊地的特色產品究竟是什麼,不完全能事前從資料中獲得,因為熱門商品不見得就是特色產品。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觀察的眼力——尤其一些單價不高的小玩意兒,往往能反映出當地真正的生活文化。

萊茵河谷是現在國人到德國旅遊的熱門路線之一。當地大城市不多,倒是星羅棋布了許多風味小鎮。其中很容易被台灣瞎拚客忽略的特色商品之一,就是德國人用來布置庭院的各種小玩意兒。

這些東西通常就堆在店門口,若是急著想往店裡面鑽就視而不見了。但若蹲下來仔細瞧瞧,運用一些想像,必然看出許多興味:長相奇怪逗趣的侏儒,可能會被居民拿去擺在院中的花台後頭,露個小臉出來;木製的小貓、小猴子或許就放在樹椏上;彩色的蝴蝶花插,以後會有藤蔓蜿蜒而上……。萊茵河谷也是德國的童話之鄉,喜歡童話的人,還可以細數這些庭園擺飾中,說了多少個童話故事。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想要來趟知性瞎拚,除了直接從商品或商店著手,也可以從另類的思考尋找座標。

例如節日與假期就可以提供許多知性瞎拚的指標。不妨問問在地人:四季當中,或某些特殊的節慶,有沒有特別的禮物或用品?

日本人到了夏初畢業季節來到時,習慣送人手帕。這時候百貨公司的手帕,不僅可以挑選的花色最多,也可以從因應節期特別的包裝上,體會到當地社會的禮數。

線索就在顏色、圖案與數字中

顏色也是一種很好的線索。波蘭的首都華沙有一種特別的店||專賣灰色油漆(各種深淺的灰色),因為幾十年的共黨統治時期,有一度華沙的國宅標準色是灰色。雖然沒有華沙遊客會想買一桶灰色油漆,但是逛逛灰色油漆店卻是很特別的經驗(不過,據說這類的店在東歐變天之後,已經大量消失了)。

舊金山同性戀的大本營卡斯楚區,則是出了名的彩虹區;當地社區,只要是同性戀者的住宅,通常會在門口或窗口懸掛彩虹旗為標幟。在這個地方,除了可以買到許多情色商品或明信片,最重要的就是一家又一家販賣各類彩虹商品的小店,有些連店門口的台階都漆成七色彩虹。逛了一圈卡斯楚區,若還弄不清楚為何這個區域以彩虹為代表色,那就太遜了。

另一個尋找知性瞎拚處所的好點子則是從統計數字著手,例如:這個城市最多人從事的行業是什麼?當地有沒有創紀錄的事物……。

若是有人知道從一九六○年到一九九○年,全球談論羅馬這個城市的書高達二十六萬多種(平均一年八千六百六十六本),就會暸解到:除了古蹟,城中書店的「羅馬」區也是相當地壯觀。蒐集一本拉丁文的羅馬導覽當紀念品,不也很有意思?

又例如,倫敦有一類商店,數目是全世界最多的,那就是「慈善商店」。在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慈善商店,原先的目的是以「帝國」觀點,義賣各家不要的物品資助殖民地的窮人。如今在倫敦的教會街(Church Street)、格林街(Green Street)或高地街(High Street),這些慈善商店依然不衰,只不過幫助的對象多已變成英國本土的窮人或者病人。單是看各種慈善商店的宗旨,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這些二手商店義賣的東西,有些還真是便宜又大碗。

一兼二顧,瞎拚又學習,這豈不正是旅行中最令人嚮往的一部分?

物美價廉的小錦囊

◎小藝品是許多人出國瞎拚的最愛。不妨問一下店主:有沒有作者簽名、或者專屬寄賣的藝品?如果能買到自己喜歡又有作者留名的藝品,不只具紀念性,價值也相對提高。事實上,在歐美地區的一些個性商店都可以找到這類東西,而且價格可能比你想像的要便宜許多。

◎對版畫有興趣的人,購買時要留意那是第幾版的畫;當然是版次愈少的價值愈高。

◎喜歡珠寶的人,有一項資訊可能關係到你的荷包:在一些地區如英國,珠寶的價格是隨著金價變動。所以金價低的時候,出國買珠寶可能比較划算。

◎大部分歐美國家,在同一家店消費達一定數額,就可以退稅。所以,一些在各家店都可以買得到的商品,不妨集中一處選購,並且記得向店家索取退稅證明,通常在離開時可於海關退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