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一波一波湧來,浪潮的動態及層次,經過一層一層的勾疊和編織,白色尼龍繩一層一層翻起,旅英服裝設計師陳劭彥的「Waver」系列設計,就像波浪一樣,充滿生命力。
陳劭彥,今年剛滿30 歲。他曾被英國重量級文化時尚雜誌《Another》評選為最被看好的6 位時尚設計新銳之一,日前更獲邀為冰島流行天后碧玉(Bjork)量身打造最新音樂服裝造型,最新發表的2012 年春夏作品「神女」(Sseddog)更獲得歐洲時尚界的矚目。
2009 年參加比利時Fashion Weekend 時裝大賽,陳劭彥擊敗來自歐美服裝設計名校的11 名參賽者,獲頒價值1 萬歐元的新興設計師大獎;此外,陳劭彥已連續4 度入選倫敦時裝週。
在愈來愈複雜的現實世界裡,設計該怎麼改造這個世界?「純粹又潔淨」,這是旅英服裝設計師陳劭彥追求的境界,就像他本人一樣。
純白色的紙人慢慢吸收水而產生化學變化,就像冰山溶解一樣,藉此探索反思生態,也構成陳劭彥獨特的設計語言。
穿著短褲及球鞋,看起來像個街頭大男孩,靦腆內斂,話不多;但是他的作品,卻恰恰相反,散發出強大的存在感,逼視這個世界。
設計 就是不斷的實驗
設計,不只是靈感,還需要有不斷實驗的勇氣。
別以為設計師都一定是上帝的奇想。陳劭彥高中念的是復興美工珠寶設計,從前他對時尚並不了解,也沒興趣;他不在乎衣著,也不重視流行,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一夕開竅?
17 歲時,他在雜誌上看到川久保玲在1997 年發表的「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身體服裝的交匯)作品,這系列的作品改變了人體本身既定的結構與形狀,徹底顛覆他對服裝的想像,「與其說是時尚,不如說是一種風格和哲學的展現」,陳劭彥非常震撼。
陳劭彥開始進入一個他從未想像過的世界。高中畢業後,他便隻身前往英國服裝設計名校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就讀織品系,從基礎課程攀升至研究所碩士畢業。
最讓他開心的就是這裡「自由又沒有界限」的上課方式。
宜蘭的害羞小男生,來到倫敦花花世界,看什麼都有趣,什麼都想學。在基礎課程中,陳劭彥接觸到繪圖、建築、產品設計、攝影等各式各樣課程,自由又沒有界限,從來沒有人會阻止你的創新與嘗試。
但是進入織品系之後,陳劭彥並不是那種表現亮眼的學生。缺乏專業技術,腦中卻總是充滿了奇怪的想法,做出來的做品,離傳統的審美觀總是有好大一段距離。
缺乏自信,感到迷失,是走進設計世界常常發生的必然路徑。他決定調整方向,進入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以及兩度榮獲全英最佳設計師的賀森‧夏拉因(Hussein Chalayan) 等設計大師工作室實習。
取法大師後,他才知道,原來設計的精神,就是透過許多實驗,不斷淘汰各種想法和製作手法後,淬煉出最完美的作品。
設計,就是不斷地實驗,陳劭彥重新找回創作的自由與自信,除了從最基礎的針織開始學習各種不同技法,他也常去逛材料店練習辨別布料,或者到二手商店翻找創意驚喜,他喜歡用傳統技法處理令人意想不到的非傳統材質,從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花花世界中的自然哲學家
出生於藝術家庭,家裡很多親戚,包括他的2 個妹妹都是舞者,在耳濡目染之下,陳劭彥對於人體的可能性非常著迷。陳劭彥就像一個哲學家,總是用不同的創作材料,不斷探索、解構自然及人體的本質。
為了更接近人體本質的祕密,陳劭彥不按牌理出牌,居然從人體結構與解剖圖中找到靈感,透過毛氈布與羊毛粗紗等不同材料的組搭、不同技法的堆疊,陳劭彥將人體支解畫面變成洋裝剖面時的優美曲線,用服裝表現出皮膚、血管、肌理等身體組織結構,創造出模糊身體與服裝界限的超現實作品。
這一系列的設計看起來低調內斂,但是製作細膩、概念前衛,陳劭彥以此系列作品受邀參加2009 年比利時Fashion Weekend 時裝大賽,從布魯塞爾、倫敦、紐約、巴黎等強手環伺的競爭者中,拿下新興設計師首獎。
探索人體的初試啼聲之作,就獲得極高評價,陳劭彥接著探索自然。他的「Waver」系列作品靈感來自於海浪。在開始創作之前,陳劭彥與身為舞者的妹妹合作,穿著鏡面材質的舞者在舞動時,衣服會反映出周圍的環境。
從人體與海浪的互動產生靈感,陳劭彥以克什米爾、萊卡彈性纖維以及長短不一的純白尼龍繩構成洋裝,經過一層一層的勾疊和編織,陳劭彥創造出如海波浪潮的動態及層次,當模特兒自然擺動時,白色尼龍繩一層一層翻起,就像波浪一樣,充滿生命力。
將詮釋的自由還給觀者
想像力,一直是陳劭彥作品中最令人驚喜的元素,他的作品中,沒有所謂的流行元素,每件作品背後都有哲學性概念,同時兼具實驗性的媒材及技法,讓觀者充滿想像空間及詮釋的自由。
對陳劭彥而言,服裝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的身材及線條都不一樣,同樣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美感。
他的最新作品「神女」(Sseddog),英文的拼音方式由「Goddess」倒寫而成,兼具「女神」與「風塵女子」的雙層涵義,陳劭彥從較為黑暗與挑逗的世界擷取靈感,以塑料管、鬆緊帶為材質,透過拼接、纏繞、捆綁等手法,提煉出有別於以往的黑暗美學,並藉由裸露出不同的身體部位,來創造不同的觀感與意義。
很多人對於「神女」系列的大膽與裸露感到驚訝,但是對陳劭彥而言,這只是他探索人體的本質及想像的延伸作品。隨著觀看角度的不同,裸露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情色;在原始部落服飾中,身體的裸露是自然的,而在風塵女子的身上,身體裸露則是隱藏著目的性,「其實就算是情欲,也只是人的感官之一,不應該有太多限制」。
不設限的想像力,總是令人驚豔,這也是陳劭彥最具張力的設計語言,他的綺想,讓服裝有了一層一層飽滿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