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複合品牌打造10x10業績

「 10/10 Apothecary」筷子經營哲學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10-06-09

瀏覽數 15,900+

複合品牌打造10x10業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這是一個新的消費「複合品牌」趨勢,消費潮流在改變,誰說顧客只愛單一品牌。

從英國的Space NK,澳洲的MECCA cosmetica,到香港的Joyce Beauty,近年來在國外蔚為風潮的頂級美妝複合式經營方式,去年在台成立的「10/10 Apothecary」也展現獨特商機。相較於主流美妝品牌的促銷衝擊,擁有獨特概念的利基品牌(Niche Brand),如何透過美妝通路新革命,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

說起複合美妝概念,就不得不先提複合美妝的鼻祖。1993 年,年僅29 歲的Nicky Kinnaird 一直不滿意百貨

公司專櫃販售的美妝保養產品只能照顧到一般大眾的需求,卻無法滿足個別消費者的需要;此外,女人為了

延緩老化,除了整容手術與施打肉毒桿菌這些必須動刀與動針之外,難道沒有其他自然的方法嗎?於是她決定

在倫敦的柯芬園(Covent Garden) 創立第一家高級美妝保養品複合店Space NK。

讓最新與最好的美容產品都聚集在一個屋簷下,讓愛美者一次購足,這是Nicky Kinnaird 之所以採品牌複合式經營的原因。從法國的頂級香氛產品Diptyque、英國的潔顏女王Eve Lom,到西班牙皇室御用護膚品牌Natura Bissé 等,這種獨特複合式經營很快地在90年代下半期延燒到世界各地,包括澳洲的MECCA cosmetica、美國的Bluemercury,香港的Joyce Beauty 等都成為精緻美妝複合店的代名詞,甚至主導流行趨勢。

2010 年5 月7 日晚間,一年一度微風之夜再度封館展開,今年3 月在微風廣場設櫃,由客林國際總經理楊啟

良創立的「10/10 Apothecary」,同樣走高級保養美妝複合式經營路線,在當晚就創下130 幾萬元的傲人業績,

不僅名媛貴婦青睞,來店消費的客層許多都是20 歲到45 歲的上班族,絲毫不受不景氣的影響。

事實上,「10/10 Apothecary」去年下半年相繼在高雄大立百貨及新光三越A9 館設櫃後,A9 館第1 個月的

銷售數字為同一區塊前身雅詩蘭黛的3 倍,百貨公司表示極為滿意。進駐微風廣場後,不到1 個月創下當月

新進品牌業績爬升最快的傲人成績。不僅如此,「10/10 Apothecary」預計未來3 年在全台展店10 家,3 年後更

有進軍中國大陸的布局,在國內美妝市場競爭激烈,成長卻日趨減緩的今天,「10/10 Apothecary」創辦人楊啟良究竟如何抓住金字塔頂級客層的消費心理?

為「自我概念」量身訂做

楊啟良曾經在台灣及香港蜜納集團擔任總經理,15 年間開拓20 多個櫃位,拿下Sisley、Hermes 香水、Laura

Mercier 等著名化妝品牌代理權,2000 年初開始在香港創業,並取得知名保養品牌澳洲Aesop 及美國香緹卡

(CHANTECAILLE)的台灣代理權。關於台灣美妝市場他已經觀察很久。

根據他的市場觀察,台灣化妝品市場在90 年代末期已經開始走向品牌區隔化,愈來愈多消費者要求更專業更符合自我概念的品牌。尤其是強調香氛、有機等獨特概念的利基品牌,在2000 年進軍台灣,但是因為以傳統設櫃方式與各大廠品牌競爭,在不敵大品牌折扣促銷戰之下,不到幾年也紛紛相繼撤櫃,例如Fresh、Stilla 等彩妝保養品牌。

新品牌成立,做不做促銷都是兩難,為了吸引消費者所以做促銷,但是消費者還不認識你,做促銷也沒用。

「關鍵問題是因為她們太單一品牌經營,沒有用複合式經營。」楊啟良直言。

有了前車之鑑,「10/10 Apothecary」進入台灣時大幅改弦易轍,如果是複合品牌經營,亮點自然不同。楊啟

良匯集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與澳洲等一線知名品牌,每個品牌都有核心概念,從健康、有機、草本到醫

學,提供消費者明確訴求,這樣複合品之間不但不會衝突,反而可以因區隔吸引更多客層。

當然銷售人員的抽佣制度也影響銷數結果。「10/10 Apothecary」的策略是,從銷售數字改為銷售件數。幾

年前,韓國開的一家複合美妝店,失敗原因就在於銷售人員的抽佣制度是採一般專櫃銷售數字來抽佣,結果銷

售人員當然拚命向消費者推薦店內最貴的商品,導致其他產品乏人問津。

「10/10 Apothecary」改以銷售件數多寡的獎勵制度,讓銷售人員願意主動向消費者介紹店內各種產品,自然

可以讓複合店的產品都可以依據消費者的需求不同而暢銷。

經營複合美妝店的策略是什麼?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策略1:複合 ,10 x10 的業績

複合,可以產生10x10 的力量。

開複合式彩妝店的好處是,一個單一專櫃至少得做到年度1000 萬的業績,「10/10 Apothecary」目前代理5 個

國家的11 個品牌,每個品牌只要做到500 萬以上業績,5 個品牌加起來就有3000 萬元;其他的品牌就算各只做

100 萬業績,全櫃年度業績加起來也有4000 多萬的業績,當然可以站穩腳步,這些利基品牌的壓力也不會那

麼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美妝複合店如此流行的原因。

楊啟良有一個很妙的比喻,他說「10/10 Apothecary」在百貨公司設櫃,「等於是在幫百貨公司開一個幼稚園,

培養新品牌。」

百貨公司業主也非常擔心沒有新品牌進駐,無法吸引更多人潮;但是新的品牌一進駐,沒多久就被大廠化妝

品牌吃掉業績,複合品牌後的乘數效應正好可以解決此問題。

他張開10 根手指頭說:「這就好像小時候課本講的筷子道理,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10 根筷子綁在一起,就

不容易折斷了。」

策略2:嘗鮮,從頭到腳都是賣點

採開架式經營的「10/10 Apothecary」,從頭到腳的產品都賣,即使消費者來店只是要選購洗臉用品,但是選

購時就會順道發現其他關於洗頭洗澡及彩妝等知名品牌,楊啟良很有把握地說:「 一個注重洗臉用品的消費

者,也會注重從頭到腳的清潔與保養產品,複合店的好處就是將全球一線產品全部聚集在這裡,讓他一次購

足,這是單一專櫃無法做到的優勢。」

現在消費者是沒有忠誠度的,根據東方線上2010 年版E-ICP 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42%女性在彩妝

使用上常更換品牌或是數種品牌同時使用。

所以光是洗澡產品,「10/10 Apothecary」就提供5 種品牌讓消費者輪流更換,每3 個月也會上市新品牌,滿

足消費者嘗鮮心態。

策略3:天時,強打網路行銷

「以前是word of mouth( 口碑行銷),現在是word of mouse(網路行銷),」楊啟良指出。

最近香港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月收入6 萬港幣,年齡介於20 到45 歲的中高階經理人,80%以上每天上

網,50%在購買商品時會先上網看口碑。這項事實也直接驗證在「10/10 Apothecary」的商品販售上。

「10/10 Apothecary」微風店店長陳安莉說,來店消費者主要年齡層就是20 到45 歲,店內熱賣商品都是因為

消費者上網看到網友熱烈討論或是部落格大力推薦,所以指名購買。

2000 年後,為什麼很多利基產品紛紛在全球冒出成功,就是因為靠網路的口碑行銷,利基產品雖然分眾,

市場又小,但是只要產品好,很多美容達人就會自動在網路上向大家推薦。

楊啟良對台灣未來美妝市場很樂觀,預計下半年再展店5 家。他指出,香港官方統計去年中國大陸觀光客來

港共1700 萬人,而根據調查其中80%會購物,購物者中有70%會買化妝保養品,因為大陸的美妝產品價格

高,所以喜歡跑到香港來購買。香港的經驗讓人看到台灣未來複合美妝店的商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