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靠好運靠知識》MOMO虛實整合 打造5大通路

張育寧
user

張育寧

2010-05-01

瀏覽數 9,000+

不靠好運靠知識》MOMO虛實整合 打造5大通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電視上,MOMO 購物台的購物專家和現場來賓一搭一唱,正在介紹一款韓國引進的新品牌粉餅,鏡頭前氣氛充滿驚喜和歡樂;同一時間,另一個房間裡,一群人卻緊張地盯著電腦螢幕。

他們正忙著計算,打進來的電話通數多少、成交比例多高、成交量、營業額和獲利率,而他們檢討業績的時間單位,是「每1分鐘」。

這1分鐘,進電數比平均少了5通,為什麼?是主持人和來賓互動不夠熱烈?還是商品光線打得不夠好?或者,模特兒拿商品的手勢不對?全部要馬上檢討調整,然後再緊密觀察,下1分鐘,進電數有沒有跟著回升。

以最小的時間單位,嚴格審視銷售成績,資訊透明,不管是商品開發採購團隊,還是後勤支援的客戶服務和資訊部門成員,每一個人都可以算出自己的業績和獎金。

由富邦金控集團出資成立的MOMO富邦媒體科技,雖然是市場後進者,但運用金融業精準計算、用數字溝通的長處,建立橫跨虛擬電視、網路、型錄和實體藥妝、百貨的全通路零售王國,甚至有機會後來居上,挑戰其他先進者的王冠寶座。

7年蓋好5大通路王國

1999年台灣就開放電視購物頻道,MOMO卻直到2004年才決定加入戰局。但是不到7年時間,MOMO卻跌破眾人眼鏡做出好成績,不管虛擬還是實體,成長速度在各通路同業中,幾乎無人能望其項背。

電視購物年成長率高達50%,開播第1年就損益平衡,市占率坐二望一。購物型錄發行量超過95萬,4年內躍升為全台第1大購物型錄商。網路購物成長速度更驚人,2005年上線營運,2009年即躍升為全台第3大購物網站,去年營業額成長率300%,規模僅次於入口型網站Yahoo!奇摩和PChome,在純購物型網站中,更排名第1。2008年正式營運的MOMO 藥妝店,在虛擬通路的強力支援之下,展店速度之快,迫使競爭對手投資更多廣告行銷預算,以抵抗MOMO 的強烈攻勢。

今年初MOMO百貨正式營運,預估3年後,第2家位於信義計畫區的MOMO百貨也要揭牌營業。

7年完整布局虛擬、實體5大通路,不管是適合宅在家看電視上網的下雨天,還是適合出門逛街的好天氣,1年4季,1天24小時,MOMO為自己打造一個沒有淡季、沒有休市的營業平台。

5大通路平均每年業績成長率高達50%,去年MOMO 營業額150億元,MOMO百貨開賣,預估至少可達到225億元。MOMO 總經理林啟峰說,「我們距離台灣第1大通路業者的目標,其實並不遠。」

拼裝老牛車 不靠好運靠知識

能如此自信,不是因為亮眼的業績,而是7年來扎實練兵,累積MOMO 獨有的通路經營知識和創新作法,甚至有實力回過頭影響業界,「做生意,不能靠好運,林啟峰說,「沒有這些知識,企業不可能永續經營。」

2005年正式開播時,主要經營團隊全部都是從富邦金控調來的Banker(銀行家),林啟峰回憶,「我們一開始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做。」

既然金融業講求專業數字和流程提升效率,MOMO決定採取一樣的策略,和韓國第4大電視購物頻道LOTTE 技術合作,第一年就送了100 多個年輕員工到韓國取經,從基本的節目製播流程、電話中心的建置、如何搜尋創新商品等細節,一步步累積。

「開始做之後,才知道這個行業有這麼多細節。」1200位員工,木工、鐵工、攝影、電話客服、資訊工程師、物流倉儲管理、網路行銷企畫、採購商品開發⋯⋯林啟峰笑著說,MOMO 一家公司等於一家電視台、一個倉儲物流公司、一家網路公司、一家百貨再加上一家全台連鎖藥妝。

沒有經驗、邊做邊學,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曾經形容MOMO 是一台拼裝老牛車,雖然走得很快,「但要綁好才不會散掉。」

「要綁好這台拼裝老牛車,當然不可能只靠商品包裝和叫賣的能力,」林啟峰說,「商品的價格和品質,才是經營通路成功最重要的一環。」

5 大策略 打造「物美價廉」王國

一開始就定位「物美價廉」,MOMO 有一個不變的基本原則,不管什麼產品,售價至少要是一般市價的6 折至7 折,同時還要讓供應廠商維持20%左右的利潤。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MOMO 建立了一套標準作法。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1. 通路層次最多不超過3 層

不必要的成本,一毛也不能多。MOMO 維持價廉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盡 可能減少通路層次,因為每多一層通路,就會多3%至10%成本。所以,能夠直接向源頭工廠採購,就不再透過中間經紀商;非得透過經紀商採購的商品,通路層次也絕對不能超過2 層。

和源頭工廠直接合作, 創造了新創商品的空間,MOMO 提供商品設計、包裝的概念建議,交由工廠製造生產,價格通常可以壓到同類型商品的1/3,消費者當然買單。

2. 採購人員就像商品算命師

壓低價格的另一個作法,就是讓每一位商品開發採購人員,都有完整的商品知識。例如,廠商拿一件衣服來,材料成本、剪裁、染色,採購人員要能一眼看穿。MOMO 每一位採購人員都會接受一套系統化訓練課程,學會辨識商品的成本與價格。這套訓練課程,除了前輩的經驗傳承之外,還有定期討論國外通路商品雜誌的讀書會,以及國際上最新品牌發展的趨勢文章分享等。

林啟峰說,「採購不知道最新商品趨勢,看不懂商品價值,怎麼和廠商談判?」

所以,在MOMO 熱鬧得像菜市場的採購部門裡,你可以拿起一個隨身皮包,經驗豐富的採購人員可以當場變身商品算命師,鐵口直斷你在專櫃購買的價格大約是多少,專櫃利潤占幾成,皮革材料真實成本是多少,誤差率不超過10%。

3. 品質控制小組負責鑑定

比較昂貴或產品知識較複雜的商品,採購開發人員和廠商初步接觸之後,還要經過品質控制小組鑑定。這個40 人的團隊,有來自工研院的化工專家、擁有國際證照的寶石鑑定師、食品營養師⋯⋯等。

MOMO 每天至少有超過10 萬件商品在不同通路上銷售,如果品質不佳遭到退貨,就要承受極高的退換貨成本,品質控制小組必須確保高價商品的真實價值,以及各種不同產品的安全性,才能維護辛苦建立起來的通路信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4. 商品審議會嚴格把關

每週2 次的商品審議會, 是採購人員的大挑戰。MOMO 董事長林福星和總經理林啟峰會親自出席,想要上電視銷售,全都要禁得起他們的考驗。為什麼是這個價格?和同類商品有哪些差異化優勢?廠商供貨的量多少?預估利潤多少?回答不出來,林福星和林啟峰會直接說,「拿回去重新計算,再決定你要不要拿來這邊討論。」

5. 找1/3 價格的海外商品

MOMO 開發商品有一個不變的原則:不賣眾所周知的知名品牌,把更多精神花在開發新的海外品牌。知名品牌的品質當然禁得起考驗,但是品牌行銷費用卻讓售價高達製作成本的10 倍以上,林啟峰說,「這不是MOMO 想經營的市場。」

MOMO 的經營哲學是,同樣的好東西,不能因為沒有花大錢做品牌行銷就被忽略。因此,他們是唯一一個擁有海外商品開發團隊的通路商,專門到各國蒐羅只有當地人知道的「在地精品」,品質不輸知名品牌,但價格只有1/3 到1/4 不等。

根據市場調查,去年MOMO 海外自營商品營業額至少占30%,為MOMO 創造差異化產品線,也是他們7年內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精準行銷 網路購物年成長3 倍以「物美價廉」作為經營主軸,發揮金融業的精算精神,當網路商機浮現,MOMO 就像一支準備多年、備足子彈的軍隊一樣,一出征就迅速橫掃市場。

2005 年推出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但MOMO並不急著擴大,反而運用網路連結能夠回溯消費者偏好的特性,謹慎測試不同廣告呈現方式的效果、分辨不同類型網路消費族群的特性,MOMO 網路部長洪偉釗說,花了3年時間充分了解市場後,2008 年MOMO 才大舉進攻網路購物市場,低價加上精準行銷,馬上創造超高吸睛度。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最新一期研究報告就指出,MOMO 購物網從2008 年開始,就是同業中少數能維持到達率(同一個時段內不重複到訪人次)持續成長的購物網站,2009 年的到達率成長近15%,在所有B2C(企業對消費者)購物網站中排名第1。

2009 年MOMO 購物網營業額比2008 年成長3 倍,今年預估至少會再比2009 年成長2 倍,年營業額上看60 億元,躍居MOMO 第2 大通路。

66 年次的洪偉釗,3 年前還是行銷企畫,優異的工作表現讓他在這個年輕的團隊快速晉升,如今掌管一個200 人的團隊和比中小型上市企業更大的事業規模。

今年,洪偉釗還要和同事一起肩負把部門擴張到300人團隊的規模,「在MOMO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永遠有學不完的事情,而且努力就會看到成果,重點是你願不願意付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