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女性來說,婚禮是走向幸福的通關密語,因此,帶來幸福的婚禮產業每年商機高達上百億元,進而衍生出婚禮顧問、婚禮主持人、
新娘秘書、婚禮攝影、婚禮小物等周邊產業。由於婚禮多在週末舉行,因此很適合從兼職起步的週末創業。
轉型前:週末兼職 發展第二收入
直到去年第3 季,陳韻文還是鴻海的日本業務,但她在去年底毅然放下令許多人稱羨的工作,專心轉做婚禮主持人,「在鴻海期間,每天很早就到辦公室,一天中能看到太陽的時間,是在茶水間的片刻,這樣的工作型態讓我感覺自己逐漸枯萎。並非工作不好,只是不適合。」經過一番思考,陳韻文決定在穩定與興趣間,鼓起勇氣走向自己的天命。
陳韻文的主持「事業」開始得很早,大學時期已擔任活動主持人,畢業後的6 年間,仍經常應朋友邀請,幫忙主持婚禮或晚會,對她來說最具指標意義的的代表作,就是鴻海2006 年尾牙。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第一名模林志玲共舞,造成話題,當晚與林志玲搭檔的主持人,就是陳韻文。
她事後回想,自己站上舞台那一刻,整個人都活了起來,「我發現主持之後,能量回來了!」經過近幾年摸索,去年10 月,她正式成立工作室,單月最高營收曾經達到近10 萬元,是上班時月薪的一倍餘,更重要的是,結合興趣與工作,讓她感到能量充沛。
心法一:興趣成就夢想 適時轉為正職
陳韻文擁有不錯的日語能力,這成為她獨特的競爭利基,常能接到台日聯姻的婚禮,目前每10 件接案,約有4 場是中日聯姻的案子。
將專業發揚光大
同樣是從興趣出發,64 年次的吳若綺有彩妝專業底子,4 年前開始利用週末兼差擔任新娘秘書,開發正職之外第二份收入。
彩妝師產業有個特別的現象,彩妝師主要聚集在電視廣告、戲劇及新娘秘書三大領域,但三塊市場的彩妝師幾乎不會相互「踩線」,但吳若綺卻是個特例,她從電視廣告起家,途中曾跨足戲劇化妝,紅極一時的八點檔《天下第一味》就是吳若綺的代表作。
現在,吳若綺除了化妝造型師的正職,也擁有自己的彩妝學苑,開班授徒,加上4 年前跨入新秘市場後,讓她每月少則增加兩場、多則週週滿檔,估計每月至少可多兩萬元以上額外收入。
意外轉行,認真深造
65 年次的紀婉如是因為自己的婚禮,無心插柳成為婚禮顧問。3 年多前,紀婉如還任職台灣大哥大公關部門,她的婚禮在關島舉行,交給日本婚顧公司打理的國外婚禮,讓她相當滿意,因而對婚顧產業產生興趣,加上自己是公關,辦活動幾乎就是本行,因此決定「台灣的婚禮乾脆自己來辦」。
但這樣簡單的想法最後卻讓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差點釀成災難,「一切都要怪我自己,因為操盤,訂花、主持都自己來,但不僅花送錯了,彩排時還得自己穿著婚紗拿麥克風主持,亂到一個極點。」這個經驗不僅挑起她繼續挑戰的念頭,也讓她看到市場商機。
紀婉如先了解台灣婚顧市場後,便辭掉工作,前往美國取得婚禮顧問師執照,回國後先在朋友公司幫忙,隨後加入「婚禮秘密」,成為小股東。
心法二:不做價格競爭 堅持品質至上
然而,包括婚顧師、新秘、婚禮主持人等3 個讓婚禮進行更完美的工作,終究也面臨不景氣挑戰,尤其今年是孤鸞年,網路上的殺價競爭更多了,但陳韻文、吳若綺、紀婉如都異口同聲的說,服務品質才是關鍵。
陳韻文說,婚禮主持人的價碼從每場3600 元到1 萬5 千元不等。每場3600 元的婚禮主持人可能只在進場或轉換時進來串場,並照本宣科念出新郎、新娘姓名,但陳韻文卻會從新人的戀愛過程挖掘動人故事,在婚禮中呈現,使場面更加溫馨。「我想做有質感的東西,而不只是賺錢。」
紀婉如也相信品質才能永續,「你提出怎樣的價格,就得到怎樣的客層。」她與股東一直堅持中高價位,規劃一場主題式婚禮通常需要1 年時間,收費因此會高達數十萬元。
心法三:雞婆才是王道 服務帶進客人
提供好的服務品質,雞婆是必要的。吳若綺從事新秘4 年,她不曾打廣告,一直都是「客人介紹客人」,全靠紮實服務。「4 年來,東西愈送愈多,過去只送一個媽媽妝,現在連婆婆妝都要送。」乍看似乎「虧很大」,但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新秘市場,許多人一個月接不到一場婚禮,她卻每個月還能維持至少兩場活動。
雞婆的個性讓吳若綺案源不斷,她有時得客串司儀,還要化解新人的緊張情緒。
「新秘的服務態度只有新娘感受得到,這無法只用錢衡量,我的價格4 年來都沒變,但只要貼心為新娘多做一些,她一定會再回頭找我,幫忙推薦客人。」吳若綺說。
心法四:多角經營客源 弱化淡季衝擊
婚禮產業淡、旺季明顯,年底旺季時,幾乎每週末行程滿滿,1 個月8 場婚禮不算多,但2 月或農曆7 月則都只能「度小月」,淡季過冬的求生術就是「多角化經營客源」。
婚禮主持活動目前占陳韻文收入的六成,此外,她正積極開發記者會與國際大型會議,這兩類活動無淡旺季之分,而且平日就有收入,可以分散收入過度集中的風險。
紀婉如與合夥人也面臨類似波動,她的多角化策略是將觸角延伸至派對,降低淡旺季的影響。
心法五:團結就是力量 降低營運成本
觀察婚顧師、婚禮主持人、新娘秘書等3 種創業型態,雖然都是個人接案工作,但其實各有資源,若能改以團隊接單,效果更好。例如婚禮主持人陳韻文搭配婚禮攝影、新娘秘書,3 人合租工作室,不但降低成本,案件也可互通有無。
吳若綺則與一位電視廣告導演結盟,共用辦公室外,遇到合適的拍攝活動,也相互搭配。
紀婉如與吳若綺建議對婚禮產業有興趣的人,先從兼職開始,初期千萬不要放掉正職,因為轉型初期案源不穩定,經營1 年後,若每個月都有案子可接,再考慮是否將兼差變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