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不敗守則
年關將近,當老祖宗「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的殷殷告誡,又開始如魔咒般在未婚男女的心中或耳邊不斷響起時,「去相個親吧!」是很多人獲得的第一個忠告。可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相」遍天下」、「閱人無數」,仍是男未婚、女未嫁?
其實相親除了碰運氣與看緣分,還是有規則可循。請試試「相親熱身操」,以及「相親十誡」這些闖關秘岌,好好為自己爭得一個灘頭堡。
相親熱身操
.確定心意、訂立目標--「結婚、結婚,我一定要結婚!」
先要確立到底自己結婚的欲望有多強,不要像放羊的孩子一樣,否則哪天真的想結婚,也沒人會當真幫妳介紹。至於如何下定決心,一位三十二歲的女性上班族在一個月連續參加了五次婚禮、吃過兩盒油飯後,大受刺激。敢是開始在床頭、化妝台、浴室鏡子上、鞋櫃旁貼著「我一定要嫁出去」。每天從起床、化妝、出門到進家門,都不忘「生活的目標」,最後終於輪到她請大家吃喜餅。如果你也在猶豫,試試這招吧。
.開始行動、昭告天下--「幫我找另一半!」
五十八年次,在中國國際商銀工作的陳先生,去年一退伍就急著想結婚,不但加人婚友社,還對朋友「懸賞」五萬元媒人禮。講求效率的他堅信:「一定要把訊息放出去,選擇機會才多。」果然他的「懸賞」引起熱烈迴響,還把獎金降為三萬元,暫時冷卻一下。
.評估效應,切忌「無役不與」。
一般來說,朋友介紹的可能會比較和自己志趣相投、外貌登對。父母長輩或婚友社所介紹的能一般條件(年齡、學經歷、收入)會實際些。但是婚友社良莠不齊,選擇時要費點心思。媒體的相親交友節目,精準度雖不高,但不需花費、還能拿獎品,又能訓練膽量,說不定還會有電視機前的仰慕者出現,值得一試。而旅行時心情放鬆、在相處遇程中又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成功率會比較高。至於網路交友,由於沒有任何身分確認,所以自己要注意些。
.標準明確,寧缺勿濫。
千萬不要盲目相親,以免壞了胃口。儀表堂堂的高先生結婚前相親不下百次,他形容自己最後已經完全「麻木」;每逢週日就是穿戴整齊「固定」和不同的陌生人吃飯。所以要先列出相親對象幾項充分而必要的條件,條件一定要實際,而且愈單一成功率愈高(例如:什麼都不重要,只要是醫生、老師就好……)。至於「沒什麼特別條件,談得來就好」,這……,唉,根據相親節目鼻祖「我愛紅娘」製作人洪理夫的經驗:「沒有標準就是最高標準,這款最難啦!」
相親十誡
.不要邋遢當瀟灑,蓬頭當自然。
「我連飯都吃不下了,還有心情管他內在?」一位參加婚友社的過來人的話雖然殘酷,但卻很誠實。所以女性至少要擦口紅,男性不一定要打領帶,但乾淨清爽絕對需要;而且,請保持指甲乾淨,如果男生小指還留著長長的指甲,那麼今天的相親注定會「很抱歉」。
.不要以為沒人看到你。
相親不是在面對面坐定後才開始的,之前的等待、走進來的樣子或是活動的當中,對方都看在眼裡。即使對方去化妝室,也不要鬆了一口氣地開始摳鼻子、摳牙齒,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哪時候會突然冒出來。
.慎選話題,不要隨便恭維對方。
要注意話題能否引起對方的與趣,就算沒話找話說,也不要輕言:「條件這麼好,怎麼會沒有女(男)朋友?」這句「讚美」之詞,似乎懷疑對方的誠意,也可能踩到對方的痛處。如果再被回將一軍「「那你條件也很好。怎麼也來相親?」這樣話就很難再接下去啦。
.相親不是電視購物,不要拚命推銷自己。
學經歷有多好、年收入有多高,這些事讓媒人去講。優秀條件也許真的會令對方相當心動,但是對方可能會擔心:「剛見面就這麼自信,以後會不會拿這些來壓我啊?」同樣地,對方的薪水多少、如何分配等,錢的問題可以「打聽」,但不要直接問或說。
.不要忘記帶現金。
錢可以不談,但是錢不可以不帶,兩且還要帶得夠,尤其是男佳。相親失敗的案例中,就有人身上只帶信用卡。可是偏偏人家餐廳……,結果……就沒有結果了。
.不要被天生玩家騙了。
如果你是為了想結婚而相親,那麼即使對方再吸引人,也不要跟不想結婚的人「耗」時間。雖然不能劈頭就問:「你真的很想結婚嗎?」但是可以透遇對方對單身的看法,或是輕鬆一點聊些關於現在誰結婚的八卦新聞或話題,來了解對方是否只是個「玩家」。
.相親時間不要拖太長。
第一次見面,不要拖過兩個小時。如果無話可說,再撐下去也不是辦法;如果相談甚歡,更要適時結束,才會「回味無窮」,有下一次的磯會。
.女性不要讓對方送妳回家,男性不要操之過急。
女性朋友晚上要特別注意,初次見面,防人之心不可無;兩男性陪對方等車或是幫她叫車;卻是基本的禮貌。男性也不要操之過急,第一次就想牽牽小手、摸摸頭髮,會讓人認為你是「情場老手」或想占便宜。
.三天內一定要聯絡,晚上十點以後不要打電話。
不要抱著撿石頭的心態,否則可能會「挑來挑去,挑到一個賣龍眼的」。有人相親一個星期後才打電話,對方已經沒有印象;更有人半年後想再聯絡,結果對方竟然已經結婚了。而十點以前打電話是禮貌,也避免讓對方或其家人認為:「天哪,他是不是「夜夜笙歌」啊?」
.不要被對方的假動作騙到。
相親總免不了有些做作,如果進一步交往,要更明察秋毫。開車或騎車是很好的觀察機會,從對方的種種反應或習慣,很容易看出來對方的性格,同時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避免晚上出遊或去「暗處」約會。不過台灣男女出遊很少由女性開車,所以如果要了解女性的真正個性,可以透過逛街或看她和女性朋友相處的狀況。
(徐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