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注意力向來很短暫,對於事件的關注度就像幼兒換玩具一樣。但最近新興市場發生的事,著實令人有強烈的「似曾相識 」感。
回顧2013年美國聯準會(Fed)開始收回購債計畫時,市場關注的焦點放在遭受重創的「脆弱五國」(Fragile Five)身上。這個由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和南非組成的集團,擁有的共通點是:貨幣劇烈貶值、經常帳逆差龐大,以及國內政局不穩。
商品價格暴跌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疑慮使這些經濟體面臨壓力,但之後這些國家開始重整旗鼓,以印度和印尼為例,政府的變動促成了政治和經濟改革,投資人與資金紛紛湧入這些國家。
五年後的今天,許多投資人有一種強烈的似曾相識感。在美元走強、美國總統川普執政以來的緊張局勢升高、美中爆發全面貿易戰疑慮,以及美國持續升息等利空夾擊下,這次的危機似乎已進入一個新階段。
這次的損害範圍更廣,因為這場危機席捲全球各地,從南美的阿根廷到西亞的土耳其、非洲的南非,以及中國、印度等亞洲主要經濟體。其中許多國家面臨極高的通膨與失業率,貨幣也貶至歷史低點;有些國家甚至與美國的衝突加劇 。
上週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緊急貸款,令市場大為震驚。阿根廷披索兌美元匯率貶值逾50%,基準利率則升至令人咋舌的60%。
土耳其的情勢也岌岌可危,在美國和土耳其為美國牧師布蘭森的獲釋爭執不休之際,慘遭重擊的土耳其里拉跌至歷史低點,恐慌性賣壓並殃及其他全球資產。土耳其里拉今年已劇貶40%,主因是總統厄多安的政策失當。
新興市場也深受債台高築之苦,雪上加霜的是,美元升值使得這些國家更難還債。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最新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債務從2002年的9兆美元增至2007年的21兆美元,到2017年已攀抵63兆美元。
新興市場投資人面臨的困境是:要繼續維持在新興經濟體的暴險,或是後退一步。儘管高風險帶來高報酬率,但當前情勢顯示一場危機正在醞釀中。在此同時,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升息,也可能使追求收益的投資人重返美歐等已開發市場。
現在看起來,新興市場的泡沫快要爆破了。
本文轉載自2018.9.6「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