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赴大陸職場奮鬥,當然必須知道大陸雇主的招聘偏好;《遠見》與大陸知名人力資源公司合作,帶你窺見陸企招聘台籍員工的潛規則。
由台商外派大陸的台幹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台灣人直接到大陸找工作。
為了解大陸雇主對台灣人才的看法,《遠見》與大陸人力資源媒體公司HRoot合作「中國大陸企業招聘台籍員工偏好度調查」。
調查對象為在大陸註冊的民企、國企、外商及合資公司的企業負責人或人力資源主管。
結果顯示,對台灣人才是樂觀的。近六成在未來三年有招聘台籍員工的意願或計畫;大陸企業主管最欣賞台灣人的創意與國際觀。
營收規模愈大 攬才愈國際化
首先,台籍員工早已非大陸企業中的稀有動物。42.26%目前或曾經聘用台籍員工。
也許是用過才知道好。有58.93%受訪企業,在未來三年有招聘台籍員工的意願或計畫。
「比我們預想的高不少,」HRoot總經理唐秋勇分析,在大陸企業主心中,台灣人仍具優勢。
唐秋勇分析,有一些領域,台灣人更是大陸最欠缺的,例如半導體,大陸未來十年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地,而台灣的電子電機專業人才眾多,「沒經驗的需要,有經驗的就更需要了。」
其中,愈大型企業聘請台灣人才的意願愈高。300億人民幣以上的聘雇意願甚至高達83%,顯示愈大企業用人愈國際化。
至於哪樣資歷、學歷的台灣人才最受青睞?
在「貴公司最傾向招聘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台灣人?」,1~5年最受歡迎,占比60.72%,屬於年輕有可塑性。
對於台籍員工的學歷門檻主要為大學以上,大學占57.14%,碩士占27.98%,兩者合計約為八成五。
唐秋勇指出,陸企對員工的學歷要求「偏高」,因為大陸人口總量大,大學以上算相對少數。至於何地畢業,並無顯著偏好,大陸畢業占41.07%,但不拘何地畢業則為38.1%。
在「貴公司最傾向招聘有哪個地區工作或生活經驗的台灣人?」一題中,「兩岸經驗皆有」的人才最吃香(33.93%),其次是「中國大陸經驗」(29.76%)與「只要有國際經驗即可」(20.83%)。會看重「台灣經驗」的陸企,僅6.55%。
總體而言,大陸企業普遍青睞的台灣人才畫像如下:年輕、高學歷、有大陸工作或生活經驗者。
而陸企最喜歡台灣人才哪些特質?結果第一高是「具備創意」,占30.95%;「有國際觀」其次,占27.38%。這跟台灣推動教育鬆綁,人才較具創意、出國旅遊興盛有關。但吃苦耐勞(11.9%)、抗壓性(11.9%),台灣人表現都不出色。
擁有特殊專長與本領 是勝出關鍵
或許認為台灣人比較有創意,當詢問「貴公司最傾向招募何種工作專業的台灣人」時,「市場行銷╱企劃╱廣告」人才最搶手,為38.69%。目前大陸4A廣告公司中,台籍高管數量較多,在陸企間形成台灣人比較會做行銷的口碑。
至於台灣人的經營管理能力(29.76%)、研發相關專業(26.79%),也很受青睞,顯示台灣在管理階層與科技製造等高端人才的質量。
在員工職級上,需求呈現「中階較多,兩層較少」的偏好。傾向雇用台灣人擔任「部門經理╱資深專家」的有52.38%。這類職級在大陸,資歷約為10年到20年。此外,「部門總監╱總裁特助」(33.33%)、「副總」(20.83%)等屬於中高階人才的需求也不低。
反觀最高階的「總裁╱總經理╱執行長」與最低的「辦事員」需求,比例相對最低,前者需要對市場有所了解,陸企傾向聘用大陸人。每年有近1000萬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而最低階的「辦事員」層級,人才並不稀缺。種種顯示,台灣人到大陸一定要有特殊專長與本領,否則很難生存。
最後,會不會因大陸祭出「惠台31條」而聘用更多台籍員工?52.38%表示會,47.62%不會,差距很小。由於各地施行細則尚未公布,顯示由政治氣候所驅動的聘雇現象仍不太突出。
調查說明:
「中國大陸企業招聘台籍員工偏好度調查」為《遠見》和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媒體公司HRoot在2018年6月12日至6月29日,針對中國大陸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等城市的中國大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以線上結合線下包括網站、行動通信通端及現場活動面訪等方式,調查其招聘台籍員工的傾向狀況,共收集406份調研問卷。資料結果已按各地人口規模予以加權處理,在95%信賴水準下的抽樣誤差為±1.24%。
HRoot業務包括線上媒體、雜誌出版、會議、廣告以及IT支援服務等。目前旗下網站註冊用戶總數達到200萬人,每年向用戶提供5億人次的人力資源線上資訊訪問,每年主辦活動的參加人數超過6萬人次,旗下出版物讀者達3.5萬人。
>>馬上看【32週年慶專題:我該不該去大陸?】完整報導